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型阅读法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毛润香
环县环城初级中学 甘肃 庆阳 745700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不仅有助于学生积累词汇、熟悉语法结构,更能提升学生获取信息、理解文本以及批判性思维的能力。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主体性和实践性,而任务型阅读法作为一种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方法,通过设计一系列具有明确目标的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主动参与阅读、思考与交流,能够有效弥补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因此,深入研究任务型阅读法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对于提高初中英语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任务型阅读法的内涵及意义
(一)任务型阅读法的内涵
任务型阅读法是将任务型教学理念融入英语阅读教学的一种创新方法,它以“任务”为核心,围绕特定目标设计一系列具有真实性和实践性的阅读活动,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实现对文本的理解、分析与运用,进而提升综合语言能力。从任务设计角度来看,任务型阅读法中的任务具有明确的目标导向。这些目标并非单纯的语言知识学习,而是聚焦于学生综合语言技能的培养以及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例如,任务会要求学生通过阅读一篇英文文章,提取关键信息并完成一份报告;或者让学生阅读后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文章中的情境进行对话交流。这种目标设定使得阅读不再局限于对文字表面的理解,而是深入到对信息的整合、分析与创造性运用层面。任务的真实性也是任务型阅读法的重要特征。这里的真实性体现在任务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模拟了学生在未来生活和工作中可能遇到的真实语言场景[1]。比如,设计一个阅读旅游宣传资料后制定旅游计划的任务,这与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规划旅行时的需求相契合。学生在完成这类任务时,能够感受到语言的实用性和交际性,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阅读学习中。
(二)任务型阅读法的意义
任务型阅读法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语言输入和输出机会。在阅读过程中,学生接触到大量真实的语言材料,积累了词汇、语法和句式等语言知识。而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如进行口头汇报、书面写作等,学生又能够将所学的语言知识运用到实际表达中,实现语言的输出。这种输入与输出的有机结合,有助于学生提高语言的准确性和流利性,增强语言表达的自信心。同时,任务型阅读法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包括听、说、读、写各个方面。例如,在完成一个关于电影评论的阅读任务时,学生可能需要先阅读电影评论文章,然后与小组成员讨论电影的优缺点,接着听取其他小组的意见,最后撰写自己的电影评论。通过这样的任务流程,学生的各项语言技能都得到了锻炼和提升。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方法往往较为枯燥,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而任务型阅读法以其趣味性和挑战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任务具有真实性和实践性,学生能够感受到学习的意义和价值,从而更加主动地参与到阅读学习中。当学生成功完成任务时,会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进一步增强学习的动力和自信心。
二、传统阅读教学方法的局限性分析
(一)缺乏真实语境,语言运用能力提升受限
传统阅读教学侧重于语言知识的传授,脱离了真实的语言语境。教师在讲解阅读文章时,更多地关注词汇和语法的准确讲解,而忽略了文章所承载的文化背景和实际交际场景。学生虽然记住了大量的单词和语法规则,但在实际的语言交流中却无法灵活运用。例如,学生在阅读一篇关于西方节日的文章时,传统教学可能只是让学生记住文章中出现的节日名称和相关词汇,而没有引导学生去了解这些节日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实际庆祝方式。而任务型阅读法强调任务的真实性,通过设计模拟现实生活的任务,如让学生阅读旅游攻略后制定自己的旅游计划,为学生创造了真实的语言运用语境,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二)教学方式单一,阅读兴趣难以维持
传统阅读教学方法通常采用“讲解—练习”的单一模式,例如,在一节阅读课上,教师可能只是让学生阅读文章,然后回答一些固定的问题,最后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整个教学过程缺乏互动和变化,学生很难保持高度的注意力。与之相反,任务型阅读法可以通过课堂热身任务,如游戏、讨论等形式,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中合作任务,如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共同完成任务,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和互动性,有助于维持学生的阅读兴趣[2]。
(三)忽视能力培养,综合素养发展不足
传统阅读教学过于注重语言知识的积累,而忽视了学生阅读能力和综合素养的培养。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更关注学生是否理解了文章的字句意思,是否掌握了文章中的词汇和语法,而忽略了对学生阅读技巧、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例如,学生在阅读一篇文章时,传统教学只是要求学生回答文章中的一些简单问题,而没有引导学生去分析文章的结构、推理作者的意图、评价文章的观点等。这使得学生的阅读能力停留在较低水平,难以应对复杂的阅读任务。任务型阅读法通过设计多样化的阅读任务,如让学生对不同文章的观点进行比较和分析,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发展。
三、任务型阅读法的具体应用策略
(一)课前布置任务,为课堂学习奠定基础
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课前布置的任务类型多样,旨在从不同角度激发学生兴趣,为课堂学习做好铺垫。词汇预习任务是基础且关键的一类,教师可依据教材阅读文本,挑选出核心词汇与易错词汇,要求学生通过查阅词典、使用词汇学习 APP 等方式,了解词汇的发音、词义、词性及常见搭配。例如,在教授《Unit 4 Amazing Plants and Animals》的阅读课文前,布置学生预习如“endangered(濒危的)”“habitat(栖息地)”“conservation(保护)”等词汇,让学生对相关主题词汇有初步认知,降低课堂阅读时的词汇障碍。
为确保课前任务有效落实,教师要建立明确的反馈机制。可以要求学生以书面报告、思维导图或口头汇报的形式呈现任务成果。书面报告适合词汇预习任务,学生可整理词汇的释义、例句及自己的记忆方法;思维导图适用于背景知识了解任务,学生能以直观的图形展示节日的各个方面。教师在课前收集学生任务成果,进行初步批改和评价。在课堂上,选取部分优秀成果进行展示和分享,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同时针对共性问题进行集中讲解和指导。例如,若发现学生在词汇预习中对某些词汇的词性理解有误,教师可在课堂上重点强调,加深学生印象。通过这种反馈机制,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得到认可,同时也及时纠正错误,为课堂学习扫除障碍。
