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输电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孙少帅
身份证号码:37030319941220481X
一、引言
在全球能源格局深刻变革与电力需求持续增长的背景下,传统交流输电在长距离、大容量电力传输方面逐渐显现局限性,如线路损耗大、稳定性易受影响等。直流输电凭借其在长距离输电损耗低、能实现非同步电网互联、调节快速灵活等优势,成为现代电力传输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尤其是在我国 “西电东送” 等大型能源配置工程中,直流输电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深入研究直流输电系统关键技术,对于突破技术瓶颈、提升电力传输能力、优化能源资源配置、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二、直流输电系统发展的背景与意义
2.1 发展背景
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资源与负荷中心分布不均衡的矛盾日益突出。我国西部地区能源资源丰富,但用电需求相对较低;东部地区经济发达,电力需求旺盛,却面临能源匮乏的问题。这种现状迫切需要高效的长距离、大容量电力传输方式。交流输电在远距离传输时,由于线路感抗和容抗的影响,会产生较大的功率损耗和电压降落,限制了传输距离和容量。而直流输电不受交流输电同步运行稳定性的限制,适用于长距离、大容量输电以及不同频率或非同步电网之间的互联,逐渐成为解决能源跨区域输送问题的关键技术手段。
2.2 发展意义
直流输电系统能够有效降低长距离输电过程中的能量损耗,提高能源传输效率,减少能源浪费。其灵活的调节特性可快速调整输送功率,增强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升电网应对故障和扰动的能力。通过实现非同步电网互联,直流输电促进了不同区域电网之间的资源共享与互补,优化了能源资源配置,推动了能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三、直流输电系统关键技术
3.1 换流技术
换流技术是直流输电系统的核心技术,主要包括整流和逆变两个过程。在整流站,换流器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在逆变站,再将直流电转换回交流电送入受端交流系统。目前常用的换流技术主要有基于晶闸管的电网换相换流(LCC)技术和基于全控型电力电子器件(如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 IGBT)的电压源换流(VSC)技术。LCC 技术发展成熟,适用于大容量、远距离输电,但存在换相失败等问题;VSC 技术具有可独立控制有功和无功功率、无需交流系统提供换相电压、能向无源网络供电等优势,在分布式电源接入、城市配电网等领域应用前景广阔 。
3.2 控制保护技术
直流输电系统的控制保护技术对保障系统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控制技术主要包括功率控制、电压控制和电流控制等,通过调节换流器的触发角、调制比等参数,实现对直流输电系统输送功率、电压和电流的精确控制,确保系统稳定运行。保护技术则用于快速检测系统故障,并及时采取保护措施,如换流器保护、直流线路保护、交流系统保护等。当系统发生短路、过电压、过电流等故障时,保护装置迅速动作,隔离故障设备,防止故障扩大,保障人员和设备安全。
3.3 绝缘技术
直流输电系统中,绝缘问题直接影响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直流电压作用下,绝缘材料的电场分布、老化特性与交流电压下存在差异,因此需要专门的绝缘设计和材料。在换流站中,高压直流设备如换流变压器、直流穿墙套管、直流电缆等,对绝缘性能要求极高。研发高性能绝缘材料,优化绝缘结构设计,提高设备的绝缘强度和耐受电压能力,防止绝缘击穿事故发生,是直流输电系统绝缘技术的关键。
3.4 直流电缆技术
直流电缆是直流输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城市电网、海上风电送出等场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直流电缆需要具备良好的电气性能、机械性能和环境适应性。近年来,高压直流电缆技术不断发展,新型绝缘材料和制造工艺的应用,使得直流电缆的电压等级和传输容量不断提升。例如,交联聚乙烯(XLPE)绝缘直流电缆凭借其优异的性能,成为高压直流电缆的主流产品之一 。
四、直流输电系统关键技术面临的挑战
4.1 技术复杂性与成本问题
直流输电系统关键技术涉及电力电子、控制理论、绝缘材料等多个学科领域,技术复杂性高。研发和应用这些技术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导致设备成本和建设成本居高不下。尤其是新型直流输电技术,如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其设备和系统的成本相对传统技术更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技术的大规模推广应用。
4.2 设备可靠性与维护难题
直流输电系统设备长期在高电压、大电流工况下运行,对设备的可靠性要求极高。部分关键设备,如换流变压器、高压直流电缆等,一旦出现故障,维修难度大、周期长,可能对整个系统的运行造成严重影响。此外,由于直流输电系统技术相对复杂,对运维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较高,目前专业运维人才相对匮乏,增加了设备维护和管理的难度。
五、直流输电系统关键技术发展趋势
5.1 更高电压等级与更大容量发展
为满足能源大规模跨区域输送的需求,直流输电系统将朝着更高电压等级和更大容量方向发展。提高电压等级和输送容量,能够进一步降低输电损耗,减少线路走廊占用,提高能源输送效率。例如,我国已建成并投运了多个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未来还将继续推进更高电压等级、更大容量直流输电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
5.2 智能化与数字化升级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直流输电系统关键技术将向智能化、数字化方向升级。通过智能传感器、智能监测设备实现对系统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感知和监测,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实现对系统运行状态的智能评估、故障预测和优化控制,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降低运维成本。
六、结论
直流输电系统关键技术是推动直流输电发展的核心力量。换流技术、控制保护技术、绝缘技术和直流电缆技术等在直流输电系统的运行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尽管当前面临技术复杂、成本高、设备维护难等挑战,但随着更高电压等级、智能化、多端直流输电等技术发展趋势的推进,直流输电系统关键技术将不断创新和完善。这将进一步提升直流输电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为优化能源资源配置、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电力系统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 贺之渊,高冲,丁骁,等. 多馈入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换相失败防御技术研究综述[J].高电压技术,2024,50(7):2735-2746. DOI:10.13336/j.1003-6520.hve.20240550.
[2] 田大川. 提升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换相失败抑制能力的直流控制关键技术研究[D]. 重庆:重庆大学,2021.
[3] 刘云,李庚银,肖景良. 高压柔性直流输电工程建设一次系统方案关键技术研究[J]. 现代电力,2015,32(3):76-80. DOI:10.3969/j.issn.1007-2322.2015.03.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