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的实施路径探索

作者

汤小荣

郴州市桂阳县樟市镇中心学校  424400

引言:随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 年版)》的颁布,小学数学教学迎来了结构性变革的新机遇,新课标明确提出要强化学科核心素养导向,推动课程内容的结构化整合,注重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在此背景下,大单元教学作为一种具有整体性、系统性和探究性的教学模式,逐渐成为落实课标要求的重要路径,它打破传统课时教学的局限,整合相关知识内容,构建起逻辑清晰、层次分明的知识体系,帮助学生从整体视角理解数学概念,提升其数学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本文立足新课标理念,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实际,深入探讨大单元教学的设计与实施策略,旨在为一线教师提供可操作的教学参考,推动课堂教学转型,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发展。

一、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的意义

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的实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它能够显著增强数学知识的连贯性,传统教学往往将知识点割裂开来,导致学生难以建立系统的认知结构,而大单元教学整合相关内容,帮助学生理清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实现从点到面的理解,其次大单元教学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在真实情境中解决复杂问题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目标,而大单元教学设置综合性任务和项目式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所学知识,提升了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再次大单元教学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有效路径,围绕数学核心素养如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推理能力、模型思想等展开教学,有助于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升思维品质和实践能力,真正实现“教—学—评”一体化的发展目标。

二、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的实施路径

(一)确定单元学习主题

确定单元学习主题是大单元教学成功实施的基础,教师需要基于新课标的要求,深入研读教材内容,并结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提炼出具有核心价值的学习主题,首先教师应根据核心内容来确定主题,找到在数学本质上具有共性的知识内容,提炼出核心内容作为线索设计单元学习主题,比如在教授“分数”这一单元时,可以围绕“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这一核心内容,设计包含分数概念、简单运算、比较大小等多个子主题的教学单元,这种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知识框架,促进他们对数学本质的理解,其次教师还可以根据核心问题来确定主题,提炼贯穿整个单元教学的核心问题,引发学生深入思考,比如在教授“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时,可以围绕“如何进行小数的加减运算”这一核心问题,设计包含小数点对齐、进位退位等具体问题的教学单元,这样的设计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化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二)分级定位教学目标

分级定位教学目标是大单元教学的关键环节,它直接影响到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实施效果,教师应当依据单元学习主题,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明确、具体且可操作的教学目标,首先是知识与技能目标,这包括学生应掌握的具体数学知识和技能,如分数的读写能力、加减运算技巧等,其次是过程与方法目标,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和方法的掌握,鼓励学生探究、合作等方式理解数学概念及其应用,比如在教授“分数的意义”时,可以小组讨论或实际操作的方式让学生探索分数的本质,最后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旨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教师可以设置一些贴近生活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增强他们的学习动机,比如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能体会到数学的实用性,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创新教学方法

为了提高大单元教学的效果,教师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使之更加符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情境教学法是一种有效的策略,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使学生能够在真实背景下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比如在教授“分数的意义”时,可以创设分蛋糕的情境,让学生亲自参与分配过程,直观地理解分数的概念,此外,探究式学习法也是不可或缺的,它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发现数学规律并解决数学问题,比如在教授“分数的加减法”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组成小组,讨论和实验探究分数加减法的计算规则,信息技术辅助法则是现代教育中常用的一种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在线教学平台等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效率,比如在教授“分数的应用”时,教师可以展示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分数的价值。

(四)优化教学评价

优化教学评价机制对于大单元教学的成功至关重要,它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有效反馈,也是激励学生持续进步的重要手段,教师应构建多元化、过程性的评价体系,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多元化评价意味着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同伴互评等,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全面性,比如在教授“分数的综合应用”时,可以课堂观察、小组讨论、课后作业等多种途径评估学生对分数知识的掌握程度,过程性评价则注重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发展,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比如在教授“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教师可以课堂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随时了解学生的理解情况,并提供即时的指导和支持,激励性评价则是使用积极的语言鼓励学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比如在批改学生的分数作业时,可以使用诸如“你的解题思路非常清晰,继续加油!”之类的评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成就感,这些评价方式的有机结合,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和全面发展。

结论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的实施路径探索,是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途径,确定单元学习主题、分级定位教学目标、创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评价等策略的实施,可以有效整合教学内容,构建系统化的知识体系,提升学生综合应用能力,未来教师应继续深化对大单元教学的理解和实践,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郭金芳. 小学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的运用研究[J]. 软件( 教育现代化)(电子版), 2020, 000(002):25.

[2] 曾瑶军 .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探索 [J]. 前卫 , 2024(5):0055-0057.

[3] 项田燕 .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研究 [J]. 科研成果与传播 ,2024(2):0061-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