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问题驱动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作者

张欢

重庆市字水中学学校  400020

引言:

作为高级中学的主要课程,高中数学对于提升学生的逻辑推理、抽象概念以及问题处理技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然而,当前高中数学教学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效率低下等问题。问题驱动教学作为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当前高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 教学方法单一

在我国高中数学教育中,传统的教学方法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如讲授法、问答法等。这些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传授知识,但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对数学产生畏惧心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注重知识点的讲解,而忽略了学生的实际需求,使得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二)学生学习负担重,学习效率低下

高中阶段学生面临较大的学习压力,尤其是数学学科。由于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感到困惑。同时,大量的作业和考试使得学生疲于应对,学习效率低下,这种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也制约了高中数学教育的发展。

(三) 学生缺乏主动思考和参与

部分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束缚,采用灌输式教学,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在课堂上,教师主导着整个教学过程,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思考和参与的机会,抑制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二、基于问题驱动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施策略

(一)精心设计问题

要依据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和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来设计问题。设计的问题要能启发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将问题看作一个有机整体,设计一系列相互关联的问题,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思考。同时,把数学问题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应用能力。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

例如,在幂函数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展示一些实际问题:

问题1 :如果正方形的边长为x,那么它的面积 y=x2 ,这里y 是 ρX 的函数吗?问题2 :如果正方体的棱长为 x ,那么它的体积 y=x3 ,y 与 x 是什么关系?

问题 3 :如果正方形的面积为 ρX ,那么它的边长 ,这也是一种函数关系吗?

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函数的形式,进而引出幂函数的定义:一般地,形如 y=xa (a 为常数)的函数,叫做幂函数。

然后再提出问题:幂函数 y=xa 中,a 的不同取值对函数的性质和图像有什么影响?让学生通过列表、描点、连线等方法画出不同幂函数的图像,如 y=x , 等,进而探究幂函数的性质,如定义域、值域、单调性、奇偶性等。

(二) 创设问题情境

根据学生年龄和认知,联系生活创设情境。如教授概率统计,引入彩票中奖概率、股市行情等问题,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魅力。考虑学生个体差异,设计不同层次问题情境。基础差的学生,设计简单情境帮其建立信心;基础好的学生,设计有挑战性的情境激发求知欲。将问题看作有机整体,设计一系列相互关联的问题,引导学生层层深入思考,提高数学思维能力。重视数学与现实生活联系,引导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把生活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让学生在解决生活问题中探索数学本质。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合作中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交流能力。

例如,以“函数的单调性”为例,教师可先设计问题“如何判断一个函数的单调性?”,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函数图像、分析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变化关系等方法探究答案。探究中适时指导,最后组织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看法和解题方法。

(三)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我们应该强调数学和日常生活的关联性,并指导学生运用数学的角度去理解世界。把生活中的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让学生在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中探索数学的本质。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合作中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出自己的问题和想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例如,函数单调性:教师可先提出问题“如何判断一个函数的单调性?”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函数图像、分析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变化关系等方法进行自主探究。在学生探究过程中,教师适时进行指导。最后,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看法和解题方法。

(四) 组织学生交流讨论

建立开放、包容的课堂环境,鼓励学生大胆表达想法,消除他们的顾虑。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的观点,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增强学生参与讨论的自信心。依据学生的学习技巧、性格属性、兴趣偏好等要素,对他们进行适当的分组,以保证每一个小组的成员都能发挥各自的优势并相互补充。 一般每组以 4 - 6人为宜,这样既能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参与讨论的机会,又便于小组内的组织和管理。问题要具有启发性、开放性和挑战性,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欲望。问题可以围绕教学重点、难点以及学生容易产生困惑的地方来设计。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巡视各小组,了解讨论情况,适时给予引导和启发。当小组讨论出现偏离主题、陷入僵局或出现错误观点时,教师要及时进行纠正和引导,确保讨论朝着正确的方向进行。倡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提出多样化的观点和解决方案。对于学生的独特见解和创新思维,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讨论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总结,梳理讨论的结果和收获。教师要对学生的讨论表现进行评价,肯定优点,指出不足,同时对讨论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例如,函数单调性: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如何判断函数的单调性,有哪些方法?”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可能会提出通过观察函数图像、利用定义等方法来判断单调性。教师巡视各小组,适时引导学生思考不同方法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讨论结束后,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强调利用定义判断单调性的步骤和关键要点。

结论:

以问题为导向的高级中学数学授课方式可以显著增强授课的实用价值,刺激学生的求知欲,并且可以锻炼他们的独立学习技巧以及创造性的思考。在实施问题驱动教学时,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交流讨论,并及时进行总结归纳。同时,要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和反思,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丽 . 新课改下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性提问的策略探究 [J]. 数理天地 ( 高中版 ),2024,(21):70-72.

[2] 马骏 . 新时期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 [J].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4,(30):44-46.

[3] 苏 永强 . 高 中 数 学 生 态 课 堂 提 问 有 效 性 研 究 [J]. 中 国 教 育 学刊 ,2024,(S2):7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