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条带开采技术的矿山开采稳定性控制方法

作者

王哲

身份证号码:411081199409179138

引言

矿山开采技术和安全管理是保障矿工生命安全和提高矿山生产效率的关键。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采煤技术不断创新,这些技术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也对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将探讨采煤技术与安全管理的关系,分析几种优化采煤技术,并提出相应的安全管理策略,以期为煤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1 条带开采技术的原理及优势

条带开采技术是一种基于地质条件和矿体特征的分层开采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将矿体划分为若干个条带进行有序开采,以实现资源的高效回收和安全管理。条带开采技术通过对矿体进行详细的地质勘探与分析,依据矿体的厚度、倾斜度和地质特征,将矿体划分为若干条带,每个条带通常具有相似的开采条件,以便于进行有针对性的开采。每个条带按照一定的高度进行分段开采,通常采用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开采顺序,这种分段开采方式能够减少单次开采的规模,从而降低开采对周边环境和矿体稳定性的影响。在条带开采过程中,根据不同条带的地质条件,采取适当的支护措施,这些措施可以是岩石支护、锚杆加固或喷射混凝土等,确保开采过程中矿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条带开采技术强调实时监测开采过程中的地质变化和稳定性情况,通过设置监测设备,如位移传感器和应力传感器,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并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处理。

2 矿山开采中的常见稳定性问题

2.1 地质条件的复杂性

在矿山的开采作业中,地质条件的复杂性犹如一把双刃剑,深刻影响着矿山的安全运营管理。从宏观的矿区规划到微观的采掘操作,地质因素的不确定性贯穿始终,给安全管理带来诸多难题。矿山所处的地质环境千差万别,不同矿种、不同地域的矿山地质条件各有特点。以矿山为例,其矿体往往埋藏于深厚的岩层之下,周围岩石的岩性、结构、构造等复杂多样。在开采过程中,地下水渗透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地下水如同隐藏在岩层中的“暗河”,其水文地质条件难以准确把握。在一些矿山,地下水丰富且水压较高,容易在采掘工作面形成突然的透水事故。例如,某些位于喀斯特地貌区的矿山,地下溶洞和裂隙发育,地下水的流动路径和水量极为复杂,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严重的水害事故。

2.2 技术装备的落后

技术装备的现代化是提高矿山安全性的关键因素。然而,许多矿山企业在技术装备上的投入不足,导致其开采技术落后,无法满足现代安全管理的需求。这种技术装备的滞后不仅降低了开采效率,也增加了作业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因此,更新技术装备、引入先进的开采技术成为提升矿山安全管理水平的迫切需求。

2.3 缺乏智能化地质分析工具

随着当前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智能化成为矿山开采的重要趋势,然而当前在矿山地质保障中,智能化地质分析工具缺乏,地质分析主要依赖人工经验与传统的数据分析方法,效率低下且容易出现误差,像在地质构造解释与煤层厚度预测等方面需要大量人工干预,耗费时间长且准确性难以保证,缺乏智能化的地质分析工具,使地质保障难以满足矿山安全高效开采需求,也限制了地质数据深度挖掘与利用,无法体现地质数据的价值。

3 基于条带开采的稳定性控制方法

3.1 监测与评估技术

(1)地下水位监测。使用水位计、深井水位监测仪等设备,定期或实时监测地下水位的变化,数据可以通过自动化系统进行收集和分析,以实现实时预警。分析地下水位的变化趋势,结合开采活动、降雨量等因素,评估地下水对矿体稳定性的影响,例如,地下水位过高会导致矿体的水压增大,进而引发岩体破坏。基于监测数据,对潜在的水害风险进行评估,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如排水系统的优化和水位控制。(2)地质监测手段。使用位移传感器、倾斜仪等设备监测岩体的变形情况,通过对变形数据的分析,可以判断岩体的稳定性,及时发现潜在的塌方或滑坡风险。利用应力计监测矿体内部的应力变化,应力集中会导致岩体的破坏,定期的应力监测有助于评估矿体的安全状况。通过安装裂缝监测仪,实时跟踪岩体裂缝的扩展情况,判断裂缝对矿山稳定性的影响。

3.2 提高矿山开采技术

要求提高矿山开采技术要求是保障安全生产的重要措施。通过引进和应用先进的采煤技术,如无人工作面开采技术、自动化设备和远程控制系统,可以减少工人在危险环境中的暴露时间,降低安全风险。其次,制定严格的技术标准和操作规程,确保每项技术的应用都符合安全规范。例如,在实施离层注浆技术和井下充填技术时,必须遵循详细的施工标准和流程,以确保注浆和充填过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此外,建立技术评估和审查机制,定期对采煤技术的应用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确保技术应用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3.3 提升人员素质

提升人员素质是矿山安全管理的基础。通过加强技能培训和技术教育,提高工人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使其能够熟练掌握各种先进的采煤技术和设备的操作方法。针对不同岗位和工种,制定针对性的培训计划,确保每位工人都能具备必要的安全操作能力。其次,开展定期的安全知识竞赛和技术比试,激发工人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升其操作水平和安全意识。

3.4 提升技术装备水平技术

装备的现代化对于提升矿山的安全管理水平至关重要。首先,应加大技术装备的投入,引进和研发先进的开采技术和设备。这不仅可以提高开采效率,还能显著降低安全风险。例如,可以采用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开采设备,如遥控挖掘机、自动化钻机等,以减少人工作业的风险。其次,应推动开采技术的创新和应用。例如,可以采用地下矿山的遥控开采技术、无人采矿技术等,以提高开采的安全性和效率。同时,应加强开采技术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确保开采技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5 发展智能化地质分析工具

随着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智能化地质分析工具将成为未来矿山地质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通过开发智能化的地质建模软件,利用三维地质建模技术,能够快速构建高精度的地质模型,为开采设计提供直观参考,例如通过无人机航测与激光扫描等技术获取地表地形数据结合地质勘探数据,构建三维地质模型,展示地下煤层与地质构造的分布情况。企业可以运用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地质数据进行自动分析与解释,利用深度学习算法对地质数据进行处理,自动识别地质构造与煤层厚度。

结束语

总之,条带开采技术在资源回收率、环境影响控制和作业安全性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能够有效适应不同地质条件,优化矿山开采过程。地下水位监测、地质监测和采掘过程监测在开采稳定性控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具体的监测方法和数据分析策略,确保了实时掌握矿山的稳定状态。同时,合理的支护结构设计与及时的加固措施是防止岩体失稳和确保安全作业的关键,长期监测与维护是支护结构有效性的保障。建议未来在智能监测技术、多因素稳定性分析、环境影响评估和跨学科研究等方面加强研究,以推动矿山开采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可持续利用。

参考文献

[1]邓桂波,张春彦,范一波.矿山井下采煤技术及存在的问题探究[J].石化技术,2020,27(3):158.[2]刘亮.矿山开采技术的合理优化措施[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20,40(4):240-241.[3]阴宇旸.阐述现代化采矿工艺技术在矿山开采中的应用[J].世界有色金属,2022,(05):21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