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非翻瓣微创手术实施在牙齿种植患者中治疗的临床效果
李志新
上海市普陀区眼病牙病防治所 200060
引言
由于有更多的患者对修复材料的需求,以及对美观的需求,口内植入物已被妥善处理。随着口腔内植物学的不断进步,我们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无翻瓣式无翻瓣法,并通过改良的小切口,对各个步骤进行了优化,使对牙槽骨的损伤最小,对牙自身的损害也最小,从而缩短了种植期,同时也能防止对软组织的损伤,从而促进患者在手术后的快速恢复。在实施微创不翻瓣的过程中,必须先确定患者的病情,再制订相应的治疗计划,确保患者和牙龈以及相邻牙齿、牙槽的相互配合。已有研究显示,利用无翻瓣的小切口进行种植体修复较常规翻瓣方法具有更高的成功率,同时可减少患者疼痛,减少种植体骨吸收。在人体内,牙槽骨是一种特殊的骨头,因其吸收了来自牙龈的养分,造成了牙槽骨的增殖和收缩,出现了软组织暴露,细菌侵入等情况。所以,患者容易发生牙周病,通过不翻瓣的方法,可以降低患者的牙槽骨骨吸收,预防患者的手术并发症,确保患者的长期效果。本文选择我院 2024 年 2 月至 2025 年2 月 40 例牙齿种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非翻瓣微创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 2024 年 2 月至 2025 年 2 月40 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20 例。观察组牙齿种植患者男 12 例,女 8 例,年龄在 19~66 岁之间,平均年龄( 47.72±7.25 )岁。对照组牙齿种植患者男11 例,女 9 例,年龄在 18~64 岁之间,平均年龄( 46.32±7.43 )岁。两组患者各项资料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 p>0.05 )。
纳入标准: ① 患者在临床上满足牙齿缺失的表现,修复体的骨质达到了种植体的需要; ③ 具备一定的认识功能,能够积极地进行临床干预。
排除标准: ① 合并有心血管、脑血管病; ② 智力上存在某种程度的缺陷,不能与医生进行有效的合作; ③ 哺乳和怀孕的女性; ④ 伴有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所有病例均采用常规翻瓣种植技术。局部麻醉,在缺失牙齿上切开粘骨膜,打开厚瓣,依次进行钻孔准备,然后用常规的方式置入植体。闭合伤口,关闭伤口,手术后按常规处理。
观察组采取非翻瓣微创手术治疗。局部麻醉下,用导向板确定口腔内的植入部位,放置修补用的基座,并开始做暂时的预备。然后确定种植位置,做切开的手术,也就是用环形的切齿刀做环形的切口。清除环形齿龈,剥离所有的粘骨膜,暴露齿槽骨嵴,修复齿槽骨嵴,采用球钻法进行定位,在前锋孔内进行逐层打孔,形成小窝,对其进行全面的清洁,清除骨屑。在详细的检查确定没有出现骨缺损之后,在距离牙槽嵴边缘 1mm 左右的地方进行种植手术,完成后进行闭合盖闭合。手术结束后可以口服氯己定溶液( 0.2% )和抗生素。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疗效。根据种植体的成功率、不良反应率。植入时间。肿胀时间。术后疼痛等指标均有明显改善。种植成功评估依据是:在治疗之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都得到了明显的缓解或者是完全的消失,X 光显示没有明显的骨质吸收情况,并且对于患牙周围的牙齿也没有任何的副作用,并且口腔的功能也恢复了正常。如果上述各项参数都没有提高,则视为治疗无效。同时对患者的牙龈炎,种植牙松动,出血,感染,牙周不适进行
统计。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 SPSS25.0 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其中,计量资料(
)表示,采取 t 检验,计数资料(n, % )表示, x2 检验, ρ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牙齿功能比较
观察组咀嚼功能、固位功能、语言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P<0.05 ),见表 1。
表 1 两组牙齿功能比较(
,分)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 ),见表 2。
表 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 )]

3 讨论
当前,国内的牙科修补技术有了较大的进展,在口腔外科,种植体的使用越来越多,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虽然常规的牙体修补方法在某些方面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但其缺点也逐步显现出来,如需要漫长的疗程,患者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导致拔除失败,从而妨碍了临床的成功进行。目前,翻瓣法已被广泛接受并得到广泛使用。传统的翻瓣方法是在切断龈缘的基础上,再将其分离,这样很可能损伤到周围的牙齿和神经。如果采用了微创不翻瓣的方法,通过将粘骨膜的分离过程去掉,可以将伤害降到最低,可以有效预防切口疤痕的问题,还可以防止对牙龈、黏膜、种植体周的骨吸收造成的伤害,从而减少副作用,提高了临床的安全。这种方式可以更好地维护牙龈的外形,促进口腔的正常生长。此外,该方法采用钻孔方式进行软组织切口,选择合适的种植体,先在牙槽嵴上进行钻孔,然后再置入种植体,这样既能提高切口的光滑度,又能保证外观的美观,还能保存种植区域的骨质,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节省时间,具有很多优点。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咀嚼功能、固位功能、语言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P<0.05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ρP<0.05 )。与传统的翻瓣法比较,非翻瓣法具有更明显的临床效果,能有效地增加植牙的成功率和患者的满意度。而且其安全性高,对患者的恢复也有好处。
参考文献
[1]张野,易明坤.不翻瓣微创法对口腔种植手术效果和牙槽嵴顶骨吸收的影响[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20(01)
[2]张捷.微创不翻瓣技术在口腔种植手术中的短期临床应用效果分析[J].婚育与健康.202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