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用的探究
刘念
神农架林区下谷坪民族学校
引言:语言学习本质上属社会互动过程,需要在真实交流情境中习得应用。小组合作学习契合英语学科交际特征与初中生心理发展需求。随着新课程改革深入推进,这种教学方法受到广泛关注与应用,然而实际操作中仍面临诸多挑战。文章从初中英语教学实际出发,分析现行小组合作学习中问题,探索构建适合我国初中生英语学习特点合作模式,设计可行实施策略,通过典型案例验证其教学效果,希望能够为提升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一、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现状分析与问题识别
当前初中英语教学领域中,小组合作学习已成为普遍采用教学方式,许多教师尝试将传统单向灌输模式转变为多向互动模式。部分初中英语教师认同小组合作学习理念并在课堂中予以实践。这种方法确实带来一定积极变化:学生参与度提升,课堂氛围活跃,语言运用机会增多。然而深入观察发现,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形式大于内容现象普遍,部分教师虽安排学生分组,却未设计真正促进合作学习任务,导致表面热闹实则效率低下。组内分工不均衡,常见优秀学生独立完成任务而其他成员参与度不足情况,使合作流于形式。评价机制不完善,缺乏科学评估小组合作成效手段,难以激发学生持续参与动力。
教师指导能力参差不齐,部分教师组织协调能力欠缺,难以有效引导学生展开富有成效讨论。时间安排上也面临挑战,许多教师反映在完成规定教学内容前提下,难以充分保证小组活动质量。班级规模过大、教室空间有限等客观条件制约也影响实施效果。学生方面,语言水平差异大导致低水平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合作技能欠缺使讨论效率低下;母语依赖倾向使英语交流环境难以维持。文化心理因素影响下,部分学生习惯被动接受知识,主动探究意识与表达意愿不强,影响小组互动质量。
二、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策略设计与方法构建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需建立于科学理念基础上,结合初中生认知特点与英语学科特性进行系统构建。首要环节为科学分组机制建立,宜采用异质性原则组织学习小组,即每组包含不同英语水平学生,使优秀学生能够引领带动其他成员共同进步。考虑性格互补因素,将外向型与内敛型学生合理搭配,创造均衡互动氛围。分组方式可采取固定与灵活相结合策略,基础小组保持相对稳定性以建立长期信任关系,特定任务则可根据教学需求临时调整。理想小组规模控制在 4-6 人范围内,既保证充分交流又避免管理难度过大。任务设计应遵循挑战性与可达成性平衡原则,精心设计富有吸引力且难度适中任务,确保每位成员都能积极参与并有所贡献。
以人教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上册 UNIT 1 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 ?为例,教师应当设计旅行记者主题合作学习活动。此单元核心语言目标为掌握过去时态表达旅行经历,教师按照异质分组原则将全班划分为 5-6 人小组,每组包含不同英语水平学生。每个小组被赋予旅游杂志编辑部身份,需完成一期关于假期旅行专题报道。活动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资料搜集,各小组成员分工合作,有人负责搜集旅游地点词汇与表达,有人整理过去时态常用动词变化形式,有人准备提问技巧,小组共同建立语言资源库;第二阶段为采访实践,每位组员扮演记者角色,采访其他小组成员假期旅行经历(真实或虚构),运用 Where did you go... ? What did you do... ? How did you feel... ?等核心句型,记录答案;第三阶段为成果创作,小组合作制作假期旅行主题海报或电子杂志,包含图文并茂旅行报道,每位成员负责撰写一篇短文。教师在各阶段巡视指导,关注语法正确性与表达流畅度,适时提供支持。
三、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实践应用与案例展示
小组合作学习实践应用需要精心设计教学流程,打造多元互动平台,创设真实语言环境。具体实施过程可划分为准备阶段、实施阶段与总结阶段三个关键环节。准备阶段重点在于明确学习目标,设计合作任务准备必要材料,培训合作技能。任务设计应紧密结合教学内容,既满足语言学习要求又激发学生兴趣。实施阶段教师角色转变为引导者与支持者,通过清晰指令启动活动,巡视指导确保小组运作高效,适时介入解决困难,关注全员参与情况。关键在于把握引导力度,既不过度干预学生自主探索,又不放任自流导致低效讨论。总结阶段通过成果展示、反思评价等形式巩固学习成果,肯定成绩指出不足。展示形式应多样化,如海报展示、角色表演、辩论赛等让学生有机会运用英语进行真实交流。评价体系需全面立体,结合自评、互评、师评多种方式关注知识掌握、语言运用、合作能力等多个维度。
以人教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上册 UNIT 5 Do you want to watch a game show ?为例,教师应当开展英语电视频道主题项目学习活动。本单元核心教学目标包括掌握表达喜好与建议句型,学习电视节目相关词汇,培养听说能力。教师设计跨越两周课时综合性合作项目:将全班划分为六个制作团队,每组负责策划制作一档英语电视节目,类型可包括游戏节目、脱口秀、纪录片以及烹饪节目或体育赛事。小组成员根据兴趣与特长分工协作:导演负责统筹规划,编剧负责内容创作,演员负责表演对话,道具师负责场景布置,摄影师负责拍摄记录。项目分为策划、排练、录制三个阶段执行:策划阶段,各小组通过头脑风暴确定节目主题与框架,共同设计对话脚本,确保包含单元核心句型如 Do you wantto... ? Would you like to... ? I’d rather... 等;排练阶段,小组成员反复演练对话,互相纠正语音语调,提升表达流畅度;录制阶段,利用手机或平板电脑拍摄节目片段,可添加字幕与背景音乐。教师全程提供语言支持与技术指导,定期与各组交流进展,解决困难。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 , 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结论:小组合作学习契合英语学科交际性特点与初中生心理发展需求,具有提升学习兴趣、增强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合作精神多重价值。然而其有效实施需要科学设计,包括合理分组、精心设计任务、明确角色分工以及构建多层互动模式、营造支持氛围、建立科学评价体系等环节。未来可进一步探索信息技术与小组合作学习融合路径,拓展其应用空间。
参考文献
[1] 赵 磊 . 合 作 学 习 在 初 中 英 语 教 学 中 有 效 应 用 的 思 考 [J]. 读 写算 ,2025,(17):166-168.
[2] 彭星 . 新课标背景下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J]. 考试周刊 ,2025,(10):13-16.
[3] 张怡 . 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J]. 中学课程辅导 ,2025,(07):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