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市政工程雨污水管道施工技术应用分析

作者

仓国华

身份证号码:320922197609237344

引言

在城市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市政雨污水管道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收集、输送和排放雨污水的关键功能,是维持城市正常运转、保障居民生活质量的地下生命线。良好的雨污水管道系统不仅能够有效应对暴雨洪涝灾害,避免城市内涝,还对保护城市水体环境、促进水资源循环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一、雨污水管道施工技术要点与流程

1.1 施工前准备工作

雨污水管道工程施工前的准备直接影响着该项施工能否正常施工。施工前需要进行地质勘察和水文勘测,在地下进行钻井或者物探等工作,了解该地区所要施工地段的土质性质、压实度、地下水位等,作为设置管道基础施工方案的重要前提和依据。某城市的雨污水管道施工时,在进行雨污水管道工程基础建设之前进行了地质勘查,发现部分地段有流砂现象,该工程施工方迅速采用深搅桩施作的基础进行地基加固,从而避免了后期管道下沉的现象。在选择雨污水管道施工方案中,不仅需要考虑自身的工程条件、施工技术、施工可行性及预算方面的问题,还要对施工方案进行科学编制,还要设置合理性、安全性的施工方式作为参考,经技术评审后确保方案的科学合理。

1.2 管道施工关键技术环节

管道施工首先是沟槽开挖与支护。开挖应结合地层条件和管道口径的大小选择合适的开挖深度与坡度,并采取分层开挖,机械挖至设计标高之上 20~30cm 后采用人工清底,防止扰动基底。深沟槽可采用钢板桩、灌注桩等支护,某深达 5m 的雨污水管道沟槽支护采用了拉森钢板桩,保障了施工安全、稳定了沟槽。管道基础影响到管道是否能够担负负载、保障稳定,常用的混凝土基础、砂石基础对施工质量要求较高,须保证基础平整度、密实度的要求。

1.3 施工质量检测与验收

施工质量检测及验收是控制工程质量的最后一道关卡。排水管道的闭水试验是排水管道严密性的检测方法,应在闭水前按有关规定检查管道及检查井,排除管井的裂缝和孔洞,按施工规范和标准控制水位和试验时间,记录渗水量,当渗水量偏大时应及时查找原因进行处理。压力试验主要用于给水管道等有压力要求的管道,检测管道的承压能力。外观检测对管道的安装位置、接口质量、检查井的结构等进行检查。

二、常见施工质量问题分析

2.1 管道渗漏问题

管道渗漏是雨污水管道施工比较常见的质量通病,其产生主要有两个因素,一是管材质量问题,部分管材出现裂缝、砂眼等问题,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渗漏现象。二是接口的密封性不好,如橡胶圈老化扭曲、接口处不干净等因素都会影响其密封性。基础不均匀沉降会使得管道受力不均匀,导致管道接口处开裂渗漏。某小区雨污分流改造工程中因管材的问题及接口密闭问题,使用后存在多处渗漏,造成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

2.2 管道堵塞问题

雨水管道堵塞,影响雨水的排泄。在工程施工期间,建筑垃圾、泥沙等物质进入排水管道时,没有得到及时的清理,是管道堵塞的主要因素。管道的坡度不合理,在雨水污水流动速度较慢的情况下,容易导致沉淀物的堆积现象,有的工程为了节省工程成本,采用的排水管道直径较小,在雨水污水排放量较大时,无法满足排泄需要,造成堵塞问题。某商业街雨水与污水的管道,因管道直径不恰当,在每次降水时经常发生污水溢流的情况。

2.3 管道沉降问题

管道沉降会造成管道损害、管道渗漏。原因为管道基础铺设方式不当,导致管道基

础不牢固,基础地基未夯实,回填土密实度不足引起管道沉降现象。管道周边回填土选用不当,未分层夯实回填,导致管道沉降。地下水位异常现象改变、施工等因素引起管道沉降。

三、针对性解决策略与预防措施

3.1 优化施工工艺

科学、合理的施工工艺是对施工质量至关重要的技术保障。管道对接施工工艺方面,在市政管道工程施工中积极推广先进管材对接方式如热熔对接、电熔对接,对接质量重点检查对接部位的密封性。某污水管道施工中,管道对接工艺采用热熔对接方式,借助合理、标准操作手段,达到对接部位渗漏比例小于 0.5% 的目标。在改善基础处理施工工艺方面,软基施工采用换填法、强夯法进行施工软基处理,从而改善软基承载力。某沿海城市雨污水管道施工中,针对淤泥质软土地基处理,采用换填砂砾石强夯方式,加强雨污水管道地基承载能力,有效克服管道沉降问题。在管道铺设施工时,严格把控管道坡度和管道高程,利用全站仪、水准仪等对管道高程、坡度进行精准控制。施工顺序合理组织进行安排,避免交叉作业产生的管道损坏。

3.2 强化质量控制

施工管理的各个阶段都应该重视工程质量的控制。建立施工质量管控的进料验收制度,对于管材、管件、橡胶圈等进料环节要实行严格的检测,不可让不合格的进料流入施工现场。除了到货质量证明书的查看之外,还应对其实施抽样试验,如对钢筋混凝土管材的抗压、管壁厚度等。有一项工程在施工时未注重管材的质量管理,选用的管材壁厚过薄,最终造成后期的管道出现问题,只有返工修复。还要建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督体系,监理单位要加强对施工现场的质量监督,对重点施工工序进行监督把控,如沟槽的深度、基底的处理、管道连接方式等。施工单位要做好自检机制,对于每一道工序都要确保其质量过关之后再继续施工。

3.3 加强施工人员培训

施工人员素质和质量意识决定了工程施工的质量,定期组织施工人员的学习培训,学习施工规范、操作规程、新工艺新技法等,增强施工人员的技术业务知识技能。聘请专家进行现场技术授课,通过具体工程的事例来讲解技术要点。如某公司举办为期 1个月的雨污水管道施工技术培训,通过理论培训及操作学习提升施工人员对新型管道连接技术的操作熟练度。进行质量安全教育,强化施工人员的质量、安全意识,使其充分意识到施工质量的重要性。

结语

综上所述,市政雨污水管道施工技术要点的把控、质量问题的解决对城市排水系统正常运行至关重要。通过做好施工前准备工作,严格执行施工技术关键环节标准,加强质量检测与验收,深入分析常见质量问题成因并采取针对性解决策略与预防措施,能够有效提升雨污水管道施工质量,减少后期维护成本,保障城市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陈翔鸣.市政工程雨污水管道施工技术应用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5,(14):100-102.

[2]桂钱君,毛春阳,王磊,等.市政工程雨污水管道施工技术应用分析[J].四川水泥,2024,(02):214-216.

[3] 刘 建 军 . 市 政 工 程 雨 污 水 管 道 施 工 技 术 研 究 [J]. 中 国 建 筑 金 属 结构,2024,23(05):69-71.

[4]何根.市政雨污水管道施工质量问题及防治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3,(19):193-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