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暖通维护管理模式创新实践路径分析
孙廷宝
明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天津河东分公司 37112219860812631X
引言
在城市化进程加速与建筑功能日益复杂的当下,物业暖通系统作为保障建筑舒适环境的关键设施,其维护管理水平至关重要。传统维护管理模式存在理念滞后、技术手段单一、管理机制不完善等问题,难以满足现代建筑对暖通系统稳定运行、节能降耗的需求。探索创新实践路径,提升物业暖通维护管理效能,成为行业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物业暖通维护管理传统模式剖析
(一)管理理念滞后
传统物业暖通维护管理多秉持“事后维修”理念,即系统出现故障后才进行维修处理,缺乏前瞻性与预防性思维。这种理念导致暖通系统长期处于被动维护状态,不仅影响系统正常运行,降低使用舒适度,还可能因突发故障引发更大损失。如冬季供暖期间,若锅炉等关键设备突发故障,将导致整个供暖系统瘫痪,影响居民正常生活。此外,滞后管理理念使维护人员忽视日常巡检与保养,无法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加速设备老化,缩短使用寿命,增加长期维护成本。
(二)技术手段单一
传统维护管理依赖人工巡检与经验判断,技术手段相对单一。维护人员主要依靠眼看、耳听、手摸等传统方式检查设备运行状态,难以精准检测设备内部细微故障与潜在隐患。对于复杂暖通系统,如中央空调系统,其涉及多个子系统与众多设备,人工巡检难以全面覆盖所有环节,易出现漏检、误检情况。缺乏先进监测技术与数据分析工具,无法实时掌握系统运行参数与能耗情况,难以实现精准维护与节能优化,限制维护管理水平提升。
(三)管理机制不完善
传统物业暖通维护管理机制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一方面,维护计划制定缺乏科学依据,多凭经验安排,未充分考虑设备实际运行状况、使用频率、环境因素等,导致维护过度或不足。维护过度增加成本,维护不足则影响系统性能与寿命。另一方面,缺乏有效监督与考核机制,维护工作质量难以保障。维护人员工作态度、技能水平参差不齐,若无严格监督考核,易出现敷衍了事、维护不到位等情况,影响维护效果。此外,部门间沟通协作不畅,信息传递不及时、不准确,影响问题解决效率与维护管理整体效能。
二、物业暖通维护管理模式创新必要性
(一)提升系统运行稳定性
随着建筑规模扩大与功能复杂化,暖通系统规模与复杂度不断提升,对运行稳定性要求更高。创新维护管理模式,引入先进监测技术与预防性维护策略,可实时掌握系统运行状态,提前发现并处理潜在故障,避免故障扩大与系统瘫痪,保障暖通系统稳定运行,为建筑使用提供可靠环境保障。如通过安装传感器与智能监测系统,实时采集设备运行数据,利用数据分析技术预测故障发生概率,及时安排维护,降低故障发生率。
(二)降低能源消耗与成本
暖通系统是建筑能源消耗大户,其能耗占建筑总能耗较大比例。传统维护管理模式下,系统运行效率低,能源浪费严重。创新管理模式,通过优化设备运行参数、实施节能改造、加强能源管理等措施,可提高系统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科学维护管理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减少设备更换频率,降低设备采购与维护成本,实现经济效益与
环境效益双赢。
(三)适应行业发展需求
物业行业正朝着智能化、专业化、精细化方向发展,对暖通维护管理提出更高要求。传统模式已难以满足行业发展需求,创新成为必然趋势。创新维护管理模式,引入新技术、新方法、新理念,提升维护管理专业化水平与服务质量,增强物业企业竞争力,推动物业行业可持续发展。
三、物业暖通维护管理模式创新实践路径
(一)技术应用创新
引入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构建智能暖通维护管理系统。通过安装各类传感器,实时采集设备运行数据、环境参数等,将数据传输至云端平台进行存储与分析。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挖掘数据价值,发现设备运行规律与潜在问题,为维护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借助人工智能算法,实现故障预测与智能诊断,提前预警故障,指导维护人员精准维护。开发移动应用终端,实现维护人员与系统实时互动,提高维护工作效率与便捷性。
(二)管理机制创新
建立科学维护计划体系,综合考虑设备特性、运行状况、环境因素等,制定个性化维护计划,实现预防性维护与按需维护相结合。完善监督考核机制,明确维护人员职责与工作标准,建立量化考核指标体系,定期对维护工作进行考核评价,将考核结果与绩效挂钩,激励维护人员积极工作。加强部门间沟通协作,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实现维护管理、设备管理、能源管理等部门间信息实时传递与共享,提高问题解决效率与协同工作能力。
(三)人员培训创新
加强维护人员专业技能培训,定期组织技术培训与交流活动,邀请行业专家授课,传授新技术、新方法、新理念,提升维护人员技术水平与创新能力。开展职业素养培训,培养维护人员责任心、服务意识与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鼓励维护人员自主学习与自我提升,建立学习激励机制,对取得相关专业证书或在学习中表现优秀人员给予奖励。
结束语
物业暖通维护管理模式创新是提升管理水平、保障系统稳定运行、降低能源消耗与成本、适应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技术应用创新、管理机制创新与人员培训创新等实践路径,可推动物业暖通维护管理向智能化、专业化、精细化方向发展。物业企业应充分认识创新重要性,积极探索创新模式与方法,不断提升暖通维护管理质量与效率,为建筑使用提供优质环境保障,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与社会环境效益提升。政府与行业协会应加强引导与支持,制定相关政策标准,推动行业技术创新与交流合作,共同促进物业暖通维护管理行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建华 . 物业设施设备维护管理智能化转型路径研究 [J].现代物业 ( 中旬刊 ),2023,22(05):22-23.
[2] 李晓峰 , 陈思颖 . 基于物联网的建筑暖通系统运维管理模式创新 [J]. 建筑经济 ,2022,43(S1):189-190.
[3] 赵瑞雪 , 刘志强 . 大数据背景下物业暖通设备预防性维护策略优化 [J]. 工程管理学报 ,2021,35(03):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