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家风融入党的作风建设的新模式与新路径
王一波 李俊俊
河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24
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新时代如何围绕家庭家教家风发表了一系列讲话,党把家风建设作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重要内容来抓。家风连着党风,红色家风凝聚的强大革命信仰,在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当中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及影响力。红色家风具有丰富的内涵逻辑、鲜明的时代特征,为探索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的新模式、新路径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新时代挖掘、传承红色家风,推进红色家风有机融入党的作风建设,让新时代的党员干部领导坚定政治本色,坚定革命信仰与共产主义理想,是推动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新时代;红色家风;党的作风建设
通过将红色家风融入党的作风建设,让新时代党员干部自觉在工作实践中,坚守政治本色。通过对红色家风进行系统梳理,明晰红色家风的内涵逻辑,将其创造性地转化和有机融入到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上去,探究融入到党的作风建设的新模式新路径,将对推动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净化党内环境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红色家风的内涵逻辑
红色家风的内涵:家风是指一个家庭或家族较为稳定的传统习惯、生活方式和道德规范的综合表现,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是一个家庭世代相传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也是一个社会的价值缩影。
红色家风是以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家庭观为指导,率先垂范,在长期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中所逐渐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不仅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道德取向和精神风貌,也凝聚了无数革命先辈的革命信仰与爱国精神。传承和弘扬红色家风对新时代党员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坚定理想信念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为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加强家风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
(一)坚定爱国主义的理想信念
真正的共产党人,都有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始终把树立崇高理想信念作为家庭教育的根本,要求家人尤其是子女树立远大理想,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积极投身到为国为民的革命和建设中,以实际行动报效祖国、服务人民。李大钊耐心地教唱由瞿秋白翻译过来的国际歌和苏联的少年先锋队歌,“点种”子女。在李大钊的教育引导下,他的子女们继承李大钊“视党为生命,视国家为父母”的光荣传统。刘少奇十分重视子女世界观的改造,要求孩子们树立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告诫子女在集体利益面前牺牲个人利益的行为是有远见、有理想的。1946年1月,毛泽东之子毛岸青考取莫斯科东方大学,毛泽东当即给远在异国的毛岸青写了一封家书,希望他“在那里继续学习,将来学成回国,好为人民服务”。[ 丁晓平.毛泽东家风[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老一辈的革命家坚定理想信念,将自身对国家的信仰融入到对子女的教育当中,将子女的发展同国家前途结合起来,埋下为人民服务的种子。
(二)坚持不搞特殊化的原则准绳
共产党人始终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保持党的政治本色,一直严于律己,遵守党的纪律。习仲勋不允许自己享受特殊的照顾,在习仲勋担任国务院副总理时,改了女儿的姓氏和家庭出身,让女儿随母姓,以防学校的老师和同学知道女儿齐桥桥的身份之后对她特殊照顾。同时,习仲勋教育孩子们要“夹着尾巴做人”,不要利用父母的地位做出对党、对社会影响不好的事情,要树立好家风和好党风。焦裕禄家风的底线是不搞特殊化,只要触及了这个底线,再小的事,他也不放过。儿子焦国庆没钱买票看戏,检票员因其县委书记的儿子的身份,让他白看了一场戏。焦裕禄知道后大为生气,狠狠教训了儿子一顿,并告诫家人要引以为戒。第二天,焦裕禄命令儿子把票钱如数送给戏院。紧接着,他又建议县委起草了两个通知,一、不准任何干部特殊化;二、不准任何干部和他们的子弟“看白戏”。
(三)厉行勤俭节约的生活方式
俭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将勤俭的习惯刻进了骨子里。在周总理的十条家规当中,第八就是条生活要艰苦朴素。周总理每次吃完饭总会夹起一片菜叶把碗底抹干净吃掉。吃饭时,偶尔掉在桌上一颗饭粒也要马上捡起来吃掉。“立德树人,勤俭持家”,也一直是朱德的家风。幼时,受母亲的影响,朱德养成了勤劳俭朴的习惯。同时,朱德也将这一优良作风传承下来,教育子女勤俭节约。习仲勋多次提及,“要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反对铺张浪费、贪图享受的不正之风。”[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习仲勋文集(上卷)[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3:390.]在衣着上,平时穿布衣布鞋,衣服鞋子破了缝补之后继续穿;在饮食上,以清淡简单为主,饭菜可口即可。1958年,习仲勋视察陕西时拒绝重新粉刷住所,以免给国家带来不必要的开支。习近平曾回忆:“父亲的节俭几近苛刻,家教的严格也是众所周知的,我们从小就是在父亲的这种教育下养成勤俭持家习惯的。这是一个堪称楷模的老布尔什维克和共产党人的家风。这样的好家风应世代相传。”[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习仲勋纪念文集[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3:759-760.]
