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索
冯晓红
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第五中学校 638500
1 引言
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要树立创新意识,积极运用群文阅读来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构建互文性阅读模式,使得学生可以获得更加全面、更加具体的认知。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群文阅读相结合具有积极意义,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教师可以积极引入大量优质的群文阅读材料,既有利于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又能切实激发他们对群文阅读的热情,引领学生在不断阅读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2 群文阅读基本内涵和重要价值分析
2.1 群文阅读基本概念和特征
所谓群文阅读指的是就是教师依据一个议题,将同类型的阅读材料聚集起来进行延伸阅读的一种方式,学生在群文阅读的过程中,议题可以作为学生群文阅读的中心和线索,这样学生在群文阅读的过程中才可以读懂内容并产生深刻的理解。
群文阅读具有开放性、自主性的特征,可以促进学生展开深度学习。具体来说,群文阅读形式具有开放性,传统的语文阅读模式大多是学生依据固定阅读素材简单应付阅读任务,具有一定局限性,而群文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学习和应用各式各样的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阅读学习;群文阅读具有自主性特征,不再是单纯提出问题和直接给出学生答案,而是引导学生在群文阅读的过程中学会自主寻求答案,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2.2 信息技术开展初中语文群文阅读的重要意义
2.1 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激发学生群文阅读兴趣
群文阅读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设备可以直观呈现具象内容,如图片、视频等,多样化的内容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集中学生注意力;在线阅读平台、人工智能技术具有科学性和及时性,教师可以利用 AI 生成技术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指导方案,引导学生学会群文阅读,并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对阅读的文本形成深刻理解。
2.2 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拓宽学生文化视野
相比较于传统单一的讲授式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在群文阅读课堂上利用信息技术创设特定阅读情境,可以积极引入优质群文阅读材料,这样既可以有效打破阅读时间的限制,又能逐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学生的阅读速度、阅读能力都会逐步提升。其次,信息技术可以提供各种类型的文本,包括小说、诗歌、文言文等,可以有效锻炼学生捕捉关键信息的能力,这样不但能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更能提升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
3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模式
3.1 创新应用多媒体技术,提升群文阅读趣味性
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备课和课堂教学阶段,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可以有效丰富教学手段,活跃课堂气氛。如:利用希沃白板,可以直观呈现文本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内容;运用投影仪,可以投放学生作品或小组讨论的汇报结果,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科学评价;利用多媒体资源播放图片或视频、朗读音频,可以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以《邓稼先》教学为例,教师可以依据课文内容确定群文阅读的议题是“写人物”,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搜索同一议题的文章,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群文阅读材料。比如,初中教材中,可与《邓稼先》进行群文阅读的文篇有《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回忆鲁迅先生》等。此外,为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可运用多媒体资源来丰富课堂教学,如播放原子弹爆炸的视频,闻一多最后一次演讲的视频、鲁迅先生的图片等导入课文或进行群文阅读,如此一来,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之间合作探讨作者是如何描写这些伟人的,以达到活跃学生思维、提高写作能力的目的。
3.2 利用信息技术,构建互动群文阅读环境
信息技术可以有效构建趣味阅读环境,增强课堂互动性,比如在初中语文群文阅读课堂上,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群文阅读相关的游戏活动、竞赛活动或者编课本剧,给予学生展现自我的机会,引领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大胆表达想法,在彼此想法的交互下发展思维、提升能力。还可结合学生学情特点设计综合性的问题或任务群,构建互动情境,引领学生在互动式群文阅读情境中主动阅读、合作探讨,积极主动参与到群文阅读中来。
以“阿长与《山海经》”教学为例,在初中教材中,可与《阿长与〈山海经〉》进行群文阅读的文篇主要有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的《老王》和《台阶》,这三篇文章都是关于“小人物”的故事。可将他们整合进行阅读,引导学生交流和思考小人物身上的品质与价值,以及作者对小人物的情感,我们应给予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怎样的人文关怀?课堂中,还可分组表演课本剧“阿长为我买山海经”这一情节以及老王为我送香油和鸡蛋这一片段,通过表演体会小人物的善良,激发学生情感的共鸣。
3.3 利用在线学习平台,实施群文阅读教学
在线学习平台是现代信息技术的一种,其具有便捷性、有效性和互动性,可以为高效开展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提供多种便利,真正构建高效群文阅读课堂。
首先,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在线学习平台,发送给学生群文阅读材料,并布置群文阅读任务,在设计群文阅读任务的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情特点和教学目标来设置任务群,并通过在线平台发布给学生。具体任务包括:结合主题阅读文章、完成阅读理解题目、总结中心主旨、撰写读后感等,利用难度层层递进的阅读任务引导学生展开有效思考。相比较于传统教学手段,在线平台发布学习任务,更加高效和多元。其次,在学生完成群文阅读任务之后,可以组织学生通过在线平台进行在线讨论,这样学生可以及时提出自己在群文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难点,通过在线交流和讨论来随时随地表达观点和看法。教师也可以利用在线平台的监控功能来及时记录和分析学生的讨论情况,依据学生讨论结果合理调整教学计划,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和反馈。
以《紫藤萝瀑布》教学为例,利用信息技术搜索同一议题的文章,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群文阅读材料。可与《紫藤萝瀑布》进行群文阅读的文篇课内有《陋室铭》《爱莲说》,课外有《丁香结》《好一朵木槿花》,这些文章均为托物言志类作品。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在线学习平台直观展示群文阅读内容、相关图片等,让学生进行比较阅读、群文阅读。接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按照议题、框架进行小组合作探讨,比较四篇文章在内容、主旨、写法等方面的异同点有哪些,以达到提升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目的。如《好一朵木槿花》,宗璞由两度看见木槿花开,感悟到应勇于面对苦难;又如《丁香结》,作者由雨中的丁香结,引发了“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的感悟。和《紫藤萝瀑布》中“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无止境”的主题相呼应,都借花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如此一来,既可以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框架,又能促进学生深度阅读学习。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应该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优化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并善于借助信息技术明确群文阅读教学目标、合理选择群文阅读材料,充分发挥出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与活力,引导学生在互动式群文阅读情境中激活思维,逐步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
参考文献
[1] 路明 . 信息技术在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J].课外语文 ,2020,(10):72-73.
[2] 殷静婷. 信息技术在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科学咨询 ( 教育科研 ),2019,(39):31-32.
[3] 许冬梅. 信息技术在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名师在线 ,2019,(20):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