(二)课堂热身任务,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课堂伊始,趣味导入活动能迅速吸引学生注意力,营造积极的阅读氛围。猜谜语活动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式,教师可根据阅读主题设计谜语。如在教授关于“职业”的阅读课文前,给出谜语“I wear a white coat and help sick people. What am I?”,引导学生猜出“doctor(医生)”,自然引出与职业相关的话题,激发学生对阅读文本的兴趣。图片展示也是一种直观的导入方法[3]。教师选取与阅读主题紧密相关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内容,猜测文章可能涉及的信息。例如,展示一张热闹的体育比赛现场图片,用于“体育赛事”主题的阅读导入,学生通过观察图片中运动员的动作、观众的表情等,能对体育比赛的氛围有直观感受,进而产生阅读文本了解更多细节的欲望。
在热身环节,教师可适时渗透一些基本的阅读技巧,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略读技巧的渗透可通过快速浏览文章标题、小标题和首尾段,让学生了解文章的大致主题和结构。例如,教师展示一篇关于“环境保护”的阅读文章,引导学生在 1 - 2 分钟内快速浏览,然后回答“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的问题,训练学生抓住文章关键信息的能力。查读技巧的训练可通过设置具体问题,让学生有目的地查找信息。如在展示一篇“学校活动安排”的文章后,提出问题“下周五学校有什么活动?活动时间是什么时候?”,让学生快速在文中查找答案,提高学生获取特定信息的效率。通过这些热身任务,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初步接触阅读技巧,为后续深入阅读做好准备。
(三)课中合作任务,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小组讨论是课中合作任务的常见形式,教师可根据阅读文本内容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以“健康生活方式”主题阅读为例,教师提出问题“What arethe benefits of a healthy lifestyle? How can we develop a healthy lifestyle?”,让学生分组讨论[4]。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各抒己见,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不仅能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还能培养团队协作和交流能力。角色扮演活动能让学生更加身临其境地感受文本内容。在教授关于“餐厅点餐”的阅读对话后,教师可将学生分成小组,分别扮演顾客和服务员,进行角色扮演。学生需要运用文中学习的词汇和句型,如“I'd like...”、“How muchis it?”等进行对话交流。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在实践中巩固语言知识,同时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参与感。
引入竞争机制能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竞争意识。教师可组织小组间的阅读竞赛,如设置“最快阅读小组”“最佳理解小组”等奖项。在阅读一篇较长的文章后,给每个小组相同的时间进行阅读和讨论,然后回答与文章相关的问题。回答正确且用时最短的小组获胜。还可以开展阅读知识问答竞赛,教师准备一系列与阅读文本相关的问题,包括细节理解题、推理判断题等,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抢答。竞赛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为了小组荣誉努力思考和回答问题,课堂气氛活跃。竞争机制不仅让学生更加专注地阅读文本,还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能力。
(四)设计阅读任务,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由于学生的英语水平存在差异,设计分层阅读任务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可设计简单的信息提取任务,如找出文章中的时间、地点、人物等基本信息。以一篇关于“旅行经历”的阅读文章为例,要求学生找出作者旅行的目的地、出发时间和同行人员等信息,帮助学生熟悉文本内容,建立学习信心。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设计拓展性任务,如让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等。在教授关于“科技发展”的阅读文章后,要求学生总结科技发展对社会的影响,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未来科技发展的期望,提升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任务评价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环节 [5]。例如,在学生完成一篇阅读总结后,教师可评价“你的总结内容完整,抓住了文章的关键要点,但在语言表达上可以更加简洁准确,比如‘in my opinion’这个短语使用得很恰当,继续保持。”学生自评能让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可引导学生从阅读速度、理解程度、任务完成情况等方面进行自我评价。学生互评则能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让学生从同伴的角度获得不同的反馈和建议。通过任务评价与反馈,学生能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调整学习策略,不断提高阅读能力。
结语
任务型阅读法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具有显著的优势。它打破了传统阅读教学方法的局限,为学生创造了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环境。未来,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任务型阅读法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将具有更加广阔的前景。我们期待通过更多的实践研究,进一步优化任务型阅读法的应用策略,为初中英语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学生英语素养的全面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叶顺梅. 任务型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 校园英语,2025,(20):124-126.
[2]陆琰琰. 巧借任务型教学法,让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熠熠生辉[J]. 校园英语,2025,(15):159-161.
[3] 胡 亚 兰 . 新 课 标 背 景 下 初 中 英 语 任 务 型 阅 读 教 学 探 究 [J]. 校 园 英语,2024,(49):158-160.
[4]石业宏,张文静. 基于任务型教学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4,(08):150-152.
[5] 阳兰. 初中英语任务型阅读教学设计与实践的探究[J]. 基础教育论坛,2024,(15):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