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方法的培养
许小艳
襄阳市第 36 中学 441000
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深入,高中化学教育不再局限 理论知识的灌输层面,更多的是学生根据已学的知识自主分析和探究知识在不同情境下的应用。 传授着,还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者,学生思维培养和素养能力培养的引导者。本文 9 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第二课时《氯气的实验室制法》为例,浅谈高中一线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如何贯穿和落实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培养。
1. 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内涵和重要性
1.1 自主探究学习的内涵
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 , 学生通过独立地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 , 即主动地自觉自愿地学习 , 而不是被动地或不情愿地学习。因此,“自主性”是学习的本质属性。探究式教学又称“做”。是指学生在学习概念和原理时,教师只是给他们一些事例和问题, 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观察、实验、思考、讨论、听讲等途径去主动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
1.2 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重要性
自主探究式学习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 , 增强学习活动的主动性、灵活性和独立性。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 激发学习动机 , 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探究性学习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有利于学生自主地学习个性发展所需要的知识,使人类群体的智力资源有效转化为个体智力资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健康的社会情感,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这些品质都是终身学习社会所必需的。[1]
2. 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培养的教学环节
2.1 课程标准要求
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实验室制氯气的装置选择和流程设计,让学生掌握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流程。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对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以及总结概括能力。同时也让学生认识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2.2 教学背景分析
2.2.1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 2019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虽然教材上介绍氯气的实验室制备装置图,但比较简易,没有涉及气体净化和尾气处理,但是习题以及高考题中经常涉及考点。在该节教材的方法导引里,详细的介绍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设计方法。为了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和思维方式,我设计学生通过本节课的自主探究学习总结研究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设计方法。体会科学研究的艰辛历程,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2.2 学生情况分析
(1)学生已经学习了氯气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这就为本节课氯气的收集和尾气的处理打下了基础
(2)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的制备,对气体的制备装置有一定的了解,这些都有助于学生对氯气的制取进行自主探究。
2.2.3 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
本节课主要采取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的主导地位,让学生能完全展示和发挥自己的能力,学生在不断的讨论、聆听和发问中完善自己的设计思路。
2.3 教学目标设计
(1)通过对氯气制备过程的探究,让学生领悟实验室制备气体的原则方法。
(2)在进行实验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质疑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和数字化实验的能力,以及用科学的研究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氯气制备过程的自主探究,培养学生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能力。
2.4 教学过程设计

2.5 教学设计特色说明及反思
[2] 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
本节课主要是采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方式进行,把课堂真正的还给学生,教师只是起到引导的作用。本节课通过实验室制氯气的实验装置的设计让学生分组讨论实验装置设计图,然后通过学生之间不断的质疑和修改,完善学生的设计方法和思路,再通过数字化实验让学生动手实际操作。然后通过练习设计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图,反复巩固和加深学生对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实验装置的设置流程。最后让学生自己总结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实验装置设计思路。并让学生分享本节课的收获和感想。
本节课用数字化实验代替真实的实验,既可以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实验操作的方法和实验现象,又可以避免氯气有毒以及实验过程中因操作不当引起的一些无法预料的危险。如果学生直接做实验有可能会有安全问题,所以用数字化实验代替了真是的实验,对本节课的教学式非常适用的。
由于学生第一次接触虚拟实验装置所以在操作的时候有些胆怯,放不开,还会出现一些小错误。但这些并没有打消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冯忠良等著. 教育心理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