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融合背景下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孙南
湖南省常德市安乡县下渔口中学 415600
小学体育作为一门强调身体运动技能的学科,看似与文化学科没有联系,但只要教师深入挖掘即可发现体育教学内容丰富,在教学的过程中可结合其他学科教学如音乐、美术和信息科技等,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使学生成为适应未来工作岗位复合型人才需求的高素质人才。笔者结合多年体育教学经验,分别以体育与音乐、美术和信息科技学科为例,探究在小学体育课堂中如何开展跨学科教学。
一、体育与音乐学科融合
小学体育与音乐的教学融合,不仅可使学生在运动休息时间学习音乐放松大脑,促进劳逸结合,还可使学生结合体育运动动作,练习音乐节拍,培养学生的音乐旋律感和节奏感,促进学生英语综合素养的提升。从具体的融合方式来看,教师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可通过在课间操播放音乐开展音乐教学、在体育热身环节融入音乐和体育课堂技能教学中引入音乐元素等方式,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体育运动技能和培养音乐审美鉴赏能力。
具体而言,以课间操时间为例,教师在体育教学课间操期间,可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课间操风格,选择适合本堂课间操的音乐,激发学生运动热爱和学生对音乐的热情之情。例如在组织学生排练本校园自创的体操时,可选择如《青春修炼手册》这类节奏欢乐、富有青春气息且受广大学生喜爱的歌曲,使学生在充满青春气息的音乐氛围中锻炼身体,增加体操运动过程中的趣味性。
二、体育与美术学科融合
教师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也可将美术学科和体育进行融合,利用体育场地为学生进行美术创作提供环境支持,使学生在体育课堂中可结合美术学科知识,充分展示美术才艺,促进学生美术即兴创作能力提升。从具体的融合策略上看,首先,教师引导学生结合美术中的线与点元素,对体育场进行标识;其次,结合简笔画,将体育动作以简笔画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眼前,促进学生理解这些体育动作;最后,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向学生展示精美的体育动作要领图,也可将这些图片张贴在操场、室内运动场等地点,供学生欣赏。
具体而言,以体育教学中融入美术中的线与点元素为例,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美术中的线与点元素对体育运动场进行改造。在操作上,教师可引导学生利用白色线条对跑道、篮球场和足球运动场的边界线进行标识,还要重点标注起跑线、起跳点等。在学生在结合美术知识绘制体育运动场线条时,教师还可配合体育运动规则讲解,不仅能使学生加深对体育活动范围和体育规则的理解,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规则意识,还能使学生更好理解美术中线与点理论知识和绘画技巧,促进其美术综合素养的提升。
三、体育与信息学科融合
教师在体育教学中,除了将体育与音乐、美术的学科融合,还可引入信息学科元素,将体育学科与信息技术学科的融合,使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加深对信息技术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实践技能的应用。从具体的融合策略上看,首先,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信息技术融合体育元素的创作比赛,如创作短视频推广体育文化;其次,利用信息学科的在线学习系统,制作体育微课堂讲解体育运动技巧如篮球投篮姿势讲解等,并通过手机移动端呈现在学生眼前供学生在课间进行碎片化学习;最后,结合虚拟现实技术,引导学生佩戴专业的虚拟现实技术设备,更好地训练体育技能,增加其对体育学科的学习兴趣。
具体而言,以体育文化推广为例,结合信息学科知识,可组织学生开展短视频推广体育文化创作比赛,引导学生利用多媒体创作技能,通过 pr/ps 等专业视频剪辑软件和图像编辑软件,以体育项目、体育赛事和体育相关新闻资讯等为创作内容,创作出具有创意和具有吸引力的短视频作品。在创作比赛结束后,可对在视频创作过程中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表彰,并向学生该作品中的创意点,促进其他学生向受表彰的学生学习,使学生理解信息学科与体育文化融合的意义。
总之,在学科融合背景下,单一割裂学科教学模式已不符合融合教育理念的要求。在小学体育教学融合过程中,教师可结合体育学科特点,充分挖掘其他学科和体育学科的共同之处,灵活引入其他学科元素,如音乐学科、美术学科和信息学科等,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江薇 . 学科融合背景下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J]. 体育视野 ,2022,(23):73-75.
[2] 邹济亮 . 小学体育课堂效能提升:聚焦学生身体素质全面发展的教学策略 [J]. 田径 ,2024,(09):23-24.
[3] 夏寒媚 . 聚焦新课标,“玩转”新课堂——小学体育游戏化教学策略 [J]. 冰 雪 体 育 创 新 研 究 ,2025,6(09):76-78.DOI:10.20155/j.cnki.issn2096-8485.2025.09.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