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以旧换新”政策背景下家电换新业务的用户体验和市场发展趋势研究

作者

王笑涵 周夕颜 刘裔

安徽财经大学 安徽蚌埠 233000

2024 年,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持家电以旧换新,通过财政补贴等方式,鼓励消费者更换老旧家电,推动消费升级。2025 年,国家继续加力扩围实施以旧换新政策,提升补贴标准、加大补贴力度,推动消费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安徽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大力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旨在促进绿色消费,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鉴于此,本研究聚焦安徽省“以旧换新”政策的用户体验和发展趋势,总结现有文献,分析其背景和现状,以安徽省为调查研究对象,深入探究居民对“以旧换新”政策的认知现状、推广意愿、接受程度及偏好调查,基于多维度挖掘,对其发展前景做出合理预测分析。

一、以旧换新政策的相关概述

(一)相关概念界定

1. 补贴范围与标准

以旧换新政策主要针对汽车、家电等消费品,补贴范围包括交售旧品并购买新品的个人消费者。补贴标准通常按新商品销售价格的一定比例或固定金额发放,设置补贴上限,且新品需符合节能环保等要求。具体标准由各地细则确定。

2. 群众的回收接受意愿

群众的回收接受意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测家电以旧换新政策的实施效果。在家电以旧换新的背景下,消费者的接受意愿受到补贴金额、产品性价比和政策宣传力度等因素的影响。2024 年,安徽省超过 3600 万名消费者购买了八大类家电产品,显示出较高的政策接受度。

(二)相关文献研究

国内关于“以旧换新”、国家补贴的文献近年增多,学者多从国家和政府层面政策入手研究;2010 年孔令锋分析其绿色消费促进效应,得出其扩大内需、解决资源环境问题、促进绿色消费模式形成;李曾婷针对二手家电市场,指出政策可减少乱象;侯隽指出“两新”政策激活家电市场、促进消费和产业升级、实现双赢。国际上许多国家通过类似补贴政策推动家电市场绿色化和智能化,国外对“以旧换新”提及较少;Mian A & Sufi A 评估2009 年“旧车换现金”计划,认为其是短期刺激消费,无长期稳定效果;Paolo Bertoldi认为政府可通过补贴引导绿色消费以实现碳中和。

二、调查策划与实施

(一)调查对象与范围

安徽省 16 个省辖市均参与调查,因各地工业发展有差异,信息真实可靠,可全面了解二手平台“以旧换新”问题及现状。安徽积极推进家电“以旧换新”试点,居民有实际体验能中肯判断且政府有成熟细则和完备设施,利于调查开展,使数据更真实有效。

(二)样本容量的确定

根据预调查问卷结果,以安徽省各地区民众对二手平台家电市场“以旧换新”认知情况为估计对象,关注总体认知情况样本方差。修正前最佳样本量 n0 计算公式为

其中,N=6113 万人为各市区居民总体数量,u 值指与中值距离一定比例的标准偏差数(置信度为 95% 时的 u 值为 1.96),d 为绝对允许误差(取 2% ),p 为样本比例(如果 p 在 0.5 附近,可根据总体方差在 p=0.5 时达到最大值对样本进行估计,故取p=0.5),则近似得出最佳样本量n0=2401。当抽样设计效应deff=1.67时, n=n0× deff=4009.67。依据预调查情况,以预调查有效比例 p=0.9744 估计实际问卷投放量,故将样本量调整为2814。

(三)信效度检验

信度即问卷可信程度,效度用于衡量综合评价体系能否准确反映评价目的与要求。运用 SPSS 软件,通过 Alpha 信度系数法分析问卷内部一致性。对使用意愿量表做信度分析,问卷整体信度为 0.918,表明量表信度良好。通过该方法可知,感知规范、使用态度、主观规范、政府信任、使用意愿各变量信度均大于 0.7,说明数据可靠、问卷内部一致, 可进行下一步分析。经KMO 和Bartlett 球形检验,KMO 值0.8,Bartlett 球形度检验P 值0.05,适合因子分析。对调查数据因子分析,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 75.35%,表明结构效度良好。

