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初中音乐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路径

作者

张瑞净

石家庄市第二十五中学 050000

引言: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期,爱国主义作为国家不懈奋斗的强大精神力,在振奋民族精神以及凝聚民族力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性作用,为此如何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培育学生爱国主义情怀成为了目前教育体系改革的重中之重。音乐作为一门通过音响结构及运动节律反映思想感情的综合艺术,对人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同时这种影响也是潜移默化的,新课改下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在音乐教学中通过采取现代化教学模式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是促进学生成为社会发展人才的重要保障。

一、初中音乐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的渗透意义

素质教育体系深化改革下,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学科素养,在课程教学改革中有计划、有目的地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是确保学科教育育人作用充分发挥的重要保障,更是是当前培养优质青年的一个主要的教育内容。与初中阶段其它艺术类课程相比,音乐学科育人的功能非常强,在课程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不仅能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同时在塑造他们正确三观以及提高整体教学有效性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爱国主义教育是国家教育的主旋律,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期,将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音乐这门师生共同参与的艺术实践活动课程中,还能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爱国主义责任感,使国家能够朝向更加积极的方向发展。

二、初中音乐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的渗透路径

1. 整合教学内容,树立爱国主义思想

作为初中阶段的一门艺术课程,课堂是音乐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在课程教学改革中为全面提升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对课程教育教学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是帮助学生树立爱国主义思想的有效渠道。爱国主义课程教育教学资源主要包括两方面,即——课程资源( 教材) 和生活资源( 节假日、历史故事、各种仪式、优秀作品 ),为确保爱国主义教育工作的规范化开展,对教学资源进行合理化应用是十分必要的,新课改下在音乐教学中,教师需要为学生选择一些具有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音乐作品进行欣赏和学习,同时由于很多音乐家身上也有着非常明显的爱国主义精神,为此教师可通过引导学生来学习这些音乐家的作品,就能够间接的把音乐学习和爱国主义教育有效地结合起来,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除此之外在课程教学资源整合过程中,为保证整合效益的最大化发挥,教育工作者还需依据学生实况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化“增减”,通过挖掘周边红色资源在不断激发学生求知欲和探索欲的同时,帮助学生具体化地理解课程教学内容,再者教材中的爱国音乐素材有限,教师可通过网络、图书馆等渠道,搜集、筛选适合学生的爱国音乐资源,引导学生构建完整的爱国主义知识网络,由此将学生个人理想与祖国发展进行相融合,以此来保障爱国主义教育工作的规范化开展。

在《黄河大合唱》教学时,教师可通过向学生讲解著名音乐家冼星海的故事,让学生能够通过教师的分享去学习音乐家身上的爱国主义情怀,从而在不断提高他们自身责任感的前提下,强化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在初中音乐学习的过程中,还有很多音乐作品是歌颂自己家乡的,例如《我的祖国》,《我爱你,中国》等歌曲,教师就需要引导学生对这些内容进行认真的欣赏,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歌曲中展现的祖国大好河山,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强化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2. 组织教学活动,激发爱国主义情怀

由于中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的关键期,为陶冶他们的精神情操以及净化学生心灵,在爱国主义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往往也需要学生参与到课程教学当中,通过亲身感受音乐作品内涵,以此在全面提高他们音乐鉴赏能力的同时,提高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新课改下“学生”作为课堂教学主体,自身主体作用能否充分发挥,是影响课程整体教学成效的重要因素,为此在教学时,教师可围绕爱国主题组织演绎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音乐学习,并给予学生自由探究的空间,在丰富学生乐理知识的同时,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音乐课程并非只是一门欣赏课,同时它也具有一定的实践性,在活动设计时,教师可适当融入爱国主题的歌曲、音乐剧或表演、演奏等活动,为学生创设直观的学习情境,同时借助现代化设备,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学习诉求,设计不同的爱国实践活动,以此来激活学生的音乐思维,发展学生的音乐感知力。除此之外在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教师可给予学生表演模仿的机会,通过借助多媒体技术,在与学生演“对手戏”时播放与之相关的音频来让学生亲身体会音乐作品中的内涵,并由此在增强他们自信心和成就感的同时,促进他们全面化发展。

在国庆节或建党节即将来临的时候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合唱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合唱练习当中,在良好的合唱氛围当中强化爱国主义情感。如,教师可以给学生选取《义勇军进行曲》,《翻身农奴把歌唱》等曲目来进行合唱练习,通过分声部合唱让学生掌握合唱的技巧,教师还可以对歌曲的内涵,创作背景等知识进行详细的讲解,在合唱活动中增加学生的学习体验,感受到歌曲慷慨激昂的旋律,教师还可以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把音乐与绘画相结合,组织学生进行听乐赏画的活动,通过这种方式来强化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结束语

言而总之,在当前初中音乐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为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工作者除了要摒弃传统应试化教学理念外,还要对课程教育教学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并通过组织各种实践教学活动,在帮助学生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的同时,以此来全面提升民族精神、强化民族凝聚力。

参考文献:

[1] 尹登文,徐涛涛,陈金国.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强化爱国主义教育的思考[J].学苑教育,2016,12(11) :107-117.

[2] 华剑峰 . 将初中音乐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相融合 [J]. 求学,2020(39):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