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时代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创新路径研究

作者

朱杰

中盐安徽红四方股份有限公司 231600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持续优化与国有企业功能定位的不断重塑,党的建设在企业治理体系中的地位愈加凸显。国有企业不仅是国家重要的经济支柱,更是实现国家战略和社会稳定的重要载体。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内涵逐步扩展,涵盖了政治引领、制度规范、组织保障、文化培育等多个维度。但现实中,部分企业党建工作仍存在目标模糊、内容空泛、执行形式化的问题,难以适应新时期发展要求。推进党建工作的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已成为当务之急。党建不仅是企业凝聚力与战斗力的源泉,更是推动改革创新、实现战略目标的核心驱动力。

1 创新驱动下的党建机制重塑

1.1 明确党建战略定位,强化顶层制度设计

在新时代的战略引领下,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不再是附属模块,而是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力量。要实现党建工作的系统提升,必须在战略层面明晰其功能定位,将党建融入企业总体发展战略中,形成上下贯通、目标一致的工作体系。要构建以政治建设为统领的党建制度框架,强化制度的刚性约束力和执行力,通过顶层设计明确权责边界和流程规范,推动党建工作与企业管理的深度融合。制度设计应涵盖组织建设、干部选育、责任考核等关键环节,并与业务体系联动形成闭环运行机制。

1.2 完善组织体系结构,优化党建资源配置

在构建高效治理体系的进程中,优化党建组织架构是提升工作效能的重要基础。需按照企业管理实际,对现有党组织架构进行系统梳理与科学调整,增强横向协同与纵向联动能力,提升组织体系的运行效能。应在企业总部、基层单位及关键业务部门实现党组织全覆盖,推动支部建在项目上、建在班组里,实现党的组织力量向基层末端延伸。同时,要优化资源配置机制,确保党建工作拥有充足的人力、物力与经费保障,提升组织运行的稳定性与专业性。

2 数字化时代的党建工作方式转型

2.1 利用信息技术平台,提升工作协同效率

随着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传统的党建工作方式面临效率瓶颈和传播障碍,信息化平台的引入为党建工作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要建设统一规范的党建信息系统,实现组织架构、党员信息、活动管理、学习培训等内容的集中管理与动态更新。通过平台化操作,提升党组织运行的实时性与协同性,打破信息壁垒,增强多级组织间的互动联动能力。构建党建数据中台,将党员行为数据、培训数据、工作绩效数据进行系统归集与分析,为党建决策提供可量化支撑。

2.2 创新党员教育方式,增强思想引领实效

思想教育是党建工作的根本任务,在新时代背景下必须结合党员个体差异和岗位需求,创新教育形式与内容,实现因材施教、精准引导。通过数字化学习平台,推行分层分类培训机制,为党员提供涵盖党章党规、理论时政、业务知识等多维度的课程体系,提升学习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可引入互动化、模块化、情境化教学设计,增强学习的参与度与沉浸感,使理论学习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结合企业实际,可设立“岗位党课”“书记讲堂”等主题教育模块,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日常工作情境,推动理论知识转化为工作理念和行为准则,提升党员政治素养与业务能力的协同发展水平。

2.3 拓展宣传阵地建设,构建多元传播体系

宣传阵地是党建工作开展的前沿窗口,影响着企业的政治氛围与舆论导向。在新时代传播格局下,需构建线上线下协同、内容形式多样的宣传体系,提升党建文化的传播力与感染力。可依托企业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数字屏媒等平台,定期发布党建动态、典型事迹与先进经验,强化主流价值的渗透力。在物理空间中,打造具有企业特色的党建文化展区、党员活动室和红色教育长廊,为党员学习和思想交流提供平台。通过融入视频、图文、短剧等形式,提高传播内容的可视性与亲和力,拓展青年党员的接受半径。建立党建宣传内容审核机制,确保传播内容导向正确、形式规范,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党员的归属感、责任感与使命感。

3 构建党建与企业治理深度融合机制

3.1 融合战略管理体系,增强决策引导能力

党建工作要真正嵌入企业治理体系,必须融入战略管理全过程。企业党委应积极参与战略规划、重大事项审议与执行监督,推动党建目标与发展目标同频共振。在战略制定阶段,要将政治方向、社会责任、廉洁风险等内容纳入考量范围,提升战略制定的全面性与前瞻性。在执行层面,党组织应通过议事协调机制参与战略任务分解与资源配置,保障决策部署的落地实施。建立“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工作机制,形成自上而下的决策传导与反馈闭环。通过优化党委与董事会、经理层的职能分工,实现治理主体间的有机协同,在战略执行中发挥党建工作的政治优势与组织优势,提升企业战略管理的科学性与执行力。

3.2 推动企业文化重塑,强化党建价值引领

企业文化是凝聚人心、塑造行为的重要载体,也是党建工作价值引领的主阵地。要以党建引领企业文化建设,将党的政治信仰、价值理念与企业经营理念深度融合,形成具有鲜明红色基因和行业特色的文化体系。推动“党组织核心引领、全员共建共享”的文化建设格局,将党建元素融入企业愿景、行为规范、管理制度等各个方面,使党建工作在文化层面实现可感知、可传播、可传承。打造以党员为核心的文化传播队伍,强化党组织在职工思想认同、道德约束和行为规范上的影响力。通过文化活动、主题教育、精神标识等方式,提升企业文化的感染力和凝聚力,为企业发展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与价值导向。

3.3 协同干部人事管理,实现党建引领选人用人

干部队伍是国有企业治理能力建设的关键力量,党建工作在干部选拔、管理与监督中发挥着核心导向作用。应建立党管干部的组织体系,将党委在干部任免、考核、交流、培训等方面的主导权落到实处,确保选人用人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取向。在干部培养中注重政治素质与业务能力并重,构建涵盖理论学习、实践锻炼与职业晋升的立体化成长路径。建立干部动态管理机制,通过岗位轮换、绩效评价、民主测评等方式强化干部的履职能力与责任意识。完善干部监督机制,形成事前审核、事中评估、事后问责的闭环体系,推动形成能上能下、优胜劣汰的用人环境,保障干部队伍的纯洁性、先进性与战斗力。

结语

国有企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重要支柱,其党建工作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政治属性与发展成效。在新时代背景下,面对改革发展深水区和治理体系转型的双重挑战,必须以系统化思维推动党建工作实现全链条、全流程、全要素的创新。通过加强顶层设计、优化组织机制、拓展数字路径、融入企业治理等方式,构建政治坚定、组织有力、运行高效的党建工作体系,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引领力。未来,国有企业需持续深化党建与经营管理融合发展的能力,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为推进现代化企业建设和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提供坚实支撑。

参考文献

[1]刘浩然,赵凌云.新时代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质量提升路径探析[J].党建研究 ,2023,39(4):52-58.

[2]陈思远,马晓斌.国有企业党建引领企业文化建设的机制创新[J].企业经济论坛 ,2024(6):34-37.

[3] 邱志伟 , 梁雨桐 . 数字化背景下国企党建信息平台建设探讨 [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4,27(11):7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