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电气设备管理工作中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研究
彭国伟
山亭区人民医院 山东省枣庄市 277200
引言
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电气工程领域不管是产品生产、数据处理还是系统集成等效率都比以往进步显著,尤其是机械制造行业,自动化技术更是发挥了较高的价值,让机械设备在运行速度、稳定性、可靠性与生产效率等各方面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如此,就可在精准的数据控制与自动化设备管理中实现产品质量的有效提升。文中以机械电气设备管理工作中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研究为题,希望提出的建议可给电气工程企业实现生产的透明化,设备的高效化管理提供帮助,加快电气工程领域的转型速度。
1 机械电气控制概述
电气控制技术所针对的是各种类型电动机供电的传动装置以及系统,促使现代生产过程中实现自动化操作。对于电气控制技术而言,电气控制系统是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更好地实现工业生产自动化。该技术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正在迅速发展,而且技术上积极创新。电气控制主要用于控制电气设备的运转速度、电压、频率以及联锁等,使得整个过程的运行要求得以满足。
2 机械电气设备故障的原因分析
2.1 开关故障
在机电设备中,开关是执行启动和停止功能的重要组件,如果开关出现故障,将影响操作人员对设备的精确控制,可能导致设备过载运行,进而引发更严重的设备故障,不仅会中断企业的生产流程,还会对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构成威胁,频繁操作的电气设备的开关可能会因长时间使用而出现接触不良或内部腐蚀,会在开关动作时引起电流或电压的突然增加,同时在重要部件运行时产生过量热量,容易导致设备短路,甚至引发火灾。对于机电设备中的继电器元件,如果在设备运行过程中遇到显著的电流波动或发生短路,气动断路器会启动其自我保护机制,自动切断电源,从而影响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行。
2.2 元件烧毁故障
在操作机电设备的过程中,时常会遇到设备部件损坏或烧毁的状况,此问题的主要根源可归纳为两大部分:首先,不规范的操作是导致部件损坏的主要原因之一,很多操作人员缺乏系统的培训,在使用设备时未能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导致设备在未得到合理保护的状态下长时间运行,过大的工作负荷加剧了内部组件的磨损,同时可能因电流过载产生过多热量积累,随着时间推移热量容易引起部件自燃;其次,自然因素的影响极大,许多机电设备在户外环境中运行,在使用过程中缺乏必要的保护措施,容易受到恶劣天气条件的影响,造成设备出现氧化腐蚀和积水等问题,会引发内部电路故障,从而使组件在正常运行中遭受意外损坏,对设备的稳定运行和作业人员的安全构成严重风险。
2.3 回路电缆故障
在机电设备的运行过程中,动力主要由高压电动机的内置转子提供,该动力随后被转化为必要的机械或热能,但启动电动机时,电流可能会在短时间内急剧增加,导致高压电机的运行速度超过安全运行的限定值,从而在操作期间引发设备损坏或发生短路的情况。此外,设备内部的导线绝缘层可能在操作中受到损伤,造成电流泄漏或线路间的相互影响,电缆故障对高压电机的正常运行构成严重威胁,同时也对相关人员的生命安全带来重大潜在风险。
3 机械电气设备管理工作中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
3.1 现代信息化技术在设备监测与维护中的应用
伴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信息化技术在检测与维护机械设备方面作用显著,可有效增强设备的检测与维护质量,提高设备管理效率。首先,在设备监测方面。现代信息技术能够实时采集、传送与分析数据,这样就可远程监控设备,比如,以传感器技术去采集机械设备的温度、压力与振动等重要参数,在信息网络设备中实时发送给监控中心,这样就可提前找到故障,预防故障,提高设备检测的安全性与准确性,同时,电气工程企业还可经过物联网技术实现设备间的互通,打造完善的网络体系,以避免耽误正常工作;其次,在设备维护方面。电气工程企业应用现代信息化技术可全面且统一管理与查询设备维护记录,以人工智能技术去自动化与智能化管理设备维护过程。比如,电气工程企业可应用图像识别技术去找出故障,为维修人员制定方案提供依据。此外,还可应用移动端应用程序去远程控制设备维护问题,无需浪费人力时刻监控,这就有效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压力,提高其工作安全性。
3.2 现代信息化技术在设备故障诊断与预测中的应用
现代信息化技术在诊断与预测设备故障中的应用是非常有必要的,尤其是信息化技术时代下,这一点更是关键。对此,电气工程企业必须要高度重视。第一,在设备故障诊断方面。电气工程企业以信息化技术去实时采集设备的各项运行数据,可给数据分析中心提供设备故障类型的判断依据,确定故障的程度,这样就可及时安排人员进行维修,防止设备故障致使企业生产中断。第二,设备故障预测。企业可经过整理与分析设备的历史运行数据,总结设备故障的规律性,这样就可提前预防。比如,企业可设计一个设备远程监控系统,哪怕现场工作人员夜晚难以及时响应,同样可触发系统,警示工作人员,让其快速通知相关部门解决问题,并及时调度设备防止耽误生产。
3.3 现代信息化技术在设备维修与零部件管理中的应用电气工程企业在设备维修与零部件管理中应用信息化技术是非常有必的,可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和生产效率的提升。第一,在设备维修方面。电气工程企业可应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去诊断出设备情况,制定一份详细且合理的维修计划,比如,当零件运行时间太久有断裂现象时,电气工程企业的有关人员就可关闭电气设备,及时更换,防止设备运行出现质量问题,这也是避免设备故障的有效措施;第二,电气工程企业可增强零部件的管理,通过物联网技术把零部件的所有情况信息都连接到云端,以确保零部件的实时监控与跟踪,这可确保零部件的及时供应,减少零部件的库存成本,与此同时,还可在零部件库存数量不足的情况下及时采购,补充完善,这也是为防止临时采购增加企业成本的关键,如此,才可有效解决电气工程企业设备零部件的管理问题,为相关部门设备的管理提供依据。
结束语
通过研究明确,目前各种机械设备和机械电气控制系统在社会各行各业普遍应用,非常有利于机械电气设备的有效控制,推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电气工程企业需要重视信息化技术在机械设备管理中的应用,提高其重视度,并增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以确保机械设备在高效的自动化管理下更好发挥作用,这对于设备故障的分析、预测、解决等有着很大的帮助性,可提前规避设备大规模故障造成的损失。从长远来说,更有助于推动机械领域朝着环保、健康方向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艳军 . 机械电气设备维修中的故障诊断和解决措施 [J]. 中国设备工程 ,2023(18):172-175.
[2] 王小力 , 王国路 . 关于机械自动化设备管理维修中故障诊断和改造 [J].中国金属通报 ,2022(01):46-48.
[3] 楚五斌 . 基于智能化和信息化发展的机械自动化应用研究 [J]. 中国高新科技 ,2022(14):9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