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模块化建筑与施工效率提升研究

作者

赵振

身份证号码:370303199005176313

一、引言

在建筑行业快速发展与市场需求不断增长的背景下,传统建筑施工方式因周期长、效率低等弊端,难以满足日益迫切的建设需求。模块化建筑作为建筑工业化的重要形式,以其独特的建造模式为施工效率提升带来新契机。研究模块化建筑与施工效率提升的关系,对加快建筑项目交付、降低成本、推动建筑行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二、模块化建筑与施工效率提升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2.1 研究背景

当前,城市化进程加速,基础设施建设与住房需求激增,建筑行业面临着巨大的工期压力。传统现场施工受天气、人力等因素制约,施工进度难以保证,且资源浪费严重、环境污染大。与此同时,模块化建筑凭借工厂预制、现场组装的特点逐渐兴起,但在推广过程中,其对施工效率提升的潜力尚未充分挖掘,在技术、管理等方面仍存在阻碍因素,亟需深入研究。

2.2 研究意义

提升施工效率能够加快建筑项目交付,及时满足社会对建筑的需求,促进经济发展。对于建筑企业而言,施工效率的提高意味着成本降低、资金回笼加快,可显著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从行业层面看,模块化建筑推动施工效率提升,有助于加速建筑行业向工业化、智能化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三、模块化建筑提升施工效率的原理与优势

3.1 并行作业,缩短工期

模块化建筑的预制模块在工厂内生产时,现场可同步进行基础施工等前期准备工作。工厂生产不受天气影响,能保持稳定高效的生产节奏,多个模块可同时生产。现场组装过程相对简单快捷,这种工厂生产与现场施工并行的模式,大幅缩短了整体施工周期,相比传统施工方式,可使工期缩短 30%-50% 。

3.2 标准化生产,提高效率

模块化建筑采用标准化设计与生产,预制模块的尺寸、规格、接口等统一规范。在工厂生产环境中,可运用自动化生产线和先进设备,实现流水化作业,工人操作熟练程度高,生产效率得到显著提升。标准化生产还减少了生产过程中的错误和返工,进一步保障了施工进度 。

3.3 简化现场施工流程

现场施工主要是模块的运输与安装,相较于传统施工大量的模板搭设、混凝土浇筑、钢筋绑扎等复杂工序,模块化建筑的现场施工流程得到极大简化。减少了现场湿作业和大量人力投入,降低了现场施工管理难度,施工人员可专注于模块安装,提高安装效率,从而提升整体施工效率 。

3.4 减少外界因素干扰

传统施工受恶劣天气影响较大,如暴雨、大风等天气常导致施工中断。而模块化建筑的主要生产环节在工厂内完成,有效避免了天气因素对施工进度的干扰。此外,工厂化生产还能减少现场施工因周边环境、人为因素等导致的施工延误,保证施工进度的稳定性 。

四、模块化建筑提升施工效率面临的问题

4.1 设计与施工协同不足

模块化建筑设计需充分考虑生产、运输和安装环节,但目前设计阶段与后续施工环节协同不够。设计人员对施工工艺和现场实际情况了解不足,导致设计方案在施工过程中难以实施,或因设计变更造成工期延误,影响施工效率 。

4.2 运输与吊装难度大

预制模块体积大、重量重,运输过程中对道路条件、运输设备要求高,且需特殊防护措施,增加了运输难度和成本。现场吊装环节,对吊装设备和操作人员技术要求严格,若吊装方案不合理或操作不当,易导致模块损坏、安装精度不达标,进而影响施工进度 。

4.3 产业链协同发展不完善

模块化建筑产业链涉及设计、生产、运输、安装等多个环节,当前各环节协同性不足。部分地区缺乏专业的模块化建筑生产企业,或企业生产能力有限,无法按时供应模块;运输和安装企业之间沟通不畅,导致现场等待时间过长,降低了施工效率 。

4.4 施工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模块化建筑施工管理与传统施工管理存在差异,部分施工管理人员缺乏相关经验,对模块化建筑施工流程和管理要点掌握不足。施工过程中,进度安排不合理、资源调配不当、质量监管不到位等问题,制约了施工效率的提升 。

五、模块化建筑提升施工效率的优化策略

5.1 加强设计与施工协同

在设计阶段引入施工团队参与,加强设计与施工人员的沟通交流,使设计方案充分考虑施工可行性。利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进行协同设计,提前模拟施工过程,发现并解决设计与施工中的矛盾,减少施工阶段的设计变更,保障施工效率 。

5.2 优化运输与吊装方案

研发专用的运输设备和吊装工具,针对预制模块特点优化运输路线规划。采用先进的物流管理系统,实时监控运输过程,确保模块安全、准时送达现场。在吊装前,运用BIM 技术进行吊装模拟,制定科学合理的吊装方案,培训专业吊装人员,提高吊装效率和准确性 。

5.3 推动产业链协同发展

政府引导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强合作,建立产业联盟或协同创新平台,促进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鼓励企业开展一体化服务,实现设计、生产、运输、安装的无缝衔接。完善相关政策,扶持模块化建筑生产企业发展,提高产业整体供应能力,保障施工进度 。

5.4 提升施工管理水平

加强施工管理人员培训,使其熟悉模块化建筑施工特点和管理方法。引入现代化项目管理软件,实现对施工进度、质量、资源的信息化管理,及时发现并解决施工过程中的问题。

六、模块化建筑提升施工效率的发展趋势

6.1 智能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

未来,模块化建筑施工将与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深度融合。通过在预制模块和施工现场部署传感器,实时采集施工数据,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优化施工流程,实现施工进度的智能监控和预测,进一步提升施工效率 。

6.2 标准化与定制化结合

在保证模块化建筑标准化生产的基础上,满足建筑多样化需求,实现标准化与定制化的结合。开发更多标准化模块和通用接口,同时提供丰富的定制化设计方案,在不影响施工效率的前提下,满足不同项目的个性化要求 。

七、结论

模块化建筑在提升施工效率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但在实际应用中仍面临诸多问题。通过加强设计与施工协同、优化运输与吊装方案、推动产业链协同发展和提升施工管理水平等策略,并顺应智能化信息化融合、标准化定制化结合、全产业链协同一体化等发展趋势,能够充分发挥模块化建筑提升施工效率的潜力,推动建筑行业朝着高效、绿色、工业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董廷迪. 模块化设计如何提升建筑施工的效率与灵活性[C]//2025 工程技术应用与管理交流会论文集. 2025:1-3.

[2] 张开鹏.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与效率提升[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5,13(12):28-30.

[3] 唐华承,李冬娜. 基于钢结构建筑的模块化集成设计与施工[J].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5,24(5):115-117. DOI:10.20080/j.cnki.ISSN1671-3362.2025.05.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