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大禹文创IP 研究
倪馨雅 王蕊
蚌埠学院 文学与教育学院 安徽蚌埠 233000
一、新文创视角下IP 特征
新文创拓宽了 IP 的边界,它可以是文学、电影、游戏、动漫、短视频等,也可以是一个故事,一个形象以及任何大量用户喜欢的事物。新文创时代下的 IP 更注重叙事和共情,强调互动体验,有其明显的特征性。
新文创 IP 的本质是文化叙事与情感并行。优质IP 通过独特的故事架构与世界观构建,引发用户的情感认同。新时代背景下的 IP 运营需坚持动态创新思维,实现载体价值的延展。
此外在粉丝经济驱动下,新文创 IP 依托艺术与科技赋能,构建深度交互体验。
二、新时代背景下大禹IP 文化研究
近年学术界对大禹文化的研究重心已转向其与文旅的融合。其中,基于大禹文化知识开发的文创产品,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针对大禹 IP 文创研究的相对匮乏,本研究旨在引入新文创思维,着力探索文化内涵挖掘与数字技术赋能双重视角下的大禹IP文创的创新发展路径。
(一)文创和文化
大禹 IP 的精神内核是大禹文创的灵魂。近年来的主要故事挖掘,是从关于大禹及传人在长期治水实践的事迹中提取光辉精神。大禹的故事如“三过家门而不入”折射出公而忘私、忧国忧民的奉献精神;“治水十三年”衍射出艰苦奋斗,坚韧不拔的创业精神。概括而言,其精神核心为:公而忘私、艰苦奋斗、科学创新、民为邦本。大禹精神是其IP文创的内在核心,传递中华民族的智慧。大禹文化与时代特点结合,做出顺应当代人审美的文创外宣产品。让非遗项目融入大众日常生活。设计大禹 IP 形象,具有中国古代神话色彩。将其印在书签,杯子,帆布包等日常生活用品中,作为线上和线下的大禹文化知识竞答的奖品。在淮河边建立大禹快闪店,售卖禹文化相关的贴纸,钥匙扣等等。在各个路演场地设置大禹文化免费盖章打卡点。

图1:禹文化钥匙扣 图 2:路演盖章图案

图3:禹文化系列明信片
(二)文创和数字
在传统文创的基础上,可通过数据调研用户画像,结合大禹 IP 文化内核和大禹精神的价值演进,通过数字化技术和互联网平台,开发大禹文化IP,构建大禹文化 IP 全产业链。如创建大禹相关的影视、动画、游戏作品,建立大禹文化数字虚拟体验馆,使之跨越时空的局限,在不同的地方都可以体验大禹精神所带来的力量。虚拟博物馆APP:将非遗文化数字化,让大众更便利更全面地了解非遗文化。近年来,我国掀起了一波文化热潮,国民们更倾向于选择充满历史底蕴的旅游城市的著名博物馆打卡。但由于种种原因,例如疫情、博物馆预约名额有限等等因素,使得人们对于博物馆有着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态度。而虚拟博物馆APP 会很好的改善这一情况。虚拟线上博物馆的三维展示可以满足参观人员的各种需求,三维展示可以让参观者在虚拟展厅中和文物实现面对面交互,感受历史文物的文化魅力。而我们的虚拟博物馆推出的主要是非遗文化中的夏禹文化,参观者可以亲临现场,感受大禹文化的吸引力,增强文化获得感。
图4:大禹虚拟博物馆app

(三)文创和营销
大禹 IP 文创多重价值的体现离不开传播和营销。在传播过程中感受大禹 IP 文化精神价值,在营销中创造经济价值。互联网为大禹IP 文创的传播和营销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早期可设计大禹 IP 文创产品,同时也可运用社交媒体营销以及体验式营销等方式,如利用抖音、微信、小红书等社交平台展示大禹IP 文创的特色亮点、设计理念、文化内涵等。通过抖音与消费者的直播互动中,增强其亲和力,容易引起共鸣,引发情绪消费。线下营销可以活动、展览的形式展开,注重体验感,让消费者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大禹 IP 文创的独特魅力,加强其认可度,促进传播和销售,扩大IP 影响力。
三、结语
新时代背景下大禹 IP 文创研究需要深挖文化精神内涵,讲好大禹IP 文创故事,解决大禹文创现存在的同质化现象、数字化薄弱、媒体的利用率低这三大问题,探索出一条“文化、数字、营销”联动赋能大禹IP 文创的多维产业融合路径;同时注重大禹 IP 文创产品体验,加强消费者共情,打造多元 IP 价值,为中国地方文化、非遗等文化类等 IP 文创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吴金玥 . 融媒体时代大禹文化创新传播的路径研究 [N]. 中卫日
报 ,2025-05-31(004).2. 马英超 , 谢瑞祥 . 新时代“非遗”文创设计——以广州榄雕为
例 [J]. 艺术大观 ,2024,(19):40-42.3. 刘金祥 . 守正创新是新时代文创产业发展的重要思想方法 [J].
学理论 ,2024,(01):88-89.基金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资助《“禹”时偕行—
禹文化创新发展与文创外宣工作室》(S202411305092).倪馨雅(2004.10),本科生。王蕊,教师,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