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一体化纤维桩核冠修复疗法在年轻恒牙根管治疗后的研究

作者

罗本卓 胡天佑通讯作者

瑞丽市人民医院口腔科 云南瑞丽 678600

对于青少年群体而言,其在开展运动以及户外活动的过程中,会存在较大的几率出现不同类型的意外事件,促使牙齿外伤的发生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针对此类情况,需及时落实针对性的处理,以避免患者咬合功能受到明显的影响。就年轻恒牙而言,其具有髓角高,根管粗大以及根管壁厚度低的特点,在受到剧烈的外力作用之后,会存在更大的几率出现牙髓暴露的情况,使得修复工作的难度出现不同程度的提升,且受伤后修复方式的选取在很大程度上会对整体修复效果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1]。其中及时予以患者根管治疗可针对患者牙髓腔内的病变组织进行清理,最大程度的降低其出现感染等不良事件的几率,同时能够进一步保障牙根的正常发育,确保根尖孔的缩小或闭锁。多数情况下,在予以患者针对性的根管治疗之后,需及时落实牙冠修复措施,以确保患者牙齿结构可恢复正常,改善其口腔功能状态。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升,完成牙冠修复的途径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其中复合树脂修复、全冠修复以及一体化纤维桩核冠修复等均属于较为常见的修复模式,例如:针对患牙存在缝隙或是蛀洞等异常情况的患者,通过予以其复合树脂修复,对于提升整体干预效果具有积极的意义,不仅能够显著提升粘接的效果,同时对于改善整体抗折强度更具优势。但是通过长期的实际应用发现,此类修复模式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即针对存在大面积缺损或是邻颌面缺损等类型患者的修复,会存在一定的几率出现脱落或是折断等不良事件,促使整体修复效果受到明显的影响[2-3]。针对此类局限性,一体化纤维桩核冠修复受到了多方面的重视,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可结合患者实际状态,落实整体的涉及,以确保修复效果的提升,同时此类干预模式具有操作便捷以及重复性优良的特点[4]。本文将探析一体化纤维桩核冠修复疗法在年轻恒牙根管治疗后的效果,如下所示。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23 年6 月至 2025 年 1 月期间,院内180 例接受根管治疗的青少年牙冠折患者病历资料,其中 2023 年 6 月至 2024 年 3 月的 90 例患者为对照组。2024 年 4 月至 2025 年 1 月的 90 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中:男55 例,女35 例,平均年龄(12.79±1.77)岁,观察组中:男57 例,女33 例,平均年龄(13.02±1.80)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 P>0.05c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方法

接受复合树脂修复疗法,参照模型开展修复治疗,应用复合树脂,以分层粘接的模式进行填补,促使患者牙齿缺损部位充盈,落实打磨及抛光操作,进一步调整患者咬合高度,最大程度的改善其功能状态及外部美观状态。

1.2.2 观察组方法

接受一体化纤维桩核冠修复疗法,检查根管填充的有效性,存在异常及时处理,确保根管治疗达到预期的效果,应用三维扫描仪针对桩印模进行扫描,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技术,针对桩核进行制作,并结合佩戴效果进行针对性的调整,确认无误后,予以患者全冠修复。选取患者基牙根管、牙体组织等部位,落实针对性的消毒措施,针对原有全冠复位至基牙之上,通过树脂应用粘黏操作,并加以固化,检查固化效果,及时清理牙体周边溢出的树脂,再次检查患者全冠的状态,发现异常及时调整。

1.3 观察指标

1.3.1 牙体抗折强度

应用电子万能试验机进行测定。

1.3.2 牙体修复效果

参照《实用口腔科学》[4]进行评定,A:牙齿弹性及生理活动适应性优良,牙体与冠边缘密合优良。B:弹性及生理活动适应性一般,牙体与冠边缘基本密合。C:齿弹性及生理活动适应性差,牙体与冠边缘密合差。修复效果=(A+B)/总例数。

1.3.3 折裂形式

包括冠折裂以及冠折裂合并桩核分离。

1.3.4 生活质量

采用生活质量调查量表(SF-36)评定,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22.0 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 t 检验,并以( )表示,率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并以率 (%) )表示, P<0.05 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数据均符合正态分布。

2.结果

2.1 两组牙体抗折强度

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P<0.05 ,见表 1:

2.2 两组牙体修复效果

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P<0.05 ,见表 2:

表2 两组牙体修复效果[例,(%)]

2.3 两组折裂形式

观察组冠折裂以及冠折裂合并桩核分离低于对照组, P<0.05 ,见表3:

表1 两组牙体抗折强度

表 3 两组折裂形式[例,(%)]

2.4 两组生活质量干预前两组对比, P>0.05 ,干预后观察组SF-36 评分高于对照组, P<0.05 ,见表 4:表4 两组生活质量

3.讨论

年轻恒牙龋坏累及牙髓可进一步加大牙髓感染以及根尖周病变的发生率,针对此类情况,需及时落实针对性的根管治疗,以最大程度的改善患者功能状态及外部美观程度。患者在接受根管治疗之后,需落实过渡性修复,在此过程中合理的选择修复方式对于提升整体修复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现阶段复合树脂修复具有较高的应用频率,通过分层粘接的模式针对缺损的牙齿进行修补,此类模式具有操作便捷,修复时间短等方面的优势,但是其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复合树脂材料在耐磨性以及稳定性方面表现欠佳,修复后完成之后,并非“一劳永逸”而是需要患者定期接受检查,发现异常及时对其进行更换。除上述之外,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之中,如果患者牙冠缺损的面积过大,同样不可避免的会对整体的修复质量产生明显的影响,促使最终的干预效果明显降低,而一体化纤维桩核冠修复则属于一体化设计,具有优良的密合性以及抗疲劳能力,且在耐腐蚀性以及耐磨性方面的表现突出,对于提升整体修复效果具有积极的意义[6-7]。

