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协同视角下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径与策略研究
林冬金
泉州市泉港区界山第三中心幼儿园
一、引言
在当今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是教育的重要目标。幼儿时期是习惯养成和个性塑造的关键阶段,劳动教育对于幼儿的成长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3- 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要求关注幼儿全面发展,劳动教育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培养幼儿的实践能力、责任感和良好的劳动习惯。家园协同是幼儿园劳动教育的有效途径,家庭和幼儿园相互配合、相互支持,能够为幼儿创造更加丰富的劳动教育环境。
二、家园协同视角下幼儿园劳动教育的重要性
(一)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劳动教育能够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劳动过程中,幼儿需要运用自己的感官去观察、思考和操作,从而提高他们的认知水平。同时,劳动还能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让他们学会与他人合作、分享和关爱他人。
(二)增强家园合作
家园协同开展劳动教育能够加强家庭和幼儿园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家长可以通过参与幼儿园的劳动活动,更好地了解幼儿在园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同时也能将家庭中的劳动教育经验与幼儿园分享,形成教育合力。
(三)传承传统文化
劳动教育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参与春耕活动、制作传统美食等劳动,幼儿能够了解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三、家园协同视角下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径
(一)春耕活动
随着春天的到来,幼儿园组织开展春耕活动。例如我园开展的惊蛰促春耕农庄耕作忙活动,老师带领孩子们分时分批走进田野,开启劳动教育课。在活动中,孩子们观察植物的生长、参与翻土、播种等农事活动,通过亲身体验感受劳动的乐趣和艰辛。为了更好地开展春耕活动,幼儿园可以邀请有经验的家长参与其中。请有经验的家长在班级种植区指导种植,他们可以向孩子们传授种植知识和技能,如如何选种、播种、浇水、施肥等。家长的参与不仅能够丰富活动内容,还能让孩子们感受到家庭和幼儿园的共同关注和支持。
(二)种植区劳动
种植区是幼儿园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场所。幼儿园设置不同类型的种植区,如蔬菜园、花卉园等,让孩子们在种植过程中了解植物的生长规律和特点。在种植区劳动中,幼儿可以参与从播种到收获的全过程。他们可以亲手播种种子、浇水、施肥、除草,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同时,种植区劳动还能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和耐心,让他们学会照顾和关爱生命。例如,幼儿园的种植区活动就非常有特色。该园将设置了以蔬菜种植为主的菜园子、以缠绕植物、水培、养殖为主的幸福味道、以家园护理为主的班级植物区等多个区域,并与户外游戏和班级区角游戏相结合。家长资源为活动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很多农作物种子是家长捐赠的,有务农经验的家长成为顾问,提供专业指导。
(三)特色劳动活动
除了春耕活动和种植区劳动,幼儿园还可以开展一些特色劳动活动,如制作防虫香囊、品惊蛰美食等。随着春天的到来,昆虫也随之增多,为了驱虫,孩子们可以自己动手制作精美的防虫香囊。在制作过程中,孩子们需要选择材料、设计图案、填充香料等,这不仅能够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还能让他们了解一些防虫知识。“惊蛰吃梨,百病去离”,在惊蛰时节,幼儿园组织孩子们开展品惊蛰美食的活动。孩子们全程参与洗梨、削梨、切梨等过程,品尝自己亲手制作的美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四、家园协同视角下幼儿园劳动教育的策略
(一)建立家园合作机制
幼儿园和家庭应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共同制定幼儿的劳动教育计划和目标。可以通过家长会、家长微信群等方式,及时向家长传达劳动教育的理念和活动安排,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同时,幼儿园还可以邀请家长参与幼儿园的劳动教育课程设计和评价,共同促进幼儿劳动教育的发展。
(二)加强教师和家长培训
教师和家长是幼儿劳动教育的重要实施者,他们的劳动教育水平直接影响到幼儿的学习效果。因此,幼儿园应加强对教师和家长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劳动教育意识和能力。可以邀请专家进行讲座、组织教师和家长参加培训课程等,让他们了解劳动教育的理论和方法,掌握正确的教育技巧。
(三)营造良好的劳动教育氛围
幼儿园和家庭应共同营造良好的劳动教育氛围,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劳动教育的影响。幼儿园可以在园内设置劳动教育宣传栏、展示幼儿的劳动成果等,激发幼儿的劳动兴趣。家庭可以鼓励孩子参与家务劳动,为孩子树立劳动榜样,让孩子在家庭中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四)多样化的劳动活动形式
为了提高幼儿的劳动兴趣和参与度,幼儿园和家庭应采用多样化的劳动活动形式。除了上述提到的春耕活动、种植区劳动、特色劳动活动外,还组织幼儿参加社区劳动、志愿服务等活动,让幼儿在不同的劳动场景中体验劳动的乐趣和价值。
五、当前幼儿园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一)存在的问题
教育理念认识不足:部分教师和家长对劳动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将劳动教育视为可有可无的内容,忽视了劳动教育对幼儿全面发展的作用。
教育内容和形式单一:一些幼儿园的劳动教育内容主要集中在简单的打扫卫生、整理物品等方面,形式较为单一,缺乏趣味性和创新性,难以激发幼儿的劳动兴趣。
家园合作不够紧密:虽然家园协同是幼儿园劳动教育的重要途径,但在实际操作中,家园合作还存在一些问题。部分家长参与幼儿园劳动教育活动的积极性不高,与幼儿园的沟通和配合不够紧密。
(二)改进措施
加强教育理念宣传:幼儿园和家庭应加强对劳动教育理念的宣传,让教师和家长充分认识到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可以通过举办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向教师和家长普及劳动教育的知识和方法。丰富教育内容和形式:幼儿园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丰富劳动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可以结合季节变化、节日活动等,开展多样化的劳动教育活动,如手工制作、烹饪、种植养殖等,让幼儿在不同的劳动体验中获得成长。
强化家园合作:幼儿园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建立更加紧密的家园合作关系。可以通过定期召开家长会、组织家长开放日等活动,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幼儿园的劳动教育工作,同时也能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共同改进劳动教育方法。
六、结论
家园协同视角下的幼儿园劳动教育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春耕活动、种植区劳动、特色劳动活动等实践路径,以及建立家园合作机制、加强教师和家长培训、营造良好的劳动教育氛围、多样化的劳动活动形式等策略,能够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劳动教育体验,培养幼儿的劳动意识、实践能力和责任感。同时,针对当前幼儿园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应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不断提高劳动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在未来的教育实践中,我们应进一步探索家园协同的有效模式,为幼儿的成长和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