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语文课堂合作学习
张春雷
吉林省四平市第二实验小学校 136000
摘要:本文探讨了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语文课堂合作学习的实践策略与效果。通过分析核心素养的内涵与要求,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的特点,文章提出了合作学习的具体实施路径,包括分组策略、任务设计、过程监控及评价反馈等方面。实践表明,合作学习不仅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审美情趣和文化意识等核心素养,还能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本文旨在为小学语文教师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合作学习;教学策略;能力提升
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核心素养已成为衡量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小学语文教学作为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文化传承意识的基础学科,承载着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使命。合作学习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因其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而被广泛应用于各学科的教学中。本文旨在探讨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语文课堂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与效果,以期为小学语文教师提供有益的参考。
核心素养的内涵与要求
核心素养指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培养的对个人发展和社会需求至关重要的品质和能力。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包括语言、思维、审美和文化意识等方面。语言能力是基础,要求学生有效表达和沟通;思维能力是核心,要求发展批判性、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审美情趣和文化意识则要求学生欣赏和理解优秀文学作品,传承中华文化。
合作学习的特点与优势
合作学习是小组为基础的教育活动,强调学生互动与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它鼓励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倡导相互支持和共同进步。学生被鼓励积极参与讨论,探究知识,交流思想和经验。合作学习能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促进思维碰撞,培养创新和团队协作能力。它还增强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让学生意识到个人与团队的紧密联系及在集体中的角色。
一、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语文课堂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
(1)合理分组,明确职责
在进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合理地进行分组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这直接关系到学习效果的优劣。教师需要仔细考虑并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个人能力以及性格特点等因素来科学地分配学生到不同的小组中。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确保每个小组内的成员都具有一定的多样性和互补性,从而使得小组内的成员能够相互学习、相互补充,共同进步。此外,教师还应当明确地为每个小组成员分配具体的职责和任务,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合作学习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积极参与到小组活动中来。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提高学习效率,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责任感。
(2)精心设计学习任务
在进行学习任务的设计时,教师应当紧密围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这一目标,确保所设计的任务既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又能够提供适度的挑战,同时还要富有趣味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需要深入分析教材内容,并结合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创造性地设计出既开放又具有探究性的学习任务。这样的任务能够鼓励学生主动参与,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促进他们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积极的探究,从而有效地提升他们的核心素养。
(3)加强过程监控与指导
在进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需要加强对学生的监控与指导。首先,教师应当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跟上课程的节奏,并且在合作学习的环境中,教师还应该观察学生之间的互动情况,以便及时发现并解决可能出现的任何问题。其次,教师应当在学生遇到困难时,给予必要的帮助和支持,确保学生能够克服学习上的障碍。此外,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培养他们尊重和欣赏不同观点的能力,这对于学生形成开放的心态和促进团队内部的和谐至关重要。通过这样的指导,学生不仅能够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还能够逐步培养出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4)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在教育过程中,评价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在合作学习的环境中。教师需要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这个体系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即他们通过学习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他们在合作中的表现。评价的多元性意味着它应该从多个角度来衡量学生的能力和进步,全面性则要求评价覆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个方面,包括认知、情感和社交技能。发展性评价则强调评价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评定学生的当前水平,更重要的是通过评价来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和进步。这样的评价体系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帮助他们在学术和非学术领域都取得进步,同时提升他们的核心素养,即那些对于个人终身发展至关重要的品质和能力。
二、实践案例与效果分析
(1)实践案例
以某小学语文课堂为例,教师在讲授《静夜思》一课时,采用了合作学习的模式。首先,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5人,并明确每个小组成员的职责和分工。教师强调了每个角色的重要性,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接着,教师设计了富有创意的学习任务:“请各小组结合诗歌内容,创作一幅描绘诗人李白思乡之情的画作,并配以简短的文字说明。”教师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将古诗文中的意境转化为视觉艺术作品。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加强了对学生的监控与指导,不断巡视各小组,及时解答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和合作完成任务。教师还特别强调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相互尊重、倾听他人的意见,并共同解决问题。最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展示和评价,每个小组轮流展示他们的作品,并向全班同学介绍创作的思路和过程。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也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展示结束后,教师和同学们一起评选出最佳作品,并给予奖励,以此激励学生们在未来的合作学习中更加努力。
(2)效果分析
通过本次合作学习活动,学生们不仅深入地理解了诗歌的丰富内涵和深层意义,而且在这一过程中显著提升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审美鉴赏情趣等核心素养。此外,学生们在团队协作方面的能力和社会交往技巧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和加强。在活动的展示和评价环节中,学生们积极参与,勇敢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充分展现了他们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和团队合作的精神风貌。
结论与展望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语文课堂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通过合理分组、精心设计学习任务、加强过程监控与指导和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等策略的实施,可以显著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团队协作能力。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对合作学习的研究与实践,不断探索更加适合小学语文教学的合作学习模式和方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秦晓娟.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探析[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3,(07):70-71.
[2]姜美芳.核心素养培养视域下小学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教学法的运用[J].名师在线,2023,(01):7-9.
[3]陈亮.面向语文核心素养的小学课堂学习共同体构建研究[D].闽南师范大学,2021.DOI:10.27726/d.cnki.gzzsf.2021.000029.
[4]姬建新.核心素养下农村小学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时效性探索[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1年教育教学创新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河南省鹤壁市山城区鹿楼中心小学;,2021:107-108.DOI:10.26914/c.cnkihy.2021.004998.
[5]王洁.小学语文自主合作学习中核心素养培养研究[J].文理导航(下旬),2020,(0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