此次研究发现,观察组在整体修复效果以及生活质量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与陈志宇[8]等人的研究基本一致。提示该治疗模式可更为显著的提升整体治疗效果。分析其原因认为:一体化纤维桩核冠修复能够以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技术为途径,结合患者实际状态完成桩核的制作,促使所得桩核能够更好的与患者基牙根管进行有效的结合,避免出现高度或宽度异常等不事件,促使修复后患者全冠组织形态更加接近正常的结构。而纤维桩所用材料为非金属材料,在生物相容性方面的表现突出,在保障修复效果的同时可进一步提升患者的舒适程度,除上述之外,纤维牙桩在弹性方面的表现更加突出,得益于该方面的优势,患者在接受干预之后,可确保其能够在更短的时间之内逐步适应牙齿的活动,对于改善患者咀嚼能力具有积极的意义,同时可避免应力集中于同一部位,降低了牙体组织受损的几率,确保患者整体修复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可持续提升[9]。在牙体抗折程度方面,观察组同样具有明显的优势。分析其原因认为:过去在落实修复的过程中,预成桩主要通过树脂核以改善缺损牙体的形成,需要桩与树脂进行结合,预成纤维状对于年轻前磨牙粗大扁根管形成难以进行完整的匹配,可出现应力分布不均的情况,促使两者之间出现较为明显的间隙,针对此类情况,需进一步应用粘接剂进行填充,使其整体强度受到较为明显的影响,加大牙颈部出现折裂的几率[10]。而一体化纤维桩核则是以根管形态以及冠方核形态为基础,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技术进行制作,规避了传统修复方式所存在的不足,确保根管内的应力分布更为均匀,此类纤维桩能够更好的与预备根管进行结合,保障密合性,以确保其强度状态[11]。最后在折裂形式方面,观察组同样更具优势,分析其原因认为:纤维状自身具有优良的弯曲强度以及拉伸强度,可更好的抵御外力作用,采用桩核同质一体的模式,可进一步提升抗折强度,保障修复体的稳固性,同时弹性模量与患者牙体组织更为接近,对于保护患者牙体组织,降低冠折裂以及冠折裂合并桩核分离的发生率具有积极的意义[12-13]。

综上所述,一体化纤维桩核冠修复疗法可显著改善患者牙体抗折强度及牙体修复效果,同时可最大程度的降低冠折裂以及桩核分离等不良情况的发生率,确保整体治疗效果的提升,值得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郑佳佳,杨雪,温泉,等. 生物活性陶瓷iRoot BP Plus?在儿童年轻恒前牙复杂冠折牙髓切断术中的应用[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24,56(01):179-184.

[2]高兰敏,孟樱.玻璃纤维桩联合复合树脂修复老年前牙冠折的应用价值[J].中国社区医师,2022,38(14):28-30.

[3]王汝卉.计算机辅助制作高嵌体修复磨牙根管治疗后牙冠大面积缺损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3,29(13):156-158.

[4]陈雅云,程前煌,杨秀娟,等. 数字化辅助一体化纤维桩核及树脂基陶瓷冠修复冠折年轻恒牙 1 例[J].口腔医学研究,2024,40(03):269-271.

[5]张震康,俞光岩.实用口腔科学-第3 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6]周永辉. CAD/CAM 一体化纤维桩核与全瓷冠修复上颌前牙漏斗状残根的临床效果[J].河南医学研究,2018,27(11):1971-1973.

[7]齐鲁,王星,吴佩玲. 无箍效应时不同黏结材料对扁圆形根管旁路充填后采用CAD/CAM一体化纤维桩核修复的黏结效果[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8,22(14):2162-2167.

[8]陈志宇,李雅,李绍萍,等.一体化纤维桩核结合原全冠修复折断前牙的3 年临床观察[J].北京口腔医学,2022,30(03):195-198.

[9]徐宇琛,尹路. 数字化导板引导下拆除纤维桩并一体化纤维桩核修复 1 例[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24,42(04):538-542.

[10]吴娜,范新昊,朱向宇,等. 玻璃纤维桩联合全瓷冠对前牙残根残冠修复的美学效果及患者咀嚼功能的影响[J].中国美容医学,2025,34(07):178-181.

[11]周慧娟. 光固化树脂核与3M 纤维桩全冠修复牙缺损的效果及预后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5,19(17):53-56.

[12]林夏莲,徐炜,杨新. 玻璃纤维桩结合全瓷冠修复对前牙大面积缺损患者牙周状况及龈沟液炎性因子的影响[J].现代养生,2025,25(08):578-580.

[13]陈春霞,张亚东,柯研,等. 牙体缺损类型与纤维桩位置对桩核冠修复上颌前磨牙抗折性能的影响[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24,40(06):860-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