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高中政治大单元教学的深度情境创设与价值引领策略研究

作者

黄桂梅

福建省福州市福清元洪高级中学 350300

引言

在教育改革持续推进的背景下,高中政治课程教学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新课标着重强调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大单元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打破传统单课时教学的局限,从整体视角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与重构,成为实现核心素养培育目标的重要手段。而深度情境创设与价值引领作为大单元教学的核心要素,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知识内化,塑造正确价值观,对提升高中政治教学质量意义重大。

一、高中政治大单元教学概述

1. 大单元教学的内涵

大单元教学并非简单的课时拼凑,而是依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以及学生认知水平,围绕特定主题或大概念,对教学内容进行系统整合与结构化重组,构建逻辑严密、层次分明的教学单元。以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例,可将其视为一个大单元,整合原始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演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等内容,帮助学生全面、深入地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脉络。这种整合不仅关注知识的纵向联系,还注重知识与现实生活、社会发展的横向关联,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和认知框架。

2. 大单元教学对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学科核心素养涵盖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1]。大单元教学为核心素养的落实提供了有效载体。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宏观整合,学生能够从更高维度理解政治理论,增强对国家政治制度、发展道路的认同感;大单元教学中设置的探究活动、案例分析等环节,能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分析问题,提升科学精神素养;在法律相关单元教学中,借助创设实际法律情境,让学生参与讨论与问题解决,有助于培养法治意识;而组织模拟政治活动、社会调研等实践活动,则为公共参与素养的培养创造了条件。大单元教学以主题为引领,将核心素养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使学生在知识学习与能力提升的同时,实现价值观的塑造和精神境界的升华。

二、高中政治大单元教学的深度情境创设与价值引领融合策略

1. 深度情境创设与价值引领融合策略

大单元教学的深度情境创设与价值引领融合,需以理论为基,以教材为纲,以案例为介。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出发,学习是学生在情境中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在必修二《经济与社会》大单元教学中,以“我国经济制度与社会发展”为核心,将“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内容整合。在“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教学时,教师引入当地新能源产业园区的发展案例,展示园区内国有大型能源企业与民营创新型企业的协作模式、生产数据及创新成果。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调研,采访园区企业员工,了解不同所有制企业在园区发展中的角色。课堂上,教师提问:“国有与民营企业如何通过优势互补推动园区经济发展?这体现了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怎样的优越性?”引导学生在分析案例中主动构建对经济制度的认知,同时展示企业在助力“双碳”目标、推动绿色发展中的贡献,将政治认同的价值引领融入其中,让学生深刻认识我国经济制度对社会发展的保障作用。

递进式情境链的创设贴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在必修三《政治与法治》大单元教学“我国政治制度与法治建设”中,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内容串联。从社区居民议事会解决邻里纠纷的情境出发,引导学生理解基层民主的实践;再到模拟政协会议,让学生围绕地方经济发展议题撰写提案,体会协商民主的价值;最后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立法过程为情境,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深入探究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运行机制。每个情境层层递进,教师在不同环节设置问题:“基层议事会如何保障居民权益?”“政协提案对政策制定有何作用?”“人大立法如何体现人民意志?”在情境推进中,学生逐步构建对我国政治制度体系的认知,教师适时传递我国政治制度的民主性、科学性等价值理念,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与法治意识。

2. 结合实践活动强化融合效果

实践活动是深化大单元教学中情境创设与价值引领融合的关键环节。在学习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教师组织“家乡发展变迁”主题调研实践活动。学生分组选取家乡的经济、文化、社会等不同领域,通过查阅资料、走访居民、实地考察等方式,收集改革开放以来家乡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变化资料。在调研过程中,学生运用所学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分析家乡发展背后的制度优势与政策支持。调研结束后,学生制作图文并茂的调研报告,并在班级进行展示分享。通过实践,学生不仅加深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理解,更真切感受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力量,强化了对国家发展道路的政治认同,将课堂中的价值引领转化为对家乡、对国家发展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在讲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综合探究“践行社会责任 促进社会进步”中的“劳动教育与职业规划”拓展环节,教师联合当地企业开展“职业体验日”活动。学生走进工厂车间、商业企业等企业,亲身参与生产、销售、管理等工作环节。在职业体验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知识劳动价值、就业创业等知识,通过大单元教学,让学生思考不同职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以及个人职业选择与社会需求的关系。如在制造业企业,学生了解到一线工人的辛勤劳动对产品生产的重要性,认识到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在科技企业,学生感受到创新型人才对产业升级的推动作用,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活动后,学生撰写职业体验报告,分享自己对劳动意义、职业规划的新认识。这种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真实场景中践行经济知识,将教材中关于劳动光荣、职业平等的价值引领内化为自身的职业观念与人生追求,实现知识学习、能力培养与价值塑造的有机统一。

三、结语

高中政治大单元教学中深度情境创设与价值引领的融合策略,是落实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通过多样化的情境创设方式,结合实践活动,将价值引领贯穿教学全过程,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知识理解与能力提升,塑造正确价值观。在未来教学实践中,教师应不断探索创新,优化大单元教学策略,为培养具有高度政治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人才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 王锦飞,李晓东 . 大概念统摄下高中思想政治大单元教学设计的逻辑理路与实践进路 [J]. 课程·教材·教法,2023,43(02):96-102.

作者简介:黄桂梅,女,汉族,一级教师,大学本科,研究方向:中学政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