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生产安全事故统计分析

作者

闫磊鹏

中国水利水电第一工程局有限公司 吉林 长春130000

摘要: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城市拥堵问题越来越严峻,交通运行压力的不断增加,人们逐步将关注的焦点放在轨道交通系统的建设上。轨道交通项目的建设具备施工周期长、专业复杂、地质条件复杂、分包单位多的特点,所以实际施工过程中安全问题时有发生,不仅会影响到轨道交通项目建设质量,甚至还会威胁到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严重的人身财产损失。本文就结合近年来轨道交通项目建设的实际状况,对出现的安全事故进行了有效的统计,在此基础上明确了出现安全事故的原因,并提出了几点切实有效的防范对策。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轨道交通安全事故防范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轨道交通;安全事故;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TU99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轨道交通建设项目规模的不断扩大,意外事故出现概率也在明显上升,虽然近几年来轨道交通项目建设规范程度越来越高,管理越来越严格,安全风险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是,由于轨道交通项目建设周期非常长,很容易受到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而且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轨道交通项目建设起步相对较晚。开展风险管理大多依赖工作人员的经验,不具备完善的管理方式,也没有形成有效的事故分析体系,致使轨道交通项目建设过程中质量事故安全事故频繁出现。

1 轨道交通安全事故统计分析

众所周知,轨道交通工程是一项涉及影响因素多、风险聚集的复杂,工程从工程项目的立项、设计、招投标到后续的施工、竣工都有可能会受到水文地质、施工条件、环境、建设周期以及资金投入等方面的影响。随着工程建设时间的推移,使用的技术越来越复杂,参与主体众多,其面临的意外事故数量和类型也在显著增加。据研究显示,我国某一地区在2012年至2022年10年内出现了133起轨道交通施工事故。其中,涉及到路面塌陷、基坑塌陷的事故48起;高空坠落27起;物体打击16起,这几种意外事故类型也是轨道交通施工过程中最常见的安全事故。

2 轨道交通安全事故原因

引发轨道交通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点:第一,有部分项目在前期的规划设计阶段不具备足够的科学性,没有对工程项目进行完善的可行性研究,致使设计难度相对较大,所以在轨道交通项目建设过程中,需要尽量避免出现边规划设计、边施工的现象,应选择专业资质过关,且信誉度良好的设计单位对整个项目进行统筹规划,尽量减少设计不足引起的意外事故。第二,违法生产经营。轨道交通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任务相对较重,所以很容易出现违法转包、分包的问题,而因此带来的意外事故更是频繁发生,所以这就要求当地政府部门及建设单位加大对这方面问题的监管力度,一旦发现违法行为立即查处。第三,招标机制不合理。在招投标环节很容易出现低价中标等事件,轨道交通系统建设过程中会涉及到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勘察单位、施工单位等多个参与主体,在这样的情况下部分工程项目可能会存在未按照合同约定投入安全费用的状况,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施工成本,但是却产生了非常严重的安全隐患。另外,还有部分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非常明显的安措费专款专用、安措费管理没有顺利落实的现象。第四,对于围护结构施工质量关注度不高,围护结构是轨道交通项目建设的基础环节,这一结构存在质量问题必然会影响到后续工程建设的有序开展,常见的质量问题包括渗漏水、水土流失、断桩等,这些都是引发意外事故的重要因素。

3 轨道交通安全生产管理措施

3.1 安全生产管理组

第一,轨道交通系统施工环节,项目部需要设置单独的安全生产机构,并且配备专职的安全管理人员,且安全管理人员必须要经过培训取得相关的资质后才能够上岗。第二,参与到轨道交通项目安全管理的负责人,安全总监以及技术负责人等,必须严格按照合同的要求完成自身的责任,并且设置完善的考勤机制。第三,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按照前期制定的安全管理目标,并将安全管理目标进行细化分解,落实到各个环节,并且对执行状况进行有效的考核。第四,与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签订安全管理目标责任书,并将考核结果与其经济效益直接挂钩,这样就能够确保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落实。第五,实施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措施,通过设置安全生产包保网格,明确网格管理负责人、网格员的职责分工,结合安全管理人员监督管理,形成安全生产全过程、无死角的管理方式。

3.2 安全教育培训

第一,安排现场所有的工作人员积极投入到安全教育培训中,包括岗前培训、专项培训、班前讲话以及定期安全培训等多种内容,结合轨道交通项目建设的实际状况,对培训内容进行优化和完善,在施工现场形成良好的安全氛围,确保每一位工作人员都能够真正了解安全管理的重要意义,以此来提升全体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第二,对于新进入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岗前培训的要求对其进行教育考核,只有考核符合要求后才能够上岗。第三,施工企业还可以设置民工夜校,对现场的从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以此来提升工作人员的操作技能以及安全意识,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以通过设置vr体验馆,模拟施工环节可能会出现的意外事故,使其真正认识到安全事故的威胁警示作用。第四,结合轨道交通施工特点,编制专门的安全管理手册以及操作规程,保证做到人手一本,并安排安全管理人员和项目经理,不定期的开展学习培训考核。第五,每天投入工作岗位之前,需要组织各个班组成员开展班前训话,对于前一天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以及注意事项进行重点明确,真正做到安全交底。第六,施工人员的必经之路必须要防止防护用具安全标语,提示其正确佩戴防护用品,在上岗之前还应由安全管理人员在警示镜旁前督促每一位工作人员,整理自己的防护用品佩戴状况,确保在关键时刻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第七,建立安全教育培训档案,如实记录每一位工作人员的培训状况,还可以留存影像资料为后续的培训,和教育提供有利的资料支持。

3.3 应急救援

轨道交通施工过程中,在出现意外事故的第一时间,必须能够严格按照应急预案的内容采取切实有效的救援对策。所以,在出现意外事故的第一时间应急救援非常关键。如果没有制定有效的应急预案或者安全演练不足,就无法在第一时间采取合理的处理对策,进而造成次生灾害,错过最佳的救援时间,威胁到现场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另外,出现紧急事故后,针对现场进行救援时,必须要做到科学有序正确组织现场的一切救援力量,这就要求施工企业应在日常工作中做好应急救援准备,确保在应急技术、装备以及方法上都能够拥有正确的储备,确保在第一时间采取必要的救援措施,以保证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轨道交通工程是一项非常系统且复杂的项目,不同的施工阶段以及不同的工程项目面临的风险时刻处于动态变化中。实际施工环节,任何一个细小的失误或者诱因都有可能会引发意外事故,所以在实际施工环节,管理人员应杜绝出现经验主义,始终保持认真严谨的态度,端正自己的思想观念,将安全第一落实到内心深处。只有现场每一位工作人员真正认识到了安全管理的重要性,筑牢安全生产底线,才能够在保证工程项目建设质量的同时,确保现场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成亮,万晶,穆娜娜.城市轨道交通安全影响分析和外部保护措施[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21,17(S2):91-95.

[2] 赵英杰.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法律体系的完善[J].铁道警察学院学报,2021,31(06):60-63.

[3] 乐文,王建,郑立宁,等.城市轨道交通施工项目安全管控系统开发[J].技术与市场,2021,28(12):30-32.

[4] 赵祎炜.轨道交通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研究[J].交通世界,2021,(34):143-144.

[5] 王成峰,卞荣俊.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车安全控制及运行监测系统运用研究[J].铁道通信信号,2021,57(11):8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