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扬琴教学的审美追求与技法训练
龙英
安顺学院艺术学院 贵州安顺 561000
扬琴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民族乐器,其独特的音色和丰富的表现力深受人们喜爱,在当代扬琴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追求和精湛的技法,成为教育者和学习者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将从扬琴的艺术表现、意境美与情感共鸣、民族元素与审美融合等方面探讨扬琴教学的审美追求,同时分析技法训练的具体方法,以期为扬琴教学提供全面的视角和深入的剖析。
一、当代扬琴教学的审美追求
(一)扬琴的艺术表现
扬琴作为一种多功能的击弦乐器,其艺术表现丰富多样,能够演奏从细腻柔和到激昂磅礴的多种音乐风格,在扬琴演奏中,演奏者通过琴竹的击弦,不仅传达出乐曲的旋律和节奏,还通过力度、速度的变化,展现出音乐的动态美。扬琴的音色清亮、穿透力强,能够很好地诠释乐曲的情感和意境,使听众在欣赏中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和演奏者的艺术修养。扬琴的艺术表现还体现在对乐曲的深刻理解和创造性演绎上,演奏者需要对乐曲的背景、风格、情感有深入的理解,才能在演奏中准确表达乐曲的内涵,同时,演奏者还需要根据自己的艺术感悟和审美追求,对乐曲进行创造性的演绎,使乐曲在保留原貌的基础上,融入个人的艺术特色,从而达到更高的艺术境界。
(二)扬琴音乐中的意境美与情感共鸣
扬琴音乐中的意境美是审美追求的重要组成部分,意境是音乐作品中蕴含的情感、意象和哲理的综合体现,是演奏者与听众之间情感交流的桥梁,在扬琴演奏中,演奏者通过细腻的演奏技巧和深刻的情感表达,营造出独特的意境,使听众在欣赏中感受到音乐的深远意境和丰富情感。情感共鸣是扬琴音乐审美追求的另一重要方面,扬琴音乐能够触动人心,引起听众的情感共鸣,演奏者通过精湛的演奏技巧,将乐曲中的情感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使听众在欣赏中感受到情感的波动和共鸣,这种情感共鸣不仅增强了音乐的感染力,还使听众在欣赏中获得了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慰藉。
(三)扬琴音乐中的民族元素与审美融合
扬琴作为中国的传统民族乐器,其音乐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族元素,这些民族元素包括传统的音乐旋律、节奏、音色等,以及民族文化的精神内涵和审美观念,在扬琴教学中注重民族元素的传承和发扬,是审美追求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扬琴音乐还需要与现代审美观念相融合,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在保持民族特色的基础上,扬琴音乐可以借鉴现代音乐的创作手法和表现形式,使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创造出具有时代特色的扬琴音乐作品,这种审美融合不仅丰富了扬琴音乐的表现力,还使扬琴音乐在当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二、扬琴教学中技法训练方法
(一)手腕灵活的训练
在扬琴演奏中,手腕的灵活度和松弛状态对于轮音技巧的掌握至关重要,一个紧绷或僵硬的手腕会严重阻碍轮音的流畅表达,因此,在教学的初步阶段,将重点放在帮助学生克服手腕紧张的问题上,以此作为提升演奏技能的基础,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可以采取一种独特且富有创意的训练方法:引入爵士乐鼓手常用的铁鼓槌作为辅助工具,并指导学生亲手制作几个大号沙包作为练习对象。在训练过程中,可以让学生需使用铁鼓槌在沙包上进行双手上下交替的往返击打练习,初期,每次练习时长设定为五分钟,节奏以四分音符为一拍的基础节奏为主,旨在让学生逐渐适应并感受手腕在击打过程中的自然放松状态。随着训练的深入,练习时间逐步延长至十五分钟,乃至二三十分钟,以增强学生的手腕耐力,为了增加练习的趣味性和挑战性,还可以融入附点、切分、三连音等多种节奏型,使训练内容更加丰富多样。
(二)手指灵活及指腕配合的训练
手指的灵活性和指腕的配合是扬琴演奏中不可或缺的技法,手指的灵活性影响到击弦的准确性和清晰度,而指腕的配合则影响到击弦的力度和音色,因此,在扬琴教学中,加强手指灵活性和指腕配合的训练是至关重要的。手指灵活性的训练可以通过手指拉伸操和手指连续性练习来进行,手指拉伸操可以通过轻轻地用一只手拉伸并按压另一只手的每个手指,保持数秒钟,然后逐渐放松,手指连续性练习可以通过连续地按下不同的琴键或进行跳音练习来进行,以提高手指的灵活性和协调性。指腕配合的训练可以通过击弦练习和音色控制练习来进行,击弦练习可以通过不同的击弦方式,如单击、双击、轮击等,训练指腕的配合和击弦的准确性,音色控制练习可以通过控制击弦的力度和速度,训练指腕在不同情况下的配合和音色的变化,这些练习需要反复进行,以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
(三)琴竹高度统一的训练
琴竹的高度统一是扬琴演奏中重要的技法之一,琴竹的高度直接影响到击弦的力度和音色,因此,在扬琴教学中,加强琴竹高度统一的训练是必要的。琴竹高度统一的训练可以通过琴竹的挑选和调整来进行,首先,需要挑选质量上乘、弹性适中的琴竹,以确保击弦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其次,需要对琴竹进行调整,使琴竹的高度保持一致,以确保击弦时力度和音色的统一,在调整琴竹时,可以使用专业的工具进行测量和调整,以确保琴竹的高度精确无误。除了琴竹的挑选和调整外,还需要进行琴竹高度统一的练习,练习时,可以保持手腕和手指的放松状态,通过控制击弦的力度和速度,使琴竹在击弦时保持高度一致,这种练习需要反复进行,以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
(四)击弦点统一的训练
击弦点的统一是扬琴演奏中至关重要的技法之一,击弦点的位置直接影响到击弦的力度、音色和准确性。因此,在扬琴教学中,加强击弦点统一的训练是必要的,击弦点统一的训练可以通过观察和实践来进行,需要观察扬琴琴弦的排列和击弦点的位置,了解击弦点的正确位置和角度,然后,需要进行击弦点的统一练习,练习时,可以保持手腕和手指的放松状态,通过控制击弦的力度和角度,使击弦点保持一致,在练习过程中,可以逐渐提高击弦的速度和难度,以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除了观察和实践外,还可以借助专业的工具进行击弦点统一的训练,例如,可以使用击弦点指示器或标记物来标记击弦点的位置,以便在练习时能够准确地找到击弦点,此外,还可以请教师或同学进行指导和监督,以确保击弦点的准确性和统一性。
结束语:
当代扬琴教学不仅注重技术层面的精进,更强调审美追求与技法训练的深度融合,通过探讨扬琴的艺术表现、意境美与情感共鸣、民族元素与审美融合等方面的审美追求,以及手腕灵活性、手指灵活及指腕配合、琴竹高度统一、击弦点统一等方面的技法训练,们可以为扬琴教学提供全面的视角和深入的剖析,在未来的扬琴教学中,们应继续探索和创新,将审美追求与技法训练相结合,培养出更多具有高超技艺和深厚艺术修养的扬琴演奏者,为扬琴艺术的传承和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崔华琳 . 当代扬琴教学的审美追求与技法训练——评《当代扬琴教学研究》[J]. 中国教育学刊 , 2021, (10): 131.
[2] 罗羽涵 . 浅谈扬琴轮音的审美特征与训练 [J]. 中国文艺家 , 2019, (12):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