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预防性护理模式用于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中作用分析

作者

黄晚桂

平江县第一人民医院 414500

【摘要】目的:分析在反流性食管炎的患者护理中应用预防性护理模式的临床价值和影响。方法:抽取90例在2022年8月-2023年8月间我院接受治疗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采用预防性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满意度显著差于实验组满意度,数据之间对比有意义(P<0.05);实验组症状改善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之间对比结果有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依从性低于实验组,数据有临床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性护理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改善疾病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关键词】反流性食管炎;预防性护理模式;护理满意度;依从性

反流性食管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主要表现为食管黏膜受损,多由胃酸反流至食管引起。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常伴随胸痛、吞咽困难、咳嗽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饮食结构的调整,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2]。因此,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以降低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预防性护理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方式,强调在疾病发生前或发生时采取有效措施,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本研究将预防性护理模式应用于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中,旨在探讨其应用效果及作用机制,选取我院患者进行调查研究,选取人数为90例,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根据随机抽签的方法将抽取的于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反流性食管炎治疗的90例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45例和实验组45例。纳入标准:符合反流性食管炎诊断标准;年龄≥18岁;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心、肝、肾等器质性疾病;精神异常或无法配合研究者。实验组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为55-75岁,平均年龄为(65.00+1.46)岁,对照组中24例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年龄为56-75岁,平均年龄为(65.50+1.70)岁,资料无显著的数据差异,无存在临床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例如:健康教育、药物指导、心理干预等。

1.2.2实验组运用预防性护理模式,具体内容:(1)健康教育: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解释反流性食管炎的病因、症状和预防措施。提供有关生活方式改变和药物治疗的信息。(2)生活方式调整:建议选择低脂、高蛋白、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过快进食和暴饮暴食[3]。鼓励患者采用少量多餐的饮食方式,以减少胃部压力。烟草和酒精是诱发反流性食管炎的因素之一,因此应鼓励患者戒烟限酒。坐姿和站立时,保持上身挺直,避免弯腰等增加腹压的动作。适度的身体活动有助于增强胃部蠕动,减少反流的发生。指导患者采取适当的睡眠姿势,避免平躺时发生反流。提供适当的睡眠环境,如保持室内温度适宜、避免噪音干扰等。(3)药物管理:根据医生建议,合理使用抗酸药、促动力药物等药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确保患者按时按量服用药物,避免随意停药或更改剂量。通过插入胃管引流出多余的胃酸和食物残渣,减轻胃部压力,减少反流机会。(4)心理支持:反流性食管炎可能引起不适症状和社交影响,导致患者产生焦虑和抑郁情绪。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应对心理压力,增强治疗信心。定期监测患者病情进展,评估预防性护理措施的有效性。根据患者需求和反应,及时调整护理方案。(5)健康生活方式倡导:鼓励患者及其家属参与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如定时作息、规律锻炼、保持良好的社交关系等,以降低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风险。强调饮食规律,避免狼吞虎咽和进食过快[4]。提供正确的口腔卫生指导,确保患者定期刷牙和漱口,减少食物残渣和细菌在口腔中的积累。

1.3观察指标和分析

1.3.1对比护理满意度,结果为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满意度=总例数/(满意+一般满意)×100%。

1.3.2对比疾病症状改善评价,例如:反酸、胃灼痛、腹痛等,总分为10分,分值越高,改善效果越差。

1.3.3对比两组治疗依从性,分为不依从、一般依从、完全依从,依从率=总例数/(一般依从+完全依从)×100%。

1.4统计学方式

用统计学SPSS19.0软件进行分析,通过X2检验,以(n,%)代表,用t检验,以(士s)表示,观察结果P<0.05时,说明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分析两组护理满意度

实验组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有差异(P<0.05),如表1。

2.2观察两组症状改善

对照组症状时间低于实验组,数据有差异(P<0.05),见表2。

2.3分析两组依从性

实验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数据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3。

3讨论

反流性食管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主要是由于胃内容物反流进入食管,对食管黏膜造成损伤,进而引发炎症。该疾病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包括食管运动功能失调、胃酸分泌过多、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因素。在临床实践中,预防性护理对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和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健康教育,使患者认识到不良的生活习惯如暴饮暴食、过度饮酒和吸烟等对RE的负面影响。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如建立健康的饮食习惯,增加运动量,有助于减轻症状,改善病情[5]。许多RE患者需要长期服用药物来控制症状。预防性护理可以帮助患者正确理解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确保他们按照医生的建议正确服药,从而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通过定期的预防性护理,可以及时发现病情的复发迹象,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调整饮食、增加运动等,帮助患者调整生活方式,减少疾病的复发。预防性护理可以让患者了解RE是可以控制和管理的,让他们感到不是无助和绝望的。这种积极的情绪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疾病,提高生活质量。研究结果显示为: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症状改善、治疗依从性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研究结果再一次验证其临床价值。

综上所述,预防性护理模式可以帮助患者改善生活习惯,该方式具有使用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朱云霞,巩玉艳.预防性护理模式在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外医药研究,2023,2(14):109-111.

[2]孟红英.反流性食管炎的预防性护理[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1(14):740.

[3]欧阳春.如何预防反流性食管炎,反流性食管炎的护理措施[J].饮食保健,2019,6(47):189.

[4]刘会.延续护理干预联合心理干预在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分析[J].饮食保健,2021(21):257.

[5]朱建梅,何科茗,强明珠.内镜室主动拓展护理在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23,21(5):478-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