家风连接着党风,党员干部的家风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党的作风,甚至会影响到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因此,红色家风更应融入到党的作风建设当中。党员干部要以历代老一辈革命家的优良红色家风作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案例,坚持严于律己,坚持以上率下,带头搞好自身的家风建设,树立良好的家风,维护好党的形象。
二、当代党的作风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党的二十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深化作风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进一步深化了对作风建设的规律性认识,为持续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作风建设无小事,各地区各部门党性党风党纪依然存在,不正之风背后的腐败问题依旧突出。
(一)党员干部党性修养匮乏
部分党员干部忽视党性教育,缺乏坚定的理想信念,将党的根本性质和宗旨抛之脑后;还有一些党员干部以公谋私,利用职务之便沦为家庭成员谋利的“通行证”,利用舍“大家”为“小家”。这是我们党员干部家风出现问题的关键所在。落马贪官其党性蜕变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背离初心使命,动摇了理想信念,没有树立好榜样,让家庭陷入精神迷茫、信仰缺失的境地。
(二)党员价值观的异化
受西方思潮的侵蚀,例如拜金思想,自私自利也影响着我们党员的价值观。一些党员干部贪图物质、追求权贵;选人用人不规范,利用职务之便为亲属走后门,导致职场任人唯亲风气蔓延。还有些党员干部不能正视干部手中的权力,依仗权力凌驾群众之上,脱离群众,官僚主义渗透到家庭中。其家属盲目攀比,导致“一人当官全家涉腐”的不良之风盛行。
(三)党员干部工作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问题
部分党员开展工作未俯下身子,沉入一线,忽视了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在调研方面,“走马观花”未真正沉入一线,密切联系百姓;在开展会议方面,文字冗长,主题不清,会议要旨不明确,只搞形式,不求质量;在日常开销方面,利用公款吃喝的问题依旧严重,部分党员干部讲究排面,奢靡浪费,丝毫未认识到党员干部的身份宗旨,甚至形成严重“物质化”、过于“功利化”、过分“庸俗化”的家风。
三、红色家风融入党的作风建设的新模式与新路径
党的作风建设,使党组织和党员在实践过程中形成反映党的特征和品格的良好精神风貌,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全力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加大反腐力度,取得良好效果,但党的作风不纯的问题依然突出。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在实际工作中脱离群众、个人生活萎靡奢侈,无视党风党纪、“四风”问题突出,严重损害党的公信力。新时代挖掘、传承红色家风,推进红色家风有机融入党的作风建设,是推动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途径。
(一)落实红色家风传承常态化
社会公众参与与认同是涵养红色家风文化的重要土壤。社会群体的参与度是红色家风传承、党的作风建设活力因子。加大党员干部家风建设表彰、公开宣传力度,完善荣誉或物质奖励措施。增强“最美家庭”“廉洁家庭”等先进评选活动的公开性与广泛性,以公开征集意见等方式,吸引社会公众广泛参与。定期展示优良家风文化家庭,邀请分享建设良好家风的经验,为广大党员干部提供便捷的学习方式和鲜活的优秀事例。家风建设离不开家规、家教、家训。“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新时代的共产党人必须立规矩,在细化家规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增强家规意识,增强纪律意识;抓好家教,严慈相济,帮助子女根植远大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传承优良家训,以家训治家。将共产党人的红色家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落实红色家风融入党的作风建设常态化。
(二)创新红色家风教育长效机制
强化党建引领,结合时代特征,创新红色家风教育长效机制,促使红色家风中的精神内涵得以代代相传。第一、要将红色家风中蕴含的精神特质体现在制度、法律法规当中。通过将红色家风传承融入《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法律法规中,督促党员领导干部自觉践行红色家风。第二、强化对党员干部的红色家风考评和监督机制,以红色家风文化引领党员干部加强党性修养。第三、将红色家风教育融入到党员干部培训课程体系当中,定期组织党员干部集体学习《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等等;参观红色基地,开展红色党史人物廉洁风范展,引导党员干部将红色家风学习从精神上落实到实践中去。
(三)挖掘红色家风资源
红色家风凝聚了历代老一辈革命家的精神品质和价值追求,红色家风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于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因此,重视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需成立专门的红色家风资源开发小组,结合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趋势,挖掘红色家风资源,以大众新闻乐见的方式让红色家风资源“活”起来、“新”起来。一是完善开发利用机制,推进资源整合系统化,深挖红色家风内涵,开发“红色家风”专题数据库。融入现代化媒体技术、数据库、AI人工智能、VR等打造沉浸式体验区,真实还原红色家庭良好氛围。利用技术手段还原、修复相关文化资料,打造党员干部作风建设文化熏陶环境。二是挖掘整理红色家风的家训、家规、家教真实模范事例、口述资料、史记记载等重要素材。三是积极保护修缮优秀共产党的人故居,红色遗址等。在此基础上,系统化整合红色家风资源,开发红色家风文化刊物,加大红色家风传承力度。
新时代,创新红色家风融入党的作风建设的新模式新路径继承和弘扬了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产党人的精神品质、马克思主义家庭观为一体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时代红色家风,促进了红色家风传承的稳定性的同时,夯实了清正廉洁的党风,加强了党的作风建设。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M]. 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老一代革命家家书选[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0.
[3]习近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22年10月16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4]陈婕,林翔. 新时代视域下的家风建设与文化自信[J]. 法制与社会, 1998,( 26) : 129-130.
[5]邓孜莹,李晗.新时代加强党员领导干部家风建设的路径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22,43(23):177-179.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2.23.075.
[6]祁海军. 加强领导干部家风建设的有效途径[J].决策探(下),2018,( 12) :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