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时代视域下的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创新研究

作者

黄蓉

江苏省梅村高级中学 214000

“德行的实现是由行为,不是由文字。”一直以来,德育都是学校教育工作的核心,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都需要认识到德育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高中阶段作为学生学习与发展的关键时期,学生在深入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也在涉猎专业课程以外的领域。近年来,各学校高度重视学生德育教育,对高中班主任在德育方面的职责要求也随之提升。高中班主任需紧密依据学校的德育方针,将德育置于首位,紧密围绕德育目标,有序开展相关教育教学工作,以提升学生的道德认知,帮助其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一、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

在新时代视域下,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作为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提升学生的独立自主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具有深远意义。高中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具备独立自主的品质使其未来步入社会、适应社会发展的基础 [1]。不过,当前很多高中生在此方面存在明显不足,表现为依赖性强、缺乏主见等,不仅影响学习效率,也对其个人成长带来较大的影响。所以,班主任应积极创新德育工作方法,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例如,班主任可以在班级事务管理中引入责任制与轮换制结合的管理模式。针对班级卫生管理,班主任可先对全班进行分组,每组负责一周的卫生打扫工作。每周结束后,进行轮换,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工作中。在卫生打扫过程中,学生需自行安排分工、监督执行,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若在打扫中,某组学生发现教室某个角落难以清洁,便可以集思广益,采用更有效的清洁方法。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提升卫生打扫的效率,更可以学会团队合作、责任担当,其思想品德也得到相应的发展,进而增强其独立自主意识。

二、实施个性化德育教育

新时代视域下,高中德育工作的开展,需要班主任以学生为中心,对学生思想道德品质方面的发展加以关注。鉴于高中生背景不同,成长经历各异,其道德观念与行为表现便会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班主任在实施德育教育的过程当中,就需要注重实施个性化德育教育。通过因材施教,针对学生在品德上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并采取更加合适的德育方法,以此提高德育效果 [2]。

例如,对于班级中来自单亲家庭的学生,更容易形成负面生活态度和沮丧的价值取向。因此,班主任应留意单亲家庭学生的情绪,强化对学生心理的干预,以此使得学生可以释放内心的压抑情感。班主任还需要认可与信赖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怀与温暖。要想让学生将注意力从消极情绪中转移出来,班主任可以安排适合的任务,让学生通过参与班级活动、承担一定的班级职责等,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就感和价值感,从而逐渐找回自信心,树立起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三、组织专题性实践活动

新时代视域下的德育工作,需要班主任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实践性德育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深刻体验,从而触动其内心,使其真正领悟思想品德的内涵。与传统单一的口头讲述相比,专题性德育活动可以为学生提供更真实的情感体验,有助于其思想品德的发展。因此,高中班主任应深入挖掘德育资源,组织具有深刻体验的德育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思考、在体验中成长[3]。

例如,在中秋佳节到来之前,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欢度中秋,弘扬民族传统”的专题实践活动。班主任需深入挖掘中秋节的文化内涵、历史渊源、风俗习惯等资料,并制作成生动有趣的课件或视频,以便在课堂上为学生进行详细讲解。讲解过程中,班主任不仅要传授文化知识,更要引导学生思考中秋节所蕴含的家庭团圆、和谐共处的内涵,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尊重。而后,班主任可以鼓励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围绕中秋节主题进行创意策划,可以是通过朗诵经典诗词、讲解中秋传说、表演民俗故事等形式来展现中秋文化。如此,既可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又可以促进其思想品德的全面发展,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班主任在新时代需要基于立德树人的理念,科学开展德育工作,并且也需要注重采取更加有效的德育教育方法,使得学生可以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德育教育,并成为品德高尚的高素质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1] 韦元玲 . 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 四维” 实践 [J]. 中小学班主任 ,2024,(S2):13-14.

[2] 纪红彬 . 立德树人视域下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探究 [J]. 吉林教育 ,2024,(34):85-87.

[3] 杨鑫 . 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开展方法探析 [J]. 华夏教师 ,2024,(24):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