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双减”背景下小学低年级识字优化教学策略探究

作者

芦文静

鄂尔多斯市东胜区第八小学 017000

引言: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是语文学习基础环节,直接影响学生后续学习发展,然而传统识字教学普遍存在教学方式陈旧、学习效果不佳等问题难以适应“双减”要求,如何在减少教学时长、降低作业量前提下保证甚至提升识字教学质量,成为有待解决课题。通过立足“双减”政策背景深入分析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现状,探索符合政策要求且能够提升教学效果优化策略,为一线教师提供理论指导与实践借鉴。

一、识字教学现状分析,优化策略需求凸显

教学方法层面绝大多数教师仍采用以往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以教师示范、学生模仿为主要形式;教师在黑板上书写汉字笔画顺序学生跟随练习,整个过程机械重复缺乏互动交流,这种单向传输方式忽视了学生主体地位,无法调动学习积极性。识字教学内容编排相对固化,教材中汉字按照既定顺序依次呈现,教师严格按照教材进度推进教学,很少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节奏;部分汉字脱离具体语境孤立存在,学生只能死记硬背字形结构难以理解汉字深层含义。教学环境方面存在诸多制约因素,课堂氛围普遍沉闷,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灌输缺少自主探索机会;教师过分注重标准答案,对学生创新思维缺乏包容态度;识字练习大多依赖纸质作业,学生需要反复抄写生字完成大量机械性练习题,这种重复性劳动消耗学生大量时间精力却难以产生理想学习效果。

教学评价体系主要通过听写测试检验学生识字水平,忽视了汉字运用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状态令人担忧。许多低年级学生对识字学习缺乏兴趣,认为识字过程枯燥乏味,他们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主动思考能力逐渐退化。面对复杂汉字结构学生采用死记硬背方式,记忆效果不持久;部分学生虽然能够准确书写汉字,但在实际运用中频繁出错,说明其对汉字理解停留在表面层次。“双减”政策实施对识字教学提出更高要求,减少作业总量意味着教师不能再依赖大量练习巩固识字效果,必须在课堂教学中实现高效学习;减轻学生负担要求教师创新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氛围中掌握识字技能。

二、情境创设策略运用,识字兴趣有效激发

情境创设策略突破以往的教学局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学习体验有效激发识字兴趣;多元化情境设计能够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建立汉字与现实世界深层联系;生活化情境营造使学生在熟悉环境中接触汉字,降低学习难度并增强学习动机;故事化情境构建为抽象汉字赋予生动形象,让学生在情节发展中自然习得字形字义;音像化情境呈现通过视听结合方式刺激学生感官体验,强化汉字记忆效果;互动化情境参与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在交流合作中深化汉字理解;体验化情境实践让学生亲身感受汉字运用场景,提升学习真实感与成就感。

《天地人》是一年级学生接触汉字启蒙课文,蕴含着深厚人文内涵与哲学思考,教师在教学这三个汉字时可以创设宇宙探索情境,带领学生进行一场奇妙汉字之旅。课堂开始教师播放浩瀚星空视频,配以轻柔音乐,让学生仰望苍穹感受天空无限广阔;随后展示大地山川图片,引导学生脚踏实地体验土地厚重;最终呈现各行各业人物照片,让学生认识人类智慧与创造力。在这种宏大情境中教师逐一介绍天地人三字,解释其字形演变过程,天字像人张开双臂拥抱天空,地字表现土地平坦广阔,人字展现人类直立行走姿态。教师还可以组织天地人情景剧表演,让学生分别扮演天空、大地、人类,通过肢体语言展现三者关系,学生在表演中体验天覆地载、人居其间和谐画面,深刻理解三字内在联系。

三、游戏化教学策略实施,识字效率显著提升

游戏化教学策略符合低年级学生爱玩天性,能够有效调动学习热情显著提升识字效率。竞技性游戏设计激发学生挑战欲望,让学生在竞争中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合作性游戏构建促进同伴互助学习,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并巩固识字成果;操作性游戏实践强化动手能力培养,让学生在制作过程中深化汉字认知;探索性游戏活动鼓励学生主动发现汉字规律,培养独立思考能力与创新意识;表演性游戏展示为学生提供展现自我平台,增强学习自信心与成就感;智力性游戏挑战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提升汉字运用水平。

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日月山川》四字蕴含自然万物精髓,教师运用游戏化策略能够让学生在愉快体验中掌握这些汉字。教师先设计自然探宝游戏,将教室布置成自然景观,四个角落分别代表日、月、山、川;学生分成四个小队,每队负责探索不同区域。日区域悬挂太阳图片与相关诗句,学生需要找出隐藏在其中日字卡片;月区域营造夜晚氛围,学生借助手电筒寻找月亮形状月字拼图;山区域堆放各种形状积木,学生合作搭建山峰造型时拼写山字;川区域铺设蓝色丝带模拟河流,学生沿着河流路线收集川字部件。游戏过程中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观察汉字与自然景观对应关系,让学生发现日字圆润如太阳,月字弯曲似新月,山字层叠象群峰,川字流淌如江河。随后开展汉字变身秀表演游戏,学生运用肢体语言表现四个汉字形态,其他同学猜测表演内容。最终进行诗词接龙游戏,学生轮流说出包含这四个汉字古诗句,在文化熏陶中加深汉字理解。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结论:以往的教学模式已难以适应新时代教育要求,需要创新教学策略提升教学质量,通过深入分析识字教学现状发现学生兴趣不高等关键问题,并提出情境创设与游戏化教学两种优化策略。这两种策略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识字教学效率,符合“双减”政策减负增效要求,未来识字教学改革应当继续探索更多创新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教育体验,推动小学语文教育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云 .“双减”背景下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J]. 求知导刊 ,2024,(09):98-100.

[2] 李业波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低年级生活化识字教学路径 [J]. 天津教育 ,2024,(09):98-100.

[3] 杨文珍 .“ 双减” 背景下小学低年级趣味识字教学分析 [J]. 教育界 ,2024,(05):8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