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试析电气自动化仪表的管理与维护策略

作者

魏阳阳

身份证号码:41082219900519051X

引言

电气自动化仪表能够实时监测和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参数,如温度、压力、流量等,通过有效的管理和维护,确保仪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减少产品质量波动,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1 电气自动化仪表的管理与维护的重要性

从生产效率方面来看,良好的维护能保障仪表稳定运行,准确测量和反馈数据,使生产流程顺畅进行。若仪表故障未及时维护,可能导致数据错误,影响生产设备的控制精度,进而使生产中断或产品质量下降,降低生产效率,增加生产成本。在安全生产层面,仪表准确监测温度、压力、流量等关键参数,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发出警报,为安全生产提供保障。若仪表失准或故障,无法及时察觉潜在危险,可能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威胁人员生命安全和企业财产安全。从设备寿命角度而言,定期维护能及时发现并处理仪表的潜在问题,如零部件磨损、线路老化等,避免小问题发展成大故障,延长仪表使用寿命,减少设备更换成本。此外,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维护好电气自动化仪表有助于提升企业自动化水平和竞争力。稳定可靠的仪表系统能为企业生产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便于企业进行科学决策,优化生产流程,推动企业持续发展。所以,电气自动化仪表维护是企业生产运营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2 电气自动化仪表管理与维护中存在的问题

2.1 管理制度不完善

许多企业缺乏完善的电气自动化仪表管理制度,对仪表的采购、安装、调试、使用、维护等环节缺乏明确的规定和标准。在仪表采购过程中,没有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和技术评估,导致采购的仪表质量参差不齐,性能无法满足生产需求。在安装调试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可能导致仪表安装不牢固、接线错误等问题,影响仪表的正常运行。在使用过程中,没有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操作人员随意操作,容易损坏仪表。在维护过程中,缺乏定期的维护计划和记录,维护工作的随意性较大,无法及时发现和解决仪表存在的问题。

2.2 日常维护不到位

电气自动化仪表的日常维护工作包括清洁、校准、检查等多个方面。然而,在实际工作中,许多企业对仪表的日常维护工作不够重视,存在着维护不及时、不全面的问题。一些企业没有定期对仪表进行清洁,导致仪表表面灰尘和污垢积累,影响仪表的散热和正常运行。一些企业没有定期对仪表进行校准,导致仪表测量误差增大,影响生产过程的控制精度。一些企业没有对仪表的连接线路和零部件进行定期检查,无法及时发现和处理线路老化、松动等问题,增加了仪表故障的发生概率。

2.3 维护人员素质不高

电气自动化仪表是一种集电子、机械、计算机等多学科知识于一体的高科技设备,对维护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然而,目前许多企业的维护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一些维护人员对仪表的工作原理和结构不熟悉,无法准确判断仪表故障的原因,只能进行简单的维修和更换零部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一些维护人员缺乏责任心和敬业精神,对维护工作敷衍了事,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仪表存在的隐患,导致故障的扩大化。

2.4 设备老化与更新不及时

随着工业生产的不断发展,电气自动化仪表的技术也在不断更新换代。然而,许多企业由于资金等原因,对仪表的更新换代不及时,导致设备老化严重。老化的仪表不仅性能下降,故障率增加,而且维修成本也越来越高。同时,由于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一些老旧仪表可能无法与新的控制系统兼容,影响了整个生产系统的自动化水平。

3 电气自动化仪表的管理与维护策略

3.1 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① 采购管理:制定详细的仪表采购标准和流程,在采购前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和技术评估,选择质量可靠、性能稳定、符合生产需求的仪表。同时,要对供应商进行严格的筛选和评估,确保供应商具有良好的信誉和售后服务能力。 ② 安装调试管理:在仪表安装调试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确保仪表安装牢固、接线正确。安装调试完成后,要进行全面的测试和验收,确保仪表能够正常运行。③ 使用管理:制定详细的仪表操作规程,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确保操作人员熟悉仪表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在使用过程中,要建立仪表使用记录,记录仪表的运行情况和操作过程,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④维护管理:制定定期的维护计划,明确维护内容和周期。建立维护记录档案,记录每次维护的时间、内容、发现的问题和解决措施等。对维护工作进行严格的考核和监督,确保维护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3.2 优化设备更新与管理

① 设备评估:定期对电气自动化仪表进行评估,根据仪表的使用年限、性能状况、维修成本等因素,确定是否需要更新设备。对于老化严重、性能下降、维修成本过高的仪表,要及时进行更新。②技术选型:在选择新的仪表时,要充分考虑生产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选择具有先进技术、高性能、高可靠性的仪表。同时,要确保新仪表与现有控制系统的兼容性,避免出现技术不匹配的问题。 ③ 设备更新计划:制定详细的设备更新计划,合理安排更新时间和资金。在更新设备过程中,要做好设备的安装、调试和培训工作,确保新设备能够顺利投入使用。

3.3 加强人员培训与管理

① 专业知识培训:定期组织维护人员参加专业知识培训,提高其对电气自动化仪表工作原理、结构和维修技术的掌握程度。培训内容可以包括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方面的知识。 ② 技能培训:开展实际操作技能培训,让维护人员在模拟环境中进行仪表的安装、调试、维修等操作,提高其实际动手能力。同时,可以组织维护人员到生产现场进行实践操作,积累实际工作经验。③职业道德培训:加强对维护人员的职业道德培训,提高其责任心和敬业精神。让维护人员认识到仪表管理与维护工作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认真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

3.4 故障维修

① 故障诊断:当仪表出现故障时,维护人员要迅速到达现场,通过观察、测试等方法准确判断故障的原因。可以使用专业的故障诊断设备和工具,提高故障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②维修处理:根据故障诊断的结果,采取合适的维修方法进行处理。对于简单的故障,可以进行现场维修;对于复杂的故障,可能需要将仪表送回厂家或专业维修机构进行维修。在维修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维修规范进行操作,确保维修质量。③维修记录:对每次维修工作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故障现象、故障原因、维修方法、更换的零部件等信息。维修记录可以为今后的维护工作提供参考,帮助维护人员总结经验教训,提高维修水平。

结语

电气自动化仪表的管理与维护是一项系统工程,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气自动化仪表的管理与维护技术也需要不断创新和完善,以适应工业生产的新需求。只有这样,才能使电气自动化仪表在工业生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王星.电气自动化仪表的管理与维护研究[J].建筑经济,2024,45(Z1):439-441.

[2]张吉辰.电气自动化仪表的管理与维护探讨[J].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2024,8(4):54-56.

[3]孙其俭.浅谈电气自动化仪表的管理与维护措施[J].中国金属通报,2023(2):8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