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天矿供配电智能化中的能源管理与优化
姚博
国家电投白音华蒙东露天煤业有限公司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 026200
一、引言
露天矿作为我国煤炭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国家能源供应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露天矿开采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开采工艺的日益复杂,露天矿供配电系统的规模也越来越大,能源消耗不断增加。同时,露天矿供配电系统还存在能源利用效率低、能源管理手段落后等问题,导致能源浪费严重,运营成本居高不下。因此,加强露天矿供配电系统的能源管理与优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和运营成本,对于露天矿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露天矿供配电系统的特点和能源管理现状
2.1 露天矿供配电系统的特点
供电负荷大:露天矿开采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电气设备,如电铲、矿用卡车、破碎机、输送机等,这些设备的功率较大,导致露天矿供配电系统的供电负荷很大。
供电距离长:露天矿的开采区域通常较大,供电线路较长,电压降和线路损耗较大,对供电质量有一定的影响。
环境条件恶劣:露天矿作业环境复杂,存在粉尘、潮湿、高温、振动等因素,对供配电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2.2 露天矿供配电系统的能源管理现状
能源管理手段落后:目前,许多露天矿的供配电系统能源管理主要依靠人工抄表和简单的统计分析,缺乏实时监测和精准控制手段,无法及时发现能源浪费问题并进行调整。
能源利用效率低:由于供配电系统设计不合理、设备老化、运行方式不当等原因,露天矿供配电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较低,存在较大的节能潜力。
三、智能化技术在露天矿供配电系统能源管理与优化中的应用
3.1 智能感知与监测技术
智能感知与监测技术是露天矿供配电系统能源管理与优化的基础。通过在供配电系统中安装各种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如电压传感器、电流传感器、功率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可以实时采集供配电系统的运行数据,包括电压、电流、功率、功率因数、温度等参数。这些数据为能源管理提供了准确的基础信息,有助于及时发现设备的异常运行情况和能源浪费问题。
3.2 大数据分析与处理技术
大数据分析与处理技术可以对采集到的海量供配电系统运行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通过运用机器学习、数据挖掘等算法,可以发现供配电系统的运行规律和能源消耗模式,预测潜在的故障风险和能源浪费点。
3.3 云计算与边缘计算技术
云计算与边缘计算技术可以实现供配电系统数据的远程存储和计算,提高数据处理速度和效率。云计算平台具有强大的计算和存储能力,可以对大量的供配电系统数据进行集中处理和分析,为能源管理提供决策支持。边缘计算技术则可以在供配电系统的现场进行数据的就地处理和实时反馈,减少数据传输延迟,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
3.4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技术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技术可以对供配电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智能识别和预测,实现自动化控制和优化。通过对供配电系统的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进行学习,人工智能算法可以自动调整设备的运行参数,优化供电方案,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例如,利用神经网络算法对供配电系统的负荷进行预测,根据预测结果自动调整发电机的输出功率,避免发电机的过载或轻载运行,提高发电效率。同时,人工智能技术还可以实现对供配电系统的故障诊断和预警,提前发现设备的故障隐患,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减少故障损失。
四、露天矿供配电系统能源管理与优化的策略
4.1 优化供配电系统设计
合理规划供电网络:根据露天矿的开采布局和生产工艺,合理规划供电网络,减少供电距离和线路损耗。采用分区供电的方式,将露天矿划分为不同的供电区域,每个区域设置独立的供电系统,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和灵活性。
选择高效节能设备:在供配电系统的设备选型上,优先选择高效节能的设备,如高效变压器、节能型电动机等。这些设备具有较低的能耗和较高的运行效率,可以有效降低能源消耗。
优化无功补偿装置:合理配置无功补偿装置,提高供配电系统的功率因数,减少无功功率的损耗。根据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动态调整无功补偿装置的容量,确保功率因数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
4.2 加强设备运行管理
建立设备运行档案:对供配电系统的设备建立详细的运行档案,记录设备的运行参数、维护记录、故障情况等信息。通过对设备运行档案的分析,及时发现设备的运行异常和潜在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实施设备状态监测:利用智能感知与监测技术,对供配电系统的设备进行实时状态监测。通过监测设备的温度、振动、电流等参数,及时发现设备的故障隐患,提前进行维护和更换,避免设备故障导致的能源浪费和生产中断。
优化设备运行方式:根据露天矿的生产计划和用电需求,合理安排供配电系统的设备运行方式。避免设备的空载运行和频繁启停,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
例如,在生产低谷期,可以适当减少发电机的运行数量,降低能源消耗。
4.3 推广智能能源管理系统
构建智能能源管理平台:整合智能感知与监测、大数据分析与处理、云计算与边缘计算、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等技术,构建露天矿供配电系统的智能能源管理平台。该平台可以实现对供配电系统的实时监测、精准控制和优化调度,提高能源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实施能源计量与考核:在供配电系统的各个环节安装能源计量装置,实时计量能源消耗情况。建立能源考核制度,将能源消耗指标纳入企业的绩效考核体系,激励员工积极参与能源管理工作,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开展能源审计与评估:定期开展能源审计与评估工作,对供配电系统的能源利用状况进行全面检查和评价。根据审计与评估结果,制定针对性的节能措施和改进方案,不断优化能源管理。
4.4 加强人员培训与管理
提高员工节能意识:通过开展节能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员工的节能意识和责任感。让员工认识到能源管理的重要性,积极参与节能工作,形成全员节能的良好氛围。
结语
露天矿供配电智能化中的能源管理与优化是提高露天矿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和运营成本的重要途径。通过应用智能感知与监测、大数据分析与处理、云计算与边缘计算、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等智能化技术,可以实现对露天矿供配电系统的实时监测、精准控制和优化调度。采取优化供配电系统设计、加强设备运行管理、推广智能能源管理系统、加强人员培训与管理等优化策略,能够进一步提高露天矿供配电系统的能源管理水平。案例分析表明,智能化能源管理与优化技术在露天矿供配电系统中的应用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未来,随着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露天矿供配电系统的能源管理与优化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 论露天矿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实际应用 . 王祥生 . 露天采矿技术 ,2012(02)
[2] 地测防治水信息化管理系统在煤矿的建立 . 常艳斌 . 矿业装备 ,2022(05)
[3] 浅谈煤炭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应用策略 . 李晓芳 . 办公室业务 ,2021(19)
[4] 信息化管理系统在矿山机械维修中的应用核心研究 . 李源新 ; 周仕聪 ;李红 . 中国设备工程 ,202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