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性化角度看建筑设计中的空间布局
田学军
湖北省工业建筑集团有限公司设计研究院 湖北武汉 430000
摘要:在建筑设计领域,空间布局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它不仅关乎建筑的功能性和实用性,更与人们的居住体验和情感需求紧密相连。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审美观念的提升,人性化设计已成为建筑设计的重要趋势。本文将从人性化角度出发,深入探讨建筑设计中的空间布局,旨在揭示如何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满足人们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需求,创造出更加宜居、舒适和富有情感共鸣的建筑环境。
关键词:人性化;建筑设计;空间布局
引言
建筑不仅是钢筋水泥的结构体,更是承载人们生活、工作、社交等活动的空间容器。从人性化角度出发进行建筑设计中的空间布局,旨在打造契合人类行为模式、心理需求的空间,提升使用者的舒适度与满意度。这一理念在现代建筑中愈发关键,良好的空间布局能优化建筑功能,提高空间利用率,为人们营造健康、高效且愉悦的环境。
1人性化空间布局原则
1.1形态美原则
当代居住建筑的设计与人文观念更加注重审美内涵,并遵循了科学、高效的设计思想。随着审美意识和鉴赏水平的提高,审美的共性表现在节拍和节拍上,这一原理与音乐的节拍、节拍的设计相近,有利于居民产生视觉上的节律共振;平衡与平衡,更加重视我国传统的对称要素及其发展演变,突出了富有时代感的个性设计;对比与统一,更注重住宅建筑的整体协调与个性的突出。
1.2舒适性
涵盖空间尺度、采光通风、声学环境等。以住宅为例,客厅空间面积在20-30平方米时,住户舒适度较高。采光方面,窗户面积与房间面积比达1:5-1:7时,室内光线充足且避免过热或过冷。良好的通风设计可降低室内有害气体浓度,提升空气清新度。
1.3以人为本原则
人的设计思想是以人为中心,以人为中心,达到设计的目标和要求。人是设计的核心与尺度,它要求人们在物质与精神上的双重满足,而“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是实现现代建筑本质特征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正确的方法。这一切都是为了改善人们的生活品质,同时也是一种促进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途径。
2人性化设计的现状分析
人性观念是人与其他动物不同的一个显著特征,它体现了社会属性和自然等多种要素的有机结合。因此,在建筑行业中所追求的“人性化”设计,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思想,并在这一范畴内进行合理的设计,以积极地迎合现代消费者的消费观念。
根据表1结果显示,大部分人虽关注人性化设计,却对其内涵缺乏深入了解。同时,现有建筑在满足使用者需求上存在明显短板,尤其是在空间灵活性和特殊群体关怀方面,亟待改进。
3住宅建筑人性化理念的具体设计方法
3.1建筑功能的人性化设计
住宅建筑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场所,其功能布局的人性化设计至关重要。住宅通常被划分为起居空间、卧室、卫生间和厨房等主要区域,而书房、阳台、贮藏室和活动室等则构成了附属空间。这些空间的作用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以住宅入口为例,它不仅是家庭成员日常出入的首要空间,还承载着家庭活动和朋友间交流的功能。如今,住宅入口的礼仪性越来越受到重视,独立的玄关和对面的景观墙增强了住宅的隐私性和礼仪感。特别是在疾病爆发期间,封闭的出入口变得尤为重要。隔离的大厅可以作为更换区,同时也能作为一个简易的灭菌区,有效防止家庭成员在进出时发生交叉感染[1]。
3.2空间尺度的人性化考虑
在建筑空间中所涉及的各种元素内容的设计中,都要注意到这一人文思想的运用与渗透,其重点在于建筑的光环境、材质、音效等。光环境的合理设计,首先要考虑到使用者对室内照明的基本要求,特别是要保证照明条件达到预期的使用效果,同时还要根据使用者的需求来进行变化分析,从而达到更好的视觉效果和动态效果;而在材质的运用上,也要考虑到人类的需求,才能让它拥有最好的颜色,特别是在木材和金属上,更是如此。建筑内部的声学要素设计与优化,主要是通过适当的保护措施,提高建筑内部的噪声,防止噪声的传播,从而达到最大限度地保护室内的声音。
3.3建筑风格的人性化运用
客厅作为社交与休闲空间,采用暖色调如米黄色、淡橘色,营造温馨、放松氛围,促进家人与朋友交流互动。卧室追求宁静舒适,多选用淡蓝色、淡绿色等冷色调,有助于放松身心、提高睡眠质量。儿童房则可根据孩子性别与喜好,使用活泼鲜艳色彩,如粉色系(适合女孩)、蓝色系(适合男孩),并搭配卡通图案装饰,激发孩子想象力与创造力。在建筑外立面与室内装修材料选择上,注重质感与环保性能。外立面采用天然石材、木材等,不仅提升建筑质感与亲和力,还能体现与自然融合的理念。室内墙面可选用硅藻泥等环保材料,其具有吸附甲醛、调节湿度等功能,保障居住者健康。地面材料如木地板,给人温暖舒适触感,相比瓷砖更具亲和力。在家具选择上,优先选用实木家具,其纹理自然、坚固耐用,且散发自然气息,为居住空间增添温馨感[2]。
4实际案例分析
以中国湖北黄冈的“垂直森林”住宅项目为例,该项目是多功能性空间设计的典型代表。这座建筑由意大利建筑师斯坦法诺·博埃里设计,设计理念是将自然与城市生活相结合,创造出既环保又实用的居住空间。建筑的外立面覆盖着大量的植物,不仅为居民提供了新鲜的空气和舒适的微气候,还为城市景观增添了一抹绿色。
在空间布局上,“垂直森林”采用开放式的设计,通过灵活的隔断和多功能家具实现了空间的多功能性。例如,起居室和餐厅之间没有固定的隔断,可以根据需要随时调整空间的划分。阳台的设计也体现了多功能性,既可以作为休闲区,也可以作为种植区,甚至可以作为儿童的游戏区。
在技术应用方面,“垂直森林”采用智能控制系统,可以根据室内外的环境条件自动调节室内的温度、湿度和光照。这种智能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居住的舒适度,也体现了多功能性空间设计的现代性和科技感。
结论
综上所述,人性化设计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空间布局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通过对可达性与便利性、舒适性以及私密性等方面的深入探讨,不难发现,合理的空间布局能够显著提升建筑的功能性和使用者的满意度。同时,结合现代社会的消费观念和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人性化设计已成为建筑设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需求的不断变化,人性化设计理念将继续引领建筑设计的发展潮流。
参考文献
[1] 卓江华. 基于行为心理学的公共建筑空间布局优化设计[J]. 鞋类工艺与设计,2024,4(21):137-139.
[2] 张力. 住宅设计中的人性化空间布局和家庭功能需求分析[J]. 砖瓦世界,2024(22):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