缩略图

国企思政工作在人才队伍建设中的价值分析

作者

王茜茜

河南平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在新时代深化国企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的双重要求下,企业对高素质人才的依赖日益增强。如何构建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作风优良的人才队伍,成为国企面临的关键课题。与此同时,经济社会的快速变革也对人才的思想认同与价值导向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这一背景下,思政工作如何与人才建设深度融合、协同发力,成为亟待研究的重要方向。

1 国企人才队伍建设的战略地位

国有企业作为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肩负着推动高质量发展和保障民生的重要使命。人才作为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其质量和结构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与持续发展能力。在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国企面临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技术迭代加快、管理模式不断升级等多重挑战,对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建设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专业能力突出、综合素养全面的人才队伍,已成为国企实现战略目标的基础保障。通过科学的人才战略布局,能够推动企业创新能力提升、治理效能优化和组织活力增强,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占据有利地位。

2 当前国企思政工作人才建设路径

思想政治工作在国企人才队伍建设中发挥着全方位、深层次的引领作用。当前,国企普遍将思政工作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从入职培训到岗位成长,再到干部选拔与后续激励,形成了较为系统的育人机制。各类党组织、工会及青年团体积极发挥组织优势,采取思想教育、价值引导、典型树立等方式,不断加强员工的政治认同和责任意识。与此同时,企业还重视将思政内容与业务培训融合,推动思想建设与职业发展同步提升。常态化开展制度建设保障思政工作,能够有效夯实人才队伍的思想基础,为企业发展注入稳定而持久的动力。

3 思政工作在人才队伍建设中的价值体现

3.1 价值引导: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与价值观

思想政治工作在国有企业人才队伍建设中承担着重要的价值引导职责。通过系统的理论教育、典型宣传和实践引领,思政工作能够帮助员工明确职业发展方向,强化责任担当意识,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价值观。在日益复杂的市场环境中,面对功利主义和短期行为诱导的现实压力,国企更需依靠思政工作构建稳定而清晰的价值体系,引导人才坚守理想信念,遵循职业伦理,追求长期发展与社会责任的统一。

企业定期组织政治理论学习、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树立先进典型和岗位标兵,能够有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职工思想深处。在长期的教育引导中,员工逐步建立起忠诚企业、热爱岗位、服务社会的意识,这不仅提升了职业认同感,也增强了组织向心力。同时,思政工作的价值引导功能还有助于防范不良思想倾向和行为风险,为构建风清气正的企业文化奠定坚实基础。塑造良好的职业价值取向,企业能够实现人才与组织目标的同向共行,从而提升整体发展质量和可持续竞争力。

3.2 精神激励:增强团队凝聚力与归属感

思政工作在增强企业员工精神动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在人才队伍建设过程中,仅依靠物质激励手段难以实现人才的长期稳定与高效协作,必须辅之以有深度的精神激励机制。思想政治工作通过强化理想信念教育、传递组织关怀和注重人文关爱,能够激发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与使命感,进而提升团队协同意识与集体荣誉感。

企业开展丰富的思想教育活动、团队建设实践和精神文明创建工作,能够将共同理想转化为集体奋斗的动力源泉。在工作生活中,职工感受到来自组织的尊重与认可,在思想上产生高度共鸣,从而主动将个人发展融入企业目标之中。这种精神激励不仅缓解了人才流动压力,还提升了员工的情绪稳定性与心理抗压能力。塑造团结奋进、和谐共进的组织氛围,思想政治工作助力企业构建富有活力与人文温度的职场环境,使人才在精神层面获得持久激励。

3.3 行为规范:构建良好的职业道德环境

思想政治工作在国有企业人才队伍建设中发挥着行为规范的基础作用。明确职业道德标准、强化行为规范教育、建立制度约束机制,能够有效规范员工的职业行为,推动企业内部形成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公正廉洁的良好职业风尚。国有企业承担着国家战略任务,具有较高的政治属性和社会责任,其人才队伍的职业操守和行为标准直接影响企业形象和社会信誉。思政工作通过持续的教育引导和制度建设,有力促进了职工的自律意识和道德自觉的形成。

企业在实际管理中依托党组织开展经常性思想教育活动,将行为规范要求贯穿于日常管理、绩效考核、岗位培训等环节,逐步构建覆盖广泛、执行有力的职业道德体系。采取先进典型宣传、道德模范评选、违纪违规行为通报等方式,企业有效传递了正向价值导向,增强了员工对行为规范的认同感与约束力。在潜移默化中,广大职工能够明确职责边界,遵守规章制度,维护工作秩序,营造出积极向上的组织氛围。

3.4 导向作用:提升人才选育用留的科学性

思想政治工作在国有企业人才队伍管理中承担着重要的导向功能,能够显著提升人才“选、育、用、留”各个环节的科学性与系统性。在选拔阶段,思政工作通过加强政治标准审核、考察思想品质和价值取向,有效确保所选人才具备坚定的理想信念与正确的价值观。在培养阶段,依靠思想引导与组织关怀,能够提升人才的综合素质和忠诚度,使其在业务成长的同时不断强化组织认同和使命意识。

在使用环节,思政工作进行动态考核与人岗匹配机制,引导人才在适合的岗位上发挥最大价值,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同时,借助思想工作平台,管理者能够更准确把握人才心理状态、发展诉求与潜力特征,从而做出更加精准的岗位安排与激励设计。在留才层面,思想政治工作通过文化认同、情感凝聚与价值激励,增强员工的归属感与忠诚度,减少流动性,稳定核心队伍。科学的人才导向机制还体现在构建公开透明、公平公正的管理体系之中。思想政治工作强调品德优先、能力并重,推动企业在选拔干部、评定职级、制定晋升机制等方面坚持德才兼备、实绩导向的原则,从制度层面提升了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水平。

4 结语

国有企业在新时代肩负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使命,人才队伍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支撑,其建设水平直接关系到战略目标的实现。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国企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引导力、凝聚力与规范力。通过在价值引领、精神激励、行为规范及管理导向等方面的深度融合,思政工作为人才队伍建设注入了强大动能。未来,必须进一步创新思政工作机制,拓展实践载体,推动其与人力资源管理的深度融合,以实现政治素质与专业能力同步提升,确保人才队伍始终保持高度的思想统一与组织稳定,为国有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强支撑。

参考文献:

[1] 赖俊杰 . 新时代国企开展青年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策略 [J].现代企业 , 2025, (09): 113-115.

[2] 吕卓恩 .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员工激励机制的融合路径[J]. 现代企业文化 , 2025, (19): 67-69.

[3] 黄飞 . 新时代国企青年员工思想引领工作创新研究 [J]. 中外企业文化 , 2025, (06): 145-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