从上表可知,发现模型通过 F 检验 (F=3.362,p=0.010<0.05),也即说明模型构建有意义。因此,建立的回归模型可以对因变量进行较好的预测。

根据预测算法可知,是否参与过家电“以旧换新”活动、利用过国家补贴购买新家电对回收意义变量为正影响。同时,当前安徽省居民对家电以旧换新的评价以及回收偏好对于回收均为负影响因子,因此需努力对老旧家电的回收情况进行改善,让人们对在老旧家电回收的看法得以改变。而人们对于宣传“以旧换新”政策有较好的意愿,对回收意义

变量表现为正相关因子,可以看出当今居民对环保有了更强的意识,从实际出发,政府可

研究团队采用 PPS 三阶段抽样方法,以安徽省常住居民为调查对象,实发问卷份,回收有效问卷 2814 份,问卷有效率为 93.80%。在问卷设计、调查实施、数据以继续加强对“以旧换新”政策的宣传,进一步提高人们对参与家电“以旧换新”的意愿,助力安徽“双碳”目标加速落地,成就绿色安徽。

整理阶段,均制定措施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问卷采集的数据通过了信度与效度检验,表明问卷设计效果较好,收集的数据质量较高。

三、针对家电换新业务使用意愿的调查分析

(一)家电换新业务的使用现状以及认知情况分析

采用列联分析探究受访者基本信息与认知现状的内在关联,在此基础上通过聚类分析对受访者的认知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探究。

1.性别对家电市场“以旧换新”认知的列联表分析提出假设:

Ø :性别与家电市场“以旧换新”认知情况独立

Ø :性别与家电市场“以旧换新”认知情况不独立

不同性别的受访者与家电市场“以旧换新”认知情况有显著性差异。卡方检验结果、皮尔逊卡方独立性检验对应 P 值 >0.05,接受原假设,表明性别与家电市场“以旧换新” 相关政策认知情况无关。

2.年龄、学历、经济水平对家电市场“以旧换新”认知的列联表分析

不同年龄、学历、经济水平的受访者与家电市场“以旧换新”认知情况存在显著性差异。卡方检验结果、皮尔逊卡方独立性检验对应 P 值均 0.05,接受原假设,即年龄、学历、经济水平与“以旧换新”认知情况均无关。

(二)家电换新业务的使用意愿分析

1. 对家电换新业务使用意愿的量化

根据市场发展现状提取了解现状、兴趣程度、文化影响、经济影响这四个核心因素构成群众对家电换新业务的消费意愿的评价指标体系。以上四个维度影响因素显著影响群众消费意愿且彼此关联,下文分析将考虑其内在关系并细分变量。为便于统计分析,用五分制量化变量,在测量意愿强度的量表问卷中,按意愿强度递减顺序进行赋分,量化结果如下表:

表1 量化得分表

2. 基于主成分分析对家电以旧换新的选择意愿进行综合评价

为解决多变量多维度问题,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变量降维,找出 4 个影响回收意愿的主要因子。样本数据分析知,KMO 值为 0.864,巴特利特球形度检验显著性水平小于0.01,样本数据有较强显著性。对样本数据进行总方差分析,4 个主要因子的累计贡献率达 89.756%。即这4 个主成分的变动能解释大众对以旧换新的消费评价意愿 的影响因素。

3. 基于方差分析对家电以旧换新的选择意愿进行差异性分析选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研究经济发展不同阶段大众对“以旧换新”家电意愿有显著影响并提出假设:

Ø:不同经济条件下,大众对“以旧换新”家电产品的选择意愿总体均值无显著差异。

Ø:至少有一个经济水平下效应值不为零。

单因素方差分析可判断控制变量对观测变量有无显著影响。因方差分析要求不同水平下各观测变量总体方差无显著差异,需进行方差齐次检验。结果显示,生活经济水平均值 P 值超 0.050,符合方差齐性,可进行单因素方差检验。显著性结果小于 0.05,表明组别间有差异,即不同经济水平下人们对“以旧换新”消费意愿不同。

四、针对家电换新业务的发展预测

本次调查通过基于多元统计法针对家电换新业务的发展前景进行粗浅的预测。(一)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将“您觉得开展“以旧换新”活动,未来对推动环保和消费升级的作用会怎样?”问题定义为因变量,其他为自变量。对此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计算结果如下:模型整体显著(F=3.362, p=0.010),样本量为 517。常数项显著(系数 =2.294, p<0.01),是否参与过“以旧换新”活动对因变量无显著影响(系数 =0.019, p>0.05 ),对政策发展的意见与建议有显著负向影响(系数 =-0.034 , ),希望政策改进的方面影响不显著(系数 =-0.004, p>0.05)。模型不存在多重共线性(VIF ≈1 ),残差基本无自相关(D-W=2.016)。结论显示,仅“政策建议”变量对因变量有显著负面影响,其余变量影响不显著。

