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市政污水管网的设计与优化探讨

作者

张鑫宝

身份证号码:370303199810275437

一、引言

市政污水管网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收集、输送城市污水至污水处理厂的关键任务,其设计与运行状况直接影响城市水环境质量、居民生活品质以及城市可持续发展。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人口规模增长和环保要求日益严格,传统污水管网设计与运行模式逐渐暴露出诸多问题。深入研究市政污水管网的设计与优化方法,对完善城市污水收集处理系统、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二、市政污水管网设计与优化探讨的背景与意义

2.1 研究背景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城市建成区面积不断扩大,人口密度持续增加,城市污水排放量也随之大幅增长。然而,部分城市的市政污水管网建设相对滞后,存在管网覆盖率不足、管道老化、雨污合流等问题,导致污水收集效率低下,污水溢流、内涝等现象频发,对城市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造成严重影响。与此同时,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出台了一系列严格的污水排放标准和环保政策,对市政污水管网的设计与运行提出了更高要求。

2.2 研究意义

科学合理的污水管网设计与优化,能够有效提高污水收集率,确保城市污水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减少污水对地表水体和地下水的污染,保护城市生态环境。优化后的污水管网可以提升管网的运行效率,降低管网维护成本,减少因管网故障导致的经济损失。合理的管网设计还能增强城市应对极端天气的能力,降低城市内涝风险,保障城市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三、市政污水管网设计原则与方法

3.1 设计原则

市政污水管网设计需遵循系统性原则,将整个管网视为一个有机整体,综合考虑污水收集、输送、处理等各个环节,确保管网系统的完整性和协调性。遵循因地制宜原则,根据城市地形地貌、地质条件、人口分布和污水排放特点等实际情况,合理规划管网布局,选择合适的管材和管径 。同时,坚持前瞻性原则,充分考虑城市未来发展需求,预留足够的管网扩容空间,避免因城市发展导致管网频繁改造。此外,还应注重经济性原则,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优化设计方案,降低管网建设和运行成本 。

3.2 设计方法

传统设计方法主要依靠设计人员的经验和手工计算,根据城市地形、污水排放点分布等资料,绘制管网平面图和纵断面图,进行管径计算和水力计算。这种方法工作量大、效率低,且容易出现计算误差和设计不合理的情况 。

现代设计方法借助计算机技术和专业软件,如鸿业市政管线、AutoCAD Civil 3D等,能够快速、准确地进行管网建模、水力计算和方案优化。通过输入地形数据、污水流量等参数,软件可自动生成管网布局方案,并进行水力模拟分析,直观展示管网的水流状态和压力分布,帮助设计人员及时发现问题并调整设计方案,提高设计质量和效率 。

四、市政污水管网现存问题

4.1 管网布局不合理

部分城市的污水管网布局缺乏科学规划,存在管网覆盖盲区,导致部分区域的污水无法得到有效收集。管网走向不合理,迂回曲折,增加了污水输送阻力,降低了输送效率。一些城市存在雨污合流管网,在雨季时,大量雨水混入污水管网,导致污水处理厂负荷过大,处理效果下降,甚至出现污水溢流现象 。

4.2 管道老化与破损

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许多城市的污水管网管道出现老化、腐蚀、破损等问题。管道接口处密封不严,容易发生渗漏,导致污水渗入地下,污染地下水环境。管道内部结垢、堵塞现象严重,影响污水的正常输送,增加了管网维护成本和难度 。

4.3 管理与维护困难

市政污水管网管理涉及多个部门,存在职责不清、协调困难等问题,导致管网维护工作难以有效开展。管网运行监测手段落后,缺乏实时监测和预警系统,无法及时发现管网运行中的问题。维护资金投入不足,专业维护人员短缺,管网维护工作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保障 。

五、市政污水管网优化策略

5.1 优化管网布局

开展城市污水管网普查工作,全面掌握现有管网的布局、运行状况等信息,为管网优化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根据城市发展规划和污水排放需求,科学合理地调整管网布局,扩大管网覆盖范围,消除覆盖盲区。优化管网走向,减少迂回曲折,降低污水输送阻力。逐步推进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将雨水和污水分开收集和输送,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减少污水溢流对环境的影响 。

5.2 改造与更新老旧管道

制定老旧污水管网改造计划,对老化、破损严重的管道进行更换。选用耐腐蚀、抗老化、性能优良的新型管材,如高密度聚乙烯(HDPE)管、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夹砂管(GRP)等,提高管道的使用寿命和运行可靠性。加强管道接口处理,采用先进的连接技术和密封材料,确保管道接口的密封性,防止渗漏 。

5.3 加强管网管理与维护

建立健全市政污水管网管理体制,明确各部门职责,加强部门间的协调与合作,形成高效的管理机制。加大管网运行监测投入,引入物联网、传感器等先进技术,建设智慧管网监测系统,实现对管网流量、水位、水质等参数的实时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并处理管网运行中的问题。

六、市政污水管网发展趋势

6.1 智能化与信息化

未来,市政污水管网将朝着智能化、信息化方向发展。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实现对管网运行状态的实时感知、智能分析和精准调控。智慧管网系统可自动监测管网运行数据,预测管网故障,为管网维护和管理提供科学决策依据,提高管网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 。

6.2 绿色化与生态化

在环保理念的推动下,市政污水管网设计将更加注重绿色化和生态化。采用生态排水系统,如透水路面、雨水花园等,增加雨水的渗透和利用,减少地表径流。在管网建设中,充分保护和恢复城市自然水系,构建生态型污水管网,实现污水管网与城市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 。

七、结论

市政污水管网的设计与优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对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针对当前管网存在的布局不合理、管道老化、管理维护困难和设计标准滞后等问题,通过优化管网布局、改造老旧管道、加强管理维护和提高设计标准等策略,能够有效提升管网的性能和运行效率。结合智能化与信息化、绿色化与生态化、一体化与协同化等发展趋势,不断创新和完善污水管网设计与优化方法,将为城市建设和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设施保障。

参考文献

[1] 李国金. 排水管网的优化设计探讨——将树形结构理论应用于污水管网设计[C]//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污泥处理处置技术高级研讨会论文集. 2009:6-9.

[2] 张晋冀. 市政道路雨污水管网优化设计与施工难点解析[J]. 电脑采购,2024(37):141-143.

[3] 赵寅. 优化市政排水管网布局与设计建议的相关探讨[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17):2566. DOI:10.12159/j.issn.2095-6630.2020.17.2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