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土木工程施工质量与安全管理技术研究

作者

马岩

身份证号码:12010319821007383X

引言

土木工程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核心领域,与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福祉息息相关。从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到桥梁道路纵横交错,土木工程的施工质量与安全管理始终是贯穿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关键环节。高质量的施工能够确保工程结构稳固、功能完备,延长建筑物使用寿命;而有效的安全管理则是保障施工人员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屏障。

一、土木工程施工质量与安全管理技术的理论基础

1.1 土木工程施工特点

土木工程施工具有显著的复杂性与动态性。项目往往涉及多学科知识与多种施工技术的融合,从基础工程到主体结构,再到装饰装修,每个环节都需要精准把控;施工过程受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地质状况等外部因素影响较大,如在山区进行桥梁建设,复杂的地形地貌会增加施工难度与风险。土木工程施工还具有流动性特点,施工队伍、设备等需随工程进度转移,导致管理难度加大。

1.2 影响施工质量与安全的因素分析

工程施工安全与质量的影响因素可分为多个方面,工作人员是影响工程施工质量与安全的重要因素,参与施工的工作人员的施工技术水平、施工人员安全与质量管理意识影响着工程施工的质量和安全;施工材料和施工工具,材料的质量不合格和施工工具的损害会严重影响工程施工质量和工程的安全;工程施工方法与施工工艺直接影响工程的建设,存在施工方法错误或者施工工艺老旧的现象会影响工程的质量。

1.3 施工质量与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土木工程的施工质量与安全生产管理是工程的灵魂。就质量而言,优质的工程质量能满足各项功能需求,进而使结构使用年限得到延长,从而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及社会信誉度;就安全而言,通过有效的安全管理可降低人的生命及财产的损失,保障施工人员生命健康,维护社会稳定。

二、土木工程施工质量关键要点与管理技术

2.1 施工材料与设备管理

施工材料和设备是工程施工的物质基础,施工材料和设备的质量和性能直接影响工程的质量。对材料的管理,需从材料采购开始严格把关,选用有良好信誉的供应商,按照设计要求建立材料标准,确保材料的规格、型号、性能符合要求,对进场的材料进行严格验收,通过抽取检测、审核质量证明文件等多种方式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入施工现场;施工过程中,做好对材料存储条件的规范,如水泥的防潮、钢材的防锈等,防止因为材料存储不当使得材料性能降低。做好对施工设备的管理工作,施工前需要对材料进行选型匹配,确保施工设备的性能符合施工要求,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循施工操作标准使用设备,做好对施工设备的维护保养,对设备运行状态建立设备运行记录档案,对设备使用、维护记录及时登记,确保工程中由于设备故障而影响施工质量。

2.2 施工工艺与流程控制

科学的施工工艺与工法是施工质量的根本技术保证,施工前根据工程实际和要求制订施工工艺流程,规定各工序的施工技术方法、参数、质量要求等。施工中按施工工艺流程执行,上道工序的实施验收合格后再进行下道工序,形成工序间的工序质量把控,混凝土浇筑要控制浇筑速度、浇筑高度、振捣时间等,确保施工混凝土表面不出现蜂窝、麻面等质量缺陷;钢筋绑扎保证钢筋间距和锚固长度满足设计规范等要求。

2.3 施工人员素质与管理

施工人员作为参与工程建设的直接相关人员,其业务素质高与低决定了施工质量的水平。加强施工人员的业务技能教育,进行理论教学和实操练习,让施工人员熟练掌握施工工艺和规范标准,做到正确施工,严格遵守施工工艺和规范要求。做好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教育工作,通过对一些质量事故案例和质量标准规范的培训学习,使施工人员切实了解施工质量的重要性,做到质量工作第一。在人员方面做好考核激励制度,与施工质量挂钩,把质量考核得分高的施工人员纳入考核,质量考核不到位的对有质量问题施工人员进行惩罚。搞好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在施工人员业务和能力的基础上做好人员的配置与上岗,实现人力资源的最大发挥,从而保障施工质量。

三、土木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要点与技术应用

3.1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实际施工环节是安全管理的核心环节,从场地布置着手建立起全过程、多方位的安全管理理念。具体场地布置过程中,要做好施工区、建筑材料堆放区与施工人员生活区域的布置工作,同时做好明显划分标记,防止出现区域混用而带来的安全隐患。要综合考虑场地内的施工运输道路,保证运输过程中消防车辆与急救车辆能够顺利通过。同时场地布置环节中要注重场地安全标识的布置,在诸如基坑防护、临边防护、洞口防护等危险区域,以及施工机械的运行区域内,都要按照规范标准进行标识,有效提醒人员注意安全。在人员进出监管环节中,要实行人员实名制门禁管理制度,要求不具有施工人员身份的人员不得进入现场,并且要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和身份审验,确保施工人员的身份及作业资质。

3.2 施工机械与电气设备安全管理

机械设备和用电设备的安全使用是保证施工安全的根本途径之一,机械设备安全管理中,机械设备进场前要检查设备合格证书、机械使用年限、设备大修记录并进行检测,禁止机械设备带“病”使用;在设备运行时,操作人员要持有设备上岗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禁止野蛮操作机械设备。塔吊上塔需要专人负责指挥,控制机械设备吊重物和旋转半径,电气设备安全管理中,要采取临时用电“三级配电,两级保护”原则,电气设备配电箱必须配置漏电保护装置,定期检查电气线路的绝缘性,避免电气设备线路老化、短路引发触电和火灾事故。

3.3 运输吊装与高空作业安全管理

装卸搬运以及高空作业均具有作业难度大、危险性的特点,要加强技术管理,加大保护。在装卸搬运方面,应在装卸搬运前对起吊工具、钢丝绳、吊钩等做专项检查,结合搬运构件的质量、结构状况等确定其装卸搬运的可行方案,确保搬运质量;装卸搬运作业开展前期,应划定警戒区,作业人员不得进入,并借助激光测距机、角度仪等技术辅助开展作业,精准把控搬运物件所处位置以及角度等。在高空作业安全控制中,一定要为高空作业人员配套安全绳、安全帽等防护用品用具,搭建牢固牢固的挂网或防护栏杆。

结语

本研究系统剖析土木工程施工质量与安全管理问题,结合案例揭示管理漏洞,针对性提出涵盖制度、技术、人员、信息化的改进策略。研究成果为行业提供了理论与实践指导,助力提升管理水平。随着智能建造技术普及,施工质量与安全管理将向智能化、精细化迈进,需持续探索新技术与管理模式融合,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柴玉 娇. 土木 工程 施工 质量 控制 与安 全管 理分 析 [J]. 产品 可靠 性报告,2024,(12):37-38.

[2]王佳.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分析[J].大众标准化,2024,(12):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