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幼儿园自主游戏分享环节开展的策略研究

作者

张华男

聊城市实验幼儿园

引言

自主游戏作为幼儿园教育活动中重要表现形式,能够全方位地激发幼儿的积极性以及创造才能。自主游戏分享环节作为游戏活动的拓展与深化,对幼儿整理游戏经历、增强语言表达能力、推动社会性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阶段幼儿园的自主游戏分享环节存在着很多状况,未能完全施展其教育方面的价值。深度地探寻幼儿园自主游戏分享环节的有效推进策略,对完善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促使幼儿获得全面性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

一、幼儿园自主游戏分享环节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分享的模式较为单调,欠缺吸引人的特质

在当下幼儿园中,自主游戏分享环节大多采取教师提问、幼儿逐个发言等传统方式,整个过程单调且无趣。在这个过程中,分享流程由教师把控主导,而幼儿只能处于被动状态去参与,缺少互动的氛围以及有趣的体验。以建构游戏结束后的分享情况为例,仅是让幼儿说明自己搭建的物品,这种形式较为死板生硬,很难激发起幼儿的积极主动性,使得幼儿对分享环节兴致不高,难以实现预先设想的教育成效。

(二)幼儿在活动中处于边缘化

在分享环节中,部分性格比较外向、有着较强表达能力的幼儿能得到更多的发言机会,与之相反,性格内向些或者表达能力稍弱的幼儿参与程度较弱。教师没有对不同幼儿间的个体差异给予足够的重视,也没有运用有效的办法激励所有幼儿都参与到分享活动中,若是一直持续下去,部分幼儿会慢慢地变得处于边缘位置,丧失在分享上的兴趣。

(三)分享内容过于浅显层面

幼儿在进行分享行为时,只是对游戏的外在表现情况加以表述,如提及“我玩何种游戏”这。样内容,极少对游戏进程中碰到的难题以及对应的解决办法展开深入的探究,教师方面并未开展切实有效的引导工作,上述状况造成分享的内容缺少深刻性,无法助力幼儿总结过往经验、增强思维方面的能力。

(四)教师指导策略存在问题

在分享环节中,教师存在两种情形,一是有时会过度把控主导权,时常打断幼儿的发言,依照自身的思维方式引导分享走向;二是有时指导不够充分,听凭幼儿毫无章法地进行分享,没能及时加以梳理和总结。与此同时,教师对幼儿作出的回应大多是肯定或者否定,缺少具有针对性的反馈,难以切实推动幼儿的学习与成长,导致分享环节的教育意义被大幅削弱。

二、幼儿园自主游戏分享环节的问题成因

(一)传统教育观念所形成的约束

部分教师因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过度着重教师于教学活动里的主导地位,从而轻视幼儿所具备的主体作用。在自主游戏分享阶段,部分教师觉得应当由自己把控分享的节奏以及内容,导致分享形式变得呆板,幼儿的主动性遭到抑制,让分享环节难以发挥功效。

(二)教师的专业能力存在欠缺情况

教师于自主游戏分享环节所具备的教育价值的认知不够深刻,在组织以及指导分享活动方面,缺少专业知识与技能状况的。在设计分享形式、引导幼儿开展深度分享、实施有效指导等方面,存在能力不足的问题,难以依据幼儿的切实情形,灵活地对分享策略予以调整,对分享环节的水准与成效造成不良影响。

(三)幼儿个体差异关注力度较弱

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对于幼儿在性格、能力等维度所存在的个体化差异,未能做到全面而充分的认知。在分享环节中,教师采用整齐划一的组织形式与要求标准,并未给具备不同特质的幼儿赋予具有针对性、个性化的支持,导致部分幼儿难以契合分享环节的整体节奏与内在要求。幼儿参与该环节的积极性遭受明显挫折,挫折逐步累积和蔓延,对分享环节的整体成效产生不利影响。

(四)科学的评价与反馈机制缺失

幼儿园在自主游戏分享环节,缺少具备科学性与合理性的评价准则以及反馈体系,因而难以精确评判分享环节的开展成效。教师无法获得具有有效性的评价反馈,不容易察觉自身在组织和引导分享活动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无法及时调整策略,对分享环节质量的持续提高并无益处。

三、幼儿园自主游戏分享开展策略

(一)对分享形式予以创新,从而强化其吸引

突破以往单一的分享形式,采用丰富多样、饶有趣味的分享途径。例如,借助照片以及视频回顾游戏的整个过程能够让幼儿更为直观地回想游戏的具体内容。开展小组类型的分享、角色扮演式的分享活动,促使幼儿之间的互动得以增加。此外,设置如“游戏小主播”“创意分享角”这类环节,激励幼儿参与到分享当中,从而让分享环节变得鲜活而有趣。

(二)关注不同个体间的差异情况

教师应当了解所有幼儿的特性,进而采用分层引导的策略,针对性格较为内敛、表达能力欠佳的幼儿,给予更为充足的鼓励和支持。比如,提前跟幼儿就分享内容展开交流并且进行语言提示,以此助力幼儿树立起信心。而对于表现得积极且活跃的幼儿,则要适度地引导幼儿倾听其他小朋友的想法,为其他

幼儿创造分享的契机。

(三)引领深入层面的分享,推动经验实现提升

教师应当具备擅长提问的能力,凭借具备开放性以及启发性特质的问题,引领幼儿开展深入的思考以及分享活动。例如,在完成搭建游戏的分享环节后,可以提出诸如“你于搭建活动的进程当中碰到怎样的困难?又是采用何种方式将其解决的?”“假设再有一次参与游戏的机会,是否会萌生全新的想法?”等问题,以此激励幼儿对游戏的整个过程进行回顾。归纳其中的经验与教训,分享解决问题时的思路与具体方法,推动幼儿思维层面的发展以及经验方面的提升。

(四)对教师的指导策略予以优化,进而发挥其支持效能

教师需转换自身角色,由原本的主导者转变成引导者以及支持者,在幼儿开展分享活动的进程当中,要给予幼儿充足的表达机会,尽可能减少打断幼儿的行为,多对幼儿进行鼓励。要迅速针对幼儿的分享情况,开展梳理与总结工作,提炼出其中具有关键意义的经验,助力幼儿构建起系统性的认知。与此同时,要依据幼儿分享的具体内容,给出明确且具有针对性的反馈,例如,对幼儿富有创意的想法予以肯定、提出可供改进的具体建议,发挥出教师在分享环节中的指导功效。

结论

幼儿园自主游戏的分享环节对幼儿成长具备不容忽视的重要意义,就目前分享环节呈现的形式单调、参与程度不均、内容缺乏深度、教师引导方式不妥等状况而言,借助创新分享形式,留心每个幼儿的差异表现,促使分享朝着深层方向发展。对教师的引导策略进行优化等一系列有效的办法,能够极大地提高分享环节的品质。在实际践行的进程中,教师需要持续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增强专业方面的能力,始终关注幼儿的需求,灵活地更改相应策略,从而使自主游戏的分享环节真正变成幼儿分享经验、提升能力、欢快成长的关键平台,进而推动幼儿园自主游戏在教育教学方面的进步。

参考文献

[1] 蒋静静 . 幼儿园自主游戏分享环节的指导策略 [J]. 智力 ,2024,(32):92-95.

[2] 包红 . 幼儿园自主游戏分享环节中教师言语反馈行为研究 [D]. 贵州师范大学 ,2022,(32):92-95.

[3] 王玉娥 . 浅谈幼儿园自主游戏分享环节的现状与指导策略 [J]. 安徽教育科研 ,2022,(07):85-86.

课题项目:“山东省学前教育”研究课题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