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技术赋能视域下信息技术应用于中职美术课堂教学实践

作者

吴旭

福建省武夷山旅游职业中专

引言

在教育数字化转型速度逐步加快的今天,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率越来越高。教学经验丰富的中职美术教师主动打破教学传统,借助信息技术突破时空限制,真正实现技术赋能教育。在融入信息技术后,中职美术课堂教学氛围越来越活跃,教学资源更为丰富及高效。学生能够在智慧课堂中充分发挥聪明才智,认真学习美术理论知识并全程参与应用实践活动,实现融会贯通和举一反三,出色完成美术学习任务,形成良好的美术核心素养。

一、技术赋能视域下信息技术应用于中职美术课堂教学实践意义

首先,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信息技术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功能非常强大,教学辅助作用较为明显,有助于丰富学生学习资源并改进学生学习方式。学生可以自主登录在线学习平台,在电子图书馆中获取教材之外的知识,利用互联网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教师不再过多关注主观判断和经验总结,而是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美术知识奥秘。学生接触美术艺术作品以及创作技巧的机会越来越多,对艺术发展动态的把握更加及时和全面,能够保持高涨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其次,有助于拓宽学生学习空间。信息技术打破了教学时空限制,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地学习美术,自主尝试多种学习方法。教师积极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活动,利用多媒体以及虚拟现实技术打造智慧课堂。学生的学习空间更加广阔,学习质量和效率迅速提升。

最后,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信息技术是非常有效的教学辅助工具,教师可以利用这一工具整合优质经典的美术教学素材和案例,直观生动地展示抽象难懂的美术知识,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定制化学习与服务。在信息技术的“加持”下中职美术教学改革进度逐步加快,高效品质课堂开始形成。

二、技术赋能视域下信息技术应用于中职美术课堂教学实践对策

(一)整合优质教学资源,着力打造翻转课堂

在实现技术赋能教育时,教师应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工作,依托信息技术整合优质教育资源,“跳出”课堂和教材,在弥补传统教学模式不足的同时开拓学生视野,丰富课堂教学资源,尝试多元化教学方式,全面激活学生思维,着力打造翻转课堂,确保学生重拾美术学习自信心。其中美术备课尤为关键,教师首先应结合“互联网+”时代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要求,针对性地整合教学资源,依托慕课、超星等资源平台重构翻转课堂,优化设计课堂教学方案,提升整体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水平。比如在讲解“公共空间室内设计手绘效果图”时,教师可以。布置课前预习任务,在线上学习平台发布导学案,鼓励学生登录专业行业论坛,整理经典的室内设计方案,选定自己比较感兴趣的设计方案,结合新课内容思考这一方案的设计思路和创作技法。通过这种形式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教学辅助作用。在正式授课时,教师可以展示学生课前预习成果,组织开展集中讨论活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播放室内设计的装修样板房视频,引导学生结合课堂所学,尝试从意境展现、艺术造型、绘画技法等视角分析室内设计效果。

(二)创设直观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传统教-学-练模式导致中职美术课堂教学氛围低效沉闷,学生存在认知短板,难以实现融会贯通。在实现技术赋能教育时,美术教师应结合学生有限的感知理解能力,借助信息技术设置直观教学情境,刺激学生多重感官,调动学生学习热情。确保学生在直观课堂中认真探索美术知识奥秘,留下深刻的知识印象。比如在讲解“建筑风格的不同表现方式”时,教师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常见的生活化案例,图文并茂地呈现知名建筑,引导学生分析建筑风格和对应的表现方式,思考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表现形式,强化学生对中国传统建筑基本特征的理解,确保学生在感知视频情境和图片情境的过程中领悟中国传统艺术特色及内涵。其次,教师可以以借助多媒体课件直观展示北京故宫传统建筑、徽派居民建筑以及江南园林建筑,讲解三朝五门、前朝后寝、中对称轴以及左祖右社等传统古建筑设计文化内涵,利用多媒体视频拉近学生与学科知识的距离,促使学生身临其境深入感悟我国优秀建筑文化以及传统风俗,逐步提升学生艺术涵养。最后,教师可以“跳出”课堂,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带领学生参观当地的博物馆以及纪念馆,近距离了解传统建筑物,尝试利用信息技术收集传统建筑物知识,逐步弥补思维短板,完善思维架构,从被动接受过渡到主动探究,真正成为美术课堂中的“主角”。

(三)灵活利用微课教学,构建高效智慧课堂

微课是信息技术赋能教育的重要体现,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活力。教师应优化设计微视频,用视频的形式呈现重难点知识,鼓励学生认真观看微视频,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在强化学生知识印象后,教师可以在课堂集中解答学生疑惑,实现以学定教,鼓励学生在课堂中主动交流真实想法。比如在讲解“素描石膏像——大卫学生”时,为了强化学生对石膏像写生的理解,帮助学生掌握人物造型规律及特点,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提前录制素描石膏像《大卫》,利用微视频讲解古希腊雕塑艺术发展史以及艺术特色,动态直观地呈现罗马雕塑艺术以及古希腊神话雕塑艺术的特征,带领学生学习外国雕塑美术知识,实现教师智慧地“教”和学生智慧地“学”。

结语

综上所述,在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着力打造高效品质课堂时,信息技术的整合应用非常有必要,能够为中职美术课堂教学注入生机及活力。美术教师应结合技术赋能教育的发展趋势,利用信息技术整合优质教育资源,着力打造直观教学情境,灵活利用微课教学,将信息技术贯穿于美术教学的始终,拉近学生与美术知识的距离,促使学生顺利进入学习状态,认真跟上课堂节奏,透彻理解美术知识并掌握学习技巧,从感知美、理解美过渡到创造美。

参考文献

[1]贺娜.信息技术在中职美术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探索[J].成才之路, 2024(8):77-80.

[2]郑婷婷.信息技术在中职美术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探索[J].学周刊, 2024(30):44-46.

[3]叶慧妍."互联网+"视域下信息技术应用于中职美术课堂教学方法[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4(8):165-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