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与解决措施
高洁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云南昆明 650217
摘要:企业档案管理是企业运营的重要环节,但在实践中仍面临诸多挑战。管理意识有待提高、手段落后、安全保密风险等问题制约着档案管理效率的提升。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加强管理意识、引入现代化管理手段、强化安全保密等对策,旨在推动企业档案管理工作迈上新台阶,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云南省企业应结合自身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档案管理方案,确保档案管理工作科学、规范、高效。
关键词: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突出问题;解决措施
引言:档案是企业宝贵的信息资源,承载着企业发展的历史记忆。高效的档案管理不仅有助于企业总结经验、把握现状,更是推动企业创新发展的助推器。然而,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已难以满足企业发展需求。如何突破档案管理瓶颈,实现管理模式创新,成为摆在众多企业面前的重要课题。审视档案管理现状,把脉存在问题,探索破解之道,对于提升企业档案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一、企业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档案管理意识有待提高
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关乎企业发展的方方面面,是企业运营的重要基础。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一些企业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还有待提高。他们对档案管理在企业长远发展中的战略意义缺乏足够的了解,将其视为一项辅助性工作。这种观念的存在,直接导致了企业在档案管理方面投入的资源不足,配置力度欠缺。档案管理部门往往人员编制有限,专业素质参差不齐,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待进一步激发。在缺乏必要支持和重视的情况下,档案管理工作难以有序开展,管理流程有待理顺,管理质量也需进一步提升。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保管等环节还存在一些漏洞和不足,个别单位甚至出现过档案丢失、损毁等令人担忧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了企业运营的效率,更为企业的科学决策埋下隐患。云南省的一些企业同样面临着档案管理认识有待提高的问题。
(二)档案管理手段落后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企业的运营模式和管理方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档案管理也理应与时俱进,积极引入现代化管理手段,实现管理模式的创新升级。然而,纵观云南省的企业档案管理现状,仍有相当一部分企业沿用着传统的管理方式,未能有效融入信息化时代的发展潮流。一些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仍然以手工抄写、纸质存储为主,这种原始的管理方式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容易产生错漏,给档案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带来隐患。与此同时,专业的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在企业中的应用率并不高。缺乏系统化的管理平台,档案资料难以实现集中存储和高效检索,档案利用的效率和价值难以充分发挥。
(三)档案安全和保密问题突出
档案承载着企业发展的重要信息,是企业的宝贵财富。维护档案的安全性和保密性,是档案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然而,在云南省的一些企业中,档案安全和保密问题却不容乐观。由于管理措施不到位,部分企业的档案资料面临着遗失、损毁的风险。档案存储环境不达标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一些企业的档案库房温湿度控制不当,空间狭小拥挤,这些都为档案的长期保存埋下了隐患。在这样的环境中,档案材料发霉、虫蛀等问题时有发生,档案的完整性难以得到有效保障。与此同时,档案保密工作也存在薄弱环节。部分档案管理人员保密意识淡薄,在档案借阅、调卷过程中,审批把关不严,登记不清,管理流于形式。这为不法分子窃取、泄露档案信息提供了可乘之机。
二、企业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加强档案管理意识,提升管理水平
档案管理水平的提升,根本在于企业上下对档案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只有企业高层领导真正意识到档案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档案管理受重视不足的局面。为此,企业领导应将档案管理纳入企业的整体发展规划,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市场开拓等工作同等对待,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给予充分保障[1]。在资源配置上,要确保档案管理部门的编制与工作需求相匹配,配备必要的硬件设施和管理工具,为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坚实基础。与此同时,档案管理队伍的建设也不容忽视。一支高素质的档案管理团队,是提升管理水平的关键所在。企业要通过多种渠道,加大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培养力度。定期开展业务培训和技能竞赛,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组织观摩学习和经验交流,拓宽档案管理人员的视野,启发工作思路;完善考核激励机制,调动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企业要立足自身实际,借鉴先进经验,制定切合实际、操作性强的管理制度,明确档案收集、整理、保管、利用等各个环节的工作标准和要求,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二)引入现代化档案管理手段,实现信息化管理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档案管理现代化提供了广阔空间。面对档案管理手段落后的问题,企业应当主动作为,积极引入现代化管理技术和手段,全面推进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智能化升级。电子化、数字化档案管理是大势所趋[2]。企业要加大资金投入,建设功能完善、性能稳定的电子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将纷繁复杂的纸质档案转化为规范统一的电子档案,实现档案信息的集中存储和高效管理。通过电子档案管理系统,企业可以根据各类档案的特点和管理需求,科学设置档案分类和检索规则,极大地提高档案查询、调用的便捷性和准确性。同时,电子档案还可以实现跨部门、跨区域的实时共享,打破信息壁垒,提升协同办公效率。当然,电子档案管理系统的建设绝非一蹴而就,企业还需在系统运维、安全保障等方面下足功夫,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和数据安全。对于云南省的企业而言,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成果,是实现档案管理智能化的必由之路。通过搭建基于云平台的档案管理系统,企业可以突破传统模式下单一物理存储的限制,实现档案数据的云存储、云备份、云迁移等功能,提高档案数据管理的灵活性和安全性。
(三)强化档案安全和保密措施,确保档案安全
档案安全和保密是档案管理工作的生命线。企业要从制度、技术、人员等多个维度,全方位加强档案安全保密措施,筑牢档案安全防线。首先,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是保障档案安全的基础。企业要结合自身业务特点和档案管理需求,制定严谨细致的管理制度,明确档案收集、整理、保管、利用等各环节的安全保密要求,特别是要重点加强对涉密档案、重要档案的管控力度,严格审批程序,细化保管措施,确保档案管理全过程处于受控状态。其次,档案存储环境直接关系到档案的安全与完整[3]。企业要按照档案存储的标准要求,配备恰当的库房设施,加强对温湿度、防尘、防火、防盗等要素的控制,定期开展档案的检查和养护,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再者,档案管理人员是档案安全保密的直接责任人,其素质能力和安全意识至关重要。企业要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其政治觉悟和保密意识,严格落实档案查阅审批、利用登记等制度,防止档案泄密事故发生。同时,要定期开展档案安全自查和风险评估,主动识别安全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制定防范预案和应急措施。
结束语
档案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企业上下齐心协力,持之以恒地推进。只有不断强化管理意识,创新管理手段,筑牢安全防线,才能真正实现档案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未来,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档案管理必将迎来更加智能化、便捷化的发展前景。企业应紧跟时代步伐,积极拥抱新技术,不断探索档案管理的新模式、新路径,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档案保障。
参考文献:
[1]狄强军.企业档案管理数字化转型策略分析[J].兰台内外,2025,(06):36-38.
[2]彭凤.企业档案管理中的风险管理[J].陕西档案,2025,(01):49+48.
[3]姜泊彤.信息化背景下企业档案管理探析[J].黑龙江档案,2024,(05):213-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