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视域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路径
刁万丽
黑龙江省绥化市北林区尚志小学152000
引言
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是当今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向。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辅助教学作为一种新型教育模式,逐渐受到业界的关注。在教育领域,人工智能教育既包括以人工智能为内容的课程教学(AI 教育),也包括以人工智能为工具赋能教育教学过程(教育 AI 应用)。人工智能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如创新思维、团队合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教师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小学阶段是学生阅读需求从基础认知向深度理解转变的关键时期,如何借助人工智能创新阅读教学的方式方法,成为当前小学语文教师思考的重要课题。
1 制定个性化学习教学目标,精准推荐阅读内容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有着不同的阅读起点、兴趣偏好与学习节奏。统一的教学目标与阅读内容,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容易导致部分学生失去学习动力。人工智能凭借其强大的数据处理与分析能力,为实现精准教学提供了可能。教师借助人工智能,能够深入剖析学生的阅读特征与行为,围绕阅读速度、理解深度、阅读习惯等多维度构建学生的阅读画像,进而制定贴合学生实际情况的个性化目标,并依此精准推荐与之适配的阅读内容,使阅读教学更具针对性与有效性,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潜能。
2 巧用AI 推荐系统
AI 推荐系统可以通过分析学生的阅读历史、兴趣偏好、阅读水平等数据,确定学生的需求,为其提供恰当的阅读材料,为高效开展阅读活动提供支持。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入“小 i 阅读”等智能系统,由系统根据学生的行为数据,动态调整推荐策略。例如,为对特定风格、时期古诗词感兴趣的学生推荐相应的诗词集,为对科普类内容感兴趣的学生推荐科普读物。此种个性化的推荐方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增加阅读量、提升阅读质量的前提下,提高阅读的深度和广度。教师可以在 AI 系统自带数据分析功能的协助下,了解学生的阅读难点和瓶颈,据此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若系统提示学生在理解复杂情节、分析人物性格方面存在困难,教师可以增加相关的课堂练习、课后练习或推荐包含类似情节的读物,帮助学生克服难题。另外,此类系统还能够为教师开展跨文本的比较阅读活动提供便利,根据学生的阅读历史和兴趣,推荐主题相似但风格、背景不同的读物,通过对比阅读,使学生对文学作品形式的多样性、内容的丰富性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在拓宽阅读视野的同时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批判思维。如果条件允许,教师可以尝试引入以协同过滤、深度学习为基础的推荐模型和专家知识图谱。其中,推荐模型的作用在于保证推荐的内容契合学生情况,专家知识图谱的作用则确保推荐的阅读材料既符合学生需求,又覆盖教育大纲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点,通过平衡阅读内容的个性化和标准化,在保证教学效率的同时锻炼学生检索信息的能力、批判思维,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需要特别提出一点,虽然将 AI 系统用于阅读活动具有诸多优点,但 AI 无法完全替代教师的教学,因此教师需要严格把控 AI 所推荐内容的质量,保证内容符合学生情况且具有教育价值,同时加大对学生独立思考、自主选择能力的培养力度,避免过度依赖AI,出现舍本逐末的情况。
3 智能互动引导深度阅读
人工智能驱动的智能互动工具,可以通过实时提问、引导思考,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涵。在六年级上册《穷人》的教学中,智能阅读软件在学生阅读课文之前,便以情境化问题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在狂风呼啸的寒夜,桑娜一家仅靠渔夫微薄的收入度日,收留两个孤儿将会给这个家庭带来怎样的生存危机?”在学生阅读桑娜抱回孩子后感到“忐忑不安”时,智能阅读软件提出问题:“这段心理描写如何体现桑娜的复杂性格?”如果学生的回答不够准确,智能阅读软件便会推送托尔斯泰笔下其他人物的矛盾心理描写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分析;若学生的见解独到,智能阅读软件就会邀请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在故事的结尾处,智能阅读软件提出开放性的问题:“面对桑娜一家的选择,如果你是故事中的邻居,会采取什么行动?”通过多维度的互动引导,学生在思辨中深化了对人性与社会现实的理解,提升了批判性思维能力。
4 利用人工智能辅助朗读教学,升华学生情感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有助于学生理解文本内容、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审美能力、促进思维发展。鉴于小学生在朗读时对语音语调把握不准,教师可运用人工智能语音识别技术帮助学生矫正发音并让学生注意语调问题。科大讯飞听见人工智能语音评测系统通过语音识别技术采集学生的朗读声音,并与标准发音数据库进行对比,从而精准定位学生出现的错音、漏音、语调偏差等问题,随后分析错误类型与频率,结合学生个体发音习惯,生成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教师通过科大讯飞人工智能朗读评测系统的语音识别、情感计算和意象关联技术,实现“发音精准化、情感可视化、主题具象化”的教学目标。
结语
总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当中,人工智能的运用为教师提供了教学方式的变革的广阔天地。从因材施教,因人施教的个性化学习教学目标的设定、巧借AI 推荐,让阅读不再止于流于表面;借助智能互动,引领学生进行深度阅读,到利用人工智能进行朗读教学等等措施之下,不仅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阅读兴趣的提高和阅读能力素质的增强,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批判性思维等多方面也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苏媛,张水 . 人工智能(AI)支持下的小学语文分级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41(5):52-55.
[2] 谷屹欣,钱荃 . 生成式人工智能语文教学赋能数字化阅读素养的内在机理与实践探索[J]. 语文建设,2024(12):66-71.
[3] 夏静芳,赖伊玲 . 人工智能辅助教学的可能与路径:以中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为例[J]. 中小学管理,2025(2):3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