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护理提高烧伤患者护理效果观察
王璇
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 山西太原 03000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从 2023 年 1 月到 2024 年 1 月住院的 80 例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两组,各 40 人。实验组中男22 人,女18 人;研究对象为18~65 岁,平均年龄( 38.5±10.2 )岁;在对照组中,男 23 女 17 人;研究对象为 19~64 岁,平均年龄(37.8±9.8)岁;通过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对比,我们没有发现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别( P>0.05 )。
纳入标准:符合烧伤诊断标准;烧伤面积在 10%-50% 之间;意识清楚,能够配合护理和评估;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存在精神疾病或认知功能障碍者;烧伤前存在睡眠障碍、慢性疼痛等疾病者。
1.2 方法
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进行,严密监测病人的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按照医嘱进行创面护理,包括清洁、换药、包扎等;指导患者合理饮食,保证营养摄入;进行基础的健康宣教,告知患者烧伤相关知识、治疗流程及注意事项。
实验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生理舒适护理:在伤口的护理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要轻柔,不要过分的拉扯伤口造成痛苦,在换药之前,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止痛药;要注意的身体位置,要经常帮助翻身,不要长期按压同一个位置,防止压疮的发生;将病室内温度调到 22~25℃,湿度50~60% ,使病室内通风良好,使有一个舒适的疗养环境;帮助做好口腔卫生和皮肤卫生,使其保持清洁和舒适。
心理舒适护理: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进行深度交流,耐心倾听患者诉说,对患者的心理状态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为减轻患者的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应对其进行详尽的讲解,并对其进行详细的介绍;鼓励家人多与相处,给予精神上的支持;根据的兴趣爱好,为提供书籍、杂志、音乐等,以分散的注意力,减少的精神负担。
疼痛舒适护理:根据疼痛积分,采取适当的止痛措施,主要有:用药物止痛,用物理止痛(冷敷、放松疗法等);教导患者以深呼吸、听音乐等方式缓解疼痛;在进行会引起痛苦的外科手术前,一定要事先告知,并且给予一定的心理准备。
社会舒适护理:努力为营造一个安静、整洁的病房环境,使来访者少受干扰,得到充分休息;为家属及医务人员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针对的特殊症状及复健情况,给予适当的社会支持,如多与交流,增加其社会归属。
1.3 观察指标
(1)疼痛程度:采用 VAS (VAS)对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疼痛情况进行评价,0-10 为0-10 为无痛,10 分为剧烈疼痛,分数愈高,疼痛严重程度愈高。
(2)护理满意度:采用自编的护理满意量表,从护理态度、护理技巧、护理成效三个层面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估。其中,“十分满意”者占 100-90 分,“很满意”,70-89 分为“不满意”。结果表明:(十分满意的人数 + 满意的人数)/ 总数乘 100% ,可得到满意的人数。
(3)并发症发生率:对两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出现的感染、压疮和瘢痕增生等并发症进行了统计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软件对资料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t 检验;资料计数以通过率( %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 检定。若 P<0.05 ,则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VAS 评分比较
护理前,比较两组患者的 VAS 评分,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两组患者 VAS 评分均有显著降低,且实验组较对照组显著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VAS 评分对比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 95.0%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详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 5.0%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详见表 3AA
表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3. 讨论
烧伤患者由于创伤的严重性和治疗过程的复杂性,往往面临着生理和心理上的双重痛苦,对护理质量有着较高的要求。常规护理模式虽然能够满足患者的基本护理需求,但在提升患者舒适度、促进康复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经过护理的实验组患者的 VAS 评分明显低于未接受护理的对照组,表明舒适护理能够有效减轻烧伤患者的疼痛程度。这是因为舒适护理从生理、疼痛等多个方面采取了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如创面护理时的轻柔操作、合理使用镇痛药物、调节舒适的病房环境等,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
在护理满意度方面,实验组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说明实施舒适度的护理能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接受程度。舒适护理强调以患者为中心,护理人员通过与患者的积极沟通、提供心理支持、满足患者的个性化需求等,拉近了与患者之间的距离,增强了患者的信任感和满意度。
此外,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舒适护理能够降低烧伤患者并发症的发生风险。舒适护理中的创面护理、体位护理、环境护理等措施,能够有效预防感染、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心理护理和社会护理则能够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和依从性,促进患者的康复,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舒适护理在烧伤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具有显著的优越性,既能减轻患者痛苦,改善睡眠质量,又能增加患者的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推广舒适护理模式,不断优化护理措施,为烧伤患者提供更加优质、舒适的护理服务,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庄玲玲 , 江晓声 , 庄美平 , 等 . 舒适护理模式在重度烧伤使用悬浮床治疗患者的应用 [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3,36(14):2468-2470.
[2] 张玲玲 . 舒适护理在儿童烧伤护理中的应用 [J]. 婚育与健康 ,2023,29(11):127- 129.
[3] 任虹 . 舒适护理配合康复锻炼在手部烧伤整形患者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J]. 贵州医药 ,2022,46(12):2005-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