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数字化时代群众文化活动的创新模式与发展路径

作者

左云梅

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文化馆 云南丽江 674200

引言:以往的文化活动模式已难以满足现代公众多元文化需求,需要借助数字技术推动创新发展。通过立足文化馆实践视角,探讨数字技术如何赋能群众文化活动,分析资源整合与平台建设对促进文化供给优化作用,探究数字生态构建与服务升级促进融合发展路径,旨在提出适应数字化时代群众文化活动创新模式与可持续发展策略,为推动文化馆事业转型升级提供理论参考。

一、数字技术赋能群众文化,创新模式重塑活动形态

数字技术赋能群众文化活动已成为文化馆工作重点方向,通过深入应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群众文化活动呈现出线上线下融合、内容形式多样化、参与互动沉浸式等创新特征。智能技术应用使文化活动突破时空限制,线上直播、云端展演、远程互动等形式让公众随时随地享受优质文化服务,有效解决了传统文化活动覆盖范围有限问题。数字内容创作制作技术推动文化活动形式创新,沉浸式体验、数字影像等技术手段使文化展示更加生动形象,增强了群众参与积极性与体验感。大数据分析技术实现文化活动精准对接,通过采集分析公众文化消费习惯、兴趣偏好等数据,文化馆能够更加精准把握群众文化需求,提供差异化文化服务。区块链等技术应用保障文化资源交流共享安全便捷,促进优质文化资源跨区域流动与共享。人机协同模式拓展文化活动创新边界,人工智能辅助创作、智能推荐等应用为群众提供个性化文化体验。

云平台建设实现文化活动资源集约管理,使文化活动策划、推广、反馈全流程数字化管理成为可能。智慧文化场馆建设则赋予传统文化空间全新功能,通过数字化改造使文化场所成为集展示、体验、交流、教育于一体复合功能空间。各地文化馆积极探索实践,打造数字文化广场、云端艺术节、线上展览展演等创新活动,取得显著成效。然而数字技术应用过程中也面临技术门槛高、专业人才缺乏、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需要建立长效机制保障数字技术与文化活动深度融合,真正发挥技术赋能作用。

二、资源整合优化文化供给,平台建设拓展参与渠道

文化资源数字化建设奠定资源整合基础,各地文化馆通过系统性梳理馆藏资源,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戏曲、民间艺术等传统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采集、整理与保存,构建数字文化资源库,为资源共享流通提供基础条件。跨界资源协同整合拓展文化内容边界,文化馆与教育、旅游、科技等领域单位开展深度合作,整合多方资源优势,丰富群众文化活动内容,推动文旅融合、文教融合等创新模式发展。文化资源分级分类管理提升供给效率,依据不同人群文化需求特点,建立分众化、精细化文化资源管理体系,实现文化资源精准配置与高效利用。共享平台建设成为拓展群众参与渠道重要途径,一站式文化服务平台、公共文化云平台等数字平台建设降低了公众获取文化服务门槛,提升了文化服务可及性。

互动社区营造激发群众主动参与热情,文化馆通过搭建线上文化社区、艺术交流平台等,为文化爱好者提供展示交流空间,促进群众间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智慧文化终端普及扩大服务覆盖面,智能文化终端、流动文化服务车等设施延伸文化服务触角,让偏远地区群众同样能享受优质文化服务。各类赛事活动则成为展示平台,通过举办线上线下结合文化艺术比赛、展演活动,为民间艺术团体与个人提供展示机会,激发全民文化创造活力。然而平台建设仍存在系统兼容性差、用户体验不佳、内容更新不及时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标准规范,推动各类平台互联互通,形成资源共建共享良好生态。

三、生态构建深化融合发展,服务升级提升体验质量

完善政策法规体系为融合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各级文化主管部门应出台支持数字文化发展政策措施,明确发展方向与目标建立激励机制,为数字化时代群众文化活动创新发展营造良好政策环境。人才培养机制建设解决发展瓶颈问题,文化馆应加强数字技术应用人才培养,通过岗位培训、专题讲座、实践锻炼等多种方式,提升工作人员数字技术应用能力,同时积极引进跨学科复合型人才,为数字文化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标准规范制定促进健康有序发展,建立数字文化资源建设、平台开发、服务提供等方面标准规范,确保数字文化产品服务质量与安全。评价反馈机制完善助力持续优化提升,建立科学评价体系,通过用户反馈、第三方评估等方式,及时了解群众需求变化与满意度,不断优化调整服务内容与方式。

多元主体协同参与构建生态合力,鼓励企业、社会组织、个人等多元主体参与群众文化活动创新发展,形成相关部门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良性互动格局。注重文化传承创新则是确保文化活动根植传统又富有时代特色关键所在,数字技术应用过程中应尊重文化发展规律,既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又要赋予时代内涵,避免数字化而无文化倾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则为服务升级提供硬件支撑,完善网络设施、智能设备、服务平台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文化服务供给能力。国际交流合作拓展发展视野,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交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提升文化影响力。文化馆应立足长远统筹规划,系统推进数字文化生态建设,实现群众文化活动高质量发展。

结论:数字化时代群众文化活动创新发展既面临重大机遇也存在诸多挑战,文化馆应积极适应数字化转型趋势,充分发挥数字技术赋能作用,通过创新活动形态、整合文化资源、完善平台建设、构建数字生态、升级服务体系等举措,推动群众文化活动创新发展。未来发展中应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强化资源整合与协同创新,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与人才队伍建设,注重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转化,不断提升公众文化参与度与满意度,推动形成共建共享共治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美好生活需要作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李前 . 数字化时代群众文化活动的新趋势与实践探索 [J]. 电脑迷 ,2023(7):187-189.

[2] 关长春 . 浅析数字化时代群众文化活动新模式 [J]. 牡丹 , 2020(6).

[3] 王峰锋 . 数字媒体在文化馆群众文化活动中的实践探究 [J]. 东京文学 ,2021(8):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