(二)模型检验

F 检验用于检验回归模型是否有意义;

第一:如果模型通过 F 检验 (p<0.05) ,说明模型有意义,至少有一个 X 会对 Y 产生影响;第二:如果模型没有通过 F 检验 (p>0.05) ,说明模型构建无意义,X 均不会对 Y 产生影响。

表2 方差分析表

从上表可知,发现模型通过 F 检验 (F=3.362, p=0.010<0.05) ,也即说明模型构建有意义。因此,建立的回归模型可以对因变量进行较好的预测。

根据预测算法可知,是否参与过家电“以旧换新”活动、利用过国家补贴购买新家电对回收意义变量为正影响。同时,当前安徽省居民对家电以旧换新的评价以及回收偏好对于回收均为负影响因子,因此需努力对老旧家电的回收情况进行改善,让人们对在老旧家电回收的看法得以改变。而人们对于宣传“以旧换新”政策有较好的意愿,对回收意义变量表现为正相关因子,可以看出当今居民对环保有了更强的意识,从实际出发,政府可以继续加强对“以旧换新”政策的宣传,进一步提高人们对参与家电“以旧换新”的意愿,助力安徽“双碳”目标加速落地,成就绿色安徽。

五、结论与建议

基于上述调查统计分析,我们得到如下四个方面的结论:在认知现状方面,消费者对二手平台家电市场“以旧换新”政策认知仍处于初级阶段;性别、年龄、工资薪酬形成认知程度差异;在使用及推广意愿方面,公众对宣传“以旧换新”政策的意愿强烈,对回收意义变量表现出正相关性;在发展前景方面,大众对家电以旧换新的接受程度较高,人们更倾向于参与“以旧换新”家电的活动,这已经成为广泛的社会共识。

安徽省消费者对家电以旧换新政策认知度逐步提高,但部分消费者对补贴细节、申领流程、适用范围了解不足,对家电使用年限和更新换代必要性认知不清,影响政策全面推广。但消费者参与意愿较高,在补贴政策推动下,绿色智能家电换新需求得到有效激发。此外,安徽省家电以旧换新政策实施效果显著,推动市场消费升级与行业绿色转型。2025年,政策加大力度、扩大范围,补贴覆盖更多品类,推动废旧家电回收体系建设,促进资源循环利用,拉动消费。

基于“5A”体系,针对不同责任方,本研究提出推动家电以旧换新政策良性发展建议如下:政府作为顶层推动者,应发挥引导与监管作用,提供专项补贴,鼓励企业梯级利用与资源回收,引导合理布局回收网点,构建家电回收管理体系,推动产业有序发展;企业作为重要参与者,应响应政策,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借助互联网宣传提升消费者对废旧家电回收认知,引导其参与回收;居民作为直接受益者,应树立环保节能意识,积极参与宣传;技术研发是政策可持续发展关键,专家和技术人员应聚焦回收技术创新,开发家电健康状态评估技术,健全回收利用体系。

参考文献

1.Franco C ,Melica G ,Palermo V , et al.Evidence on local climate policies achieving emission reduction targets by 2030[J].Urban Climate,2025,59102242-102242.

2. 孔令锋 , 姚从容 .“家电以旧换新”与废弃家电回收处理产业可持续发展——基于家电以旧换新政策实施前后的调查 [J]. 工业技术经济 ,2010,29(07):31-35.

3. 侯隽 .“两新”大礼包加码“以旧换新”促家电产业加速升级 [J]. 中国经济周刊 ,2024,(21):80-81.

4. 李曾婷 . 以旧换新“国补”效果显现,有望带动家电销售额超千亿元 [J]. 电器 ,2024,(10):30-31.

5. 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进展成效和典型做法 [J]. 中国产经 ,2024,(19):64-74.

6.景熠.电商购物平台与回收平台“以旧换新”合作的价值与可持续性策略研究[J].商业文化 ,2024,(20):119-121.

本科生科研基金项目资助,项目编号XSKY25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