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桥梁新型减震支座的力学性能分析及优化设计
张旭生
腾达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410329199410159732
一、引言
市政桥梁作为城市交通的关键基础设施,其安全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地震灾害对市政桥梁的破坏可能导致交通中断,给城市的正常运转和人民生活带来极大影响。减震支座作为一种有效提高桥梁抗震能力的装置,能够在地震发生时耗散能量、减小桥梁结构的地震响应。随着材料科学和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型减震支座不断涌现,对其力学性能的深入分析和优化设计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通过对新型减震支座的研究,能够提升其减震效果、延长使用寿命,确保市政桥梁在地震等自然灾害下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二、新型减震支座概述
2.1 新型减震支座的类型与特点
新型减震支座种类繁多,常见的包括摩擦摆式减震支座、铅芯橡胶减震支座、高阻尼橡胶减震支座等。摩擦摆式减震支座利用球面滑动和摩擦耗能原理,具有较大的位移能力和自复位特性,对不同频谱特性的地震波适应性强;铅芯橡胶减震支座在橡胶支座中加入铅芯,通过铅芯的屈服耗能和橡胶的弹性变形,同时具备良好的隔震和阻尼性能,阻尼比相对较高;高阻尼橡胶减震支座采用特殊配方的高阻尼橡胶材料,无需额外添加耗能元件,结构相对简单,且具有较好的耐久性和稳定性 。
三、力学性能分析
3.1 静力学性能分析
3.1.1 抗压性能
新型减震支座的抗压性能是其重要的力学指标之一。通过对支座进行抗压试验和理论分析,研究其在不同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应力分布和变形情况。在竖向压力作用下,支座内部的材料会产生压缩变形,需要确保材料的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满足设计要求,以防止支座出现过大的压缩变形或破坏。例如,对于橡胶类减震支座,橡胶的抗压性能直接影响支座的承载能力,其抗压强度应能够承受桥梁上部结构传递的恒载和活载,并且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保持稳定。参考李华等学者在《新型高阻尼橡胶减震支座的性能研究与应用》中的研究,通过对不同橡胶配方的高阻尼橡胶减震支座进行抗压试验,详细分析了橡胶材料特性对抗压性能的影响,为本文研究提供了实验方法和数据参考。
3.1.2 抗拉性能
在一些特殊工况下,市政桥梁减震支座可能会承受一定的拉力,如桥梁在温度变化、混凝土收缩徐变或地震作用下产生的位移导致支座受到拉伸。分析支座的抗拉性能,包括抗拉强度和拉伸刚度,对于确保支座在这些工况下的可靠性至关重要。研究支座内部的连接构造和材料的抗拉特性,避免在拉力作用下出现连接松动或材料断裂等情况,保证支座与桥梁结构之间的有效连接和协同工作。王强等人在《市政桥梁减震支座抗拉性能的实验与理论研究》中,针对多种新型减震支座开展抗拉实验,深入探讨了结构与材料因素对抗拉性能的作用,对本文有重要借鉴意义。
3.1.3 抗剪切性能
地震作用下,减震支座会承受较大的水平剪切力。抗剪切性能分析主要研究支座在不同水平剪切力作用下的力学响应,包括剪切变形、剪切刚度和抗剪强度等。通过理论计算和试验研究,确定支座的抗剪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以及在反复剪切作用下的性能退化情况。例如,通过对橡胶层与钢板之间的粘结性能进行研究,确保在剪切力作用下橡胶层不会与钢板发生剥离,保证支座的整体抗剪性能。张宇等在《铅芯橡胶减震支座抗剪切性能优化研究》里,针对铅芯橡胶减震支座抗剪切性能展开优化研究,为本文分析抗剪切性能及后续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3.2 动力学性能分析
3.2.1 振动响应
利用动力学分析方法和实验手段,研究新型减震支座在不同频率和幅值的振动荷载作用下的响应特性。通过建立动力学模型,求解支座在振动激励下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响应,分析其振动传递规律和耗能特性。实验中可采用振动台模拟不同的振动工况,测量支座的动力响应,验证理论模型的准确性。分析结果有助于了解支座在动态荷载作用下的工作性能,为减震设计提供依据。参考赵刚等在《基于振动台试验的新型减震支座动力学性能研究》中的振动台试验设计与分析方法,为本文研究新型减震支座振动响应提供了可借鉴的实验方案和分析思路。
3.2.2 地震响应
模拟地震作用下新型减震支座的力学行为是动力学性能分析的关键内容。采用地震波输入的方式,通过数值模拟和振动台试验,研究支座在不同地震波特性(如频谱特性、峰值加速度等)下的地震响应。分析支座如何耗散地震能量、减小桥梁结构的地震加速度和位移响应,评估其减震效果。例如,通过对比安装新型减震支座前后桥梁结构的地震响应,量化评估减震支座的减震效率,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数据支持。孙悦等人在《近远场地震下市政桥梁减震支座地震响应分析与优化》中,针对近远场地震下桥梁减震支座的地震响应进行分析与优化,为本文研究不同地震波特性下的减震支座性能提供了全面的研究视角和方法。
四、优化设计
4.1 设计目标与原则
新型减震支座的优化设计目标是在满足桥梁结构力学性能和抗震要求的前提下,提高减震支座的减震效率、降低成本、延长使用寿命。设计原则包括:一是安全性原则,确保支座在各种工况下都能可靠地工作,保障桥梁结构的安全;二是有效性原则,使支座能够有效地耗散地震能量,减小桥梁结构的地震响应;三是经济性原则,在保证性能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支座的制造成本和维护成本.
4.2 基于力学性能分析的优化方法
4.2.1 材料优化
根据力学性能分析结果,选择性能更优的材料或对现有材料进行改进。例如,研发新型的高阻尼橡胶材料,提高其阻尼比和耐久性,同时降低温度敏感性;采用高强度、耐腐蚀的钢材,提高支座的结构强度和抗腐蚀能力。
4.2.2 结构优化
通过调整减震支座的结构参数和形式,实现结构优化。如优化橡胶层和钢板的厚度分布,采用变厚度设计,使支座在不同部位具有不同的刚度和耗能特性,以更好地适应桥梁结构的受力需求;改进支座的连接构造,提高连接的可靠性和传力效率,减少应力集中;探索新型的结构形式,如组合式减震支座,将不同类型的减震机制结合起来,发挥各自的优势,提高整体减震性能。
五、结论与展望
本文对市政桥梁新型减震支座的力学性能进行了全面分析,并基于分析结果进行了优化设计研究。通过静力学和动力学性能分析,明确了新型减震支座在不同荷载工况下的力学行为和性能特点,以及材料特性、结构参数和环境因素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提高减震效率、降低成本和延长使用寿命为目标的优化设计方法,包括材料优化、结构优化和控制策略优化等。通过优化设计流程,能够实现新型减震支座的性能提升和结构优化。
参考文献
[1] 李华 , 陈阳 , 刘峰 . 新型高阻尼橡胶减震支座的性能研究与应用 [J].建筑材料学报 , 2023, 26(4): 712-718.
[2] 王强, 赵亮, 孙晓. 市政桥梁减震支座抗拉性能的实验与理论研究[J].振动与冲击 , 2024, 43(15): 256-263.
[3] 张宇, 吴昊, 郑伟. 铅芯橡胶减震支座抗剪切性能优化研究[J]. 土木工程学报 , 2024, 57(9): 8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