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研究

作者

梁晶晶

淮北工科检测检验有限公司 安徽淮北 235000

一、引言

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承担着重要的经济责任、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国有企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凝聚职工力量、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然而,当前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国内经济结构调整与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同步推进,企业面临转型升级、产业结构调整等多重任务。在此背景下,职工思想观念呈现多元化、复杂化趋势,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难以满足新时代的需求,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淮北双龙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在关井闭坑这一关键且特殊的时期,积极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方法、新路径,通过“三个聚焦”与“四心”工程的实践,有效化解了职工思想矛盾,保障了企业平稳过渡,为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发展提供了鲜活案例。深入研究双龙公司的实践经验,对于提升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水平,助力国有企业在改革浪潮中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挑战

经济环境变化带来的冲击。当前,全球经济增长乏力,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内经济正处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关键时期。国有企业在适应新发展格局、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面临产业升级、技术创新、市场竞争加剧等压力。企业经营策略的调整、生产结构的优化往往伴随着人员岗位变动、薪酬体系改革等一系列变化,这些变化直接影响职工的切身利益,导致职工对未来发展充满不确定性,产生焦虑、不安等负面情绪,增加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难度。

职工思想多元化的影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职工获取信息的渠道日益丰富,受到多元文化、价值观念的冲击,思想观念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部分职工过于关注个人利益,集体主义观念淡化;面对网络上纷繁复杂的信息,缺乏正确的辨别能力,容易受到错误思潮的影响。这使得国有企业传统以说教为主的思想政治工作方式难以引起职工的共鸣,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亟待提升。

改革转型中的矛盾凸显。国有企业深化改革转型过程中,涉及体制机制创新、管理模式变革等深层次问题,不可避免地会引发利益格局的调整。在企业关井闭坑、资产重组、人员分流等关键环节,职工对改革政策的理解和接受程度存在差异,部分职工因担心自身利益受损而对改革产生抵触情绪。如何平衡企业发展与职工利益,化解改革过程中的矛盾,成为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

三、淮北双龙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举措

(一)加强“三个聚焦”提升引领力

聚焦政治引领,筑牢思想根基。双龙公司坚持将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化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10+2+2 ”特色学习法,每月至少开展 2 次集中学习、1次专题研讨,确保党委书记领学率与班子成员参学率双达标。学习内容涵盖党的创新理论、重要讲话精神、党史知识等,通过“请进来”与“自己讲”相结合的方式,推动新理念新思想向普通党员和职工延伸。同时,规范党委会议事规则,前置研究讨论重要事项,严格落实“末位表态”制,充分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核心作用,引领党员干部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为企业发展筑牢思想根基。

聚焦问题导向,精准施策破题。思想政治工作坚持问题导向,区分职工队伍中存在的显性或隐性、长期或短期问题,找准切入点。公司组建由副总师以上领导和机关职能科室负责人构成的“1+1”宣讲团,结合形势任务下基层,每月至少到联系点单位开展一次宣讲。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组建包含党员志愿者、青年志愿者、巾帼志愿者、“五老”志愿者、先进模范志愿者、无职党员志愿者在内的“ 6+ N”志愿服务队伍,开展理论宣讲、文化文艺等特色志愿服务活动。根据不同受众的差异性、个性化需求,定制宣讲“菜单”,按需“派单”,实现精准宣讲,有效解决职工思想困惑,避免老问题复燃、新问题萌发、小问题变大问题。

聚焦融合发展,推动协同共进。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各项工作深入有机结合。在党建工作中,推行“赛马”考核机制,对党建考核首尾的党支部书记实施绩效奖惩,开展“ 5+6 ”党建提质行动,提升党建工作水平;在安全生产经营管理方面,深化“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创新“4+N”组织生活旁听制,常态化开展“创星争星”“党员示范岗”等活动,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安全生产全过程,推动矿井安全生产超11 周年;在人才资源开发上,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激发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促进人才成长;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以思想政治工作为引领,培育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增强企业凝聚力。

(二)实施“四心”工程增强凝聚力。

“凝心”固本培元,补足精神之钙。利用中心组理论学习、政工例会、主题党日等形式,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党中央决策部署。推行政工人员包保基层支部工作模式,开展“党员带头、先锋攻坚”、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支部互帮、党员互助等活动,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日常工作,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为公司安全生产持续凝聚坚强组织力量,增强职工的归属感和责任感。

“强心”党建引领,积蓄强劲之力。构建“政治引领、融合赋能、纪律保障、民生筑基”四维党建体系。铸魂领航方面,深化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法,规范党委会议事;融合赋能方面,推行“赛马”考核,开展党建提质行动,培育党建品牌;正风肃纪方面,构建“五责”联动体系,强化监督问责;民生筑基方面,推行“ 6+N+2 职工代表作用发挥机制,实施“五有”暖心工程。通过全方位加强党建工作,以党建引领企业发展,积蓄强劲动力。

“同心”凝聚共识,铸牢思想之基。针对矿井资源枯竭、即将关井闭坑的实际,制定形势任务宣讲方案,领导班子成员带头深入区队、车间、班组、井下开展宣讲。采取“形势分析 + 政策解读 + 分类引导”和“领导班子到区队、政工人员下基层、支部书记上讲台”的宣讲模式,围绕人员安置、待遇执行等热点问题,讲清形势、讲透困难、讲好前景、讲足信心,逐步转变职工固守老区的观念,统一思想认识,为平稳有序安置人员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凝聚起推动企业改革发展的强大合力。

“暖心”用心用情,解决后顾之忧。组织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推行“3567”工作法。“3”即“三进”,支部书记每月进班组、进宿舍、进心里;“5”是五清楚,掌握职工多方面情况;“6”是“六必访”;“7”是“七必谈”。通过该工作法,收集、解决职工的烦心事、困难事,打通服务职工的“最后一公里”,让职工切实感受到单位的关心和温暖,解决职工的后顾之忧,使职工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保障矿井和谐稳定的局面。

四、国有企业健全思想政治工作机制的经验启示

贯穿“以人为本”主线。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始终坚持以职工为中心,把职工的需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思想政治工作与解决职工实际问题相结合,关注职工在工作、生活中的困难和诉求,做细民生实事,让职工感受到企业的关怀。只有真正做到与职工“心贴心、心连心”,把职工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才能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达到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的目的,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坚守“初心使命”内核。面对不断变化的时代环境和职工思想状况,思想政治工作人员要坚守初心使命,以不变的责任担当应对万变的思想动态。针对职工诉求日益多元化的特点,及时调整工作方式方法,采用职工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在传播媒体多元化的背景下,加强对职工的正确引导,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团结奋进的思想基础。始终保持思想政治工作的政治属性和价值导向,确保职工在思想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为企业发展提供坚实的思想保障。

深化“融合赋能”路径。坚持将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各项工作深度融合,是增强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关键。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党的建设,提升党建工作质量,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融入安全生产经营管理,保障企业安全生产,促进企业效益提升;融入人才资源开发,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融入企业文化建设,塑造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通过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融合体系,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感染力和吸引力,为企业发展凝聚广泛共识,汇聚磅礴力量。

五、结论

在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国有企业深化改革转型的背景下,淮北双龙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加强“三个聚焦”提升引领力、实施“四心”工程增强凝聚力的实践,为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其做法表明,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只有贯穿“以人为本”主线、坚守“初心使命”内核、深化“融合赋能”路径,才能有效应对新挑战,提升工作水平。新时代国有企业应借鉴双龙公司的经验,不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健全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传家宝作用,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障,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展现国有企业的担当与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