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工程能力的车辆工程CDIO 培养模式应用研究
任俊楠 张军
南通理工学院 汽车工程学院 江苏省南通市 226002
前言
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汽车产品不断更新换代,对车辆工程专业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车辆工程专业的培养模式中,学生们往往只注重知识的学习和理论知识的应用,缺乏对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此,本文以 CDIO 教育理念为指导,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为目标,探究面向工程能力的车辆工程 CDIO 培养模式 [1]。在该模式中,学生作为主体参与到课程教学活动中来,教师作为引导者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和创新实践。在该培养模式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得到了有效培养,有利于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素养的全面提升。
一、车辆工程CDIO 培养模式应用存在的问题
1. 实践教学环节问题突出:实践内容与行业需求脱节,校企合作深度不足
传统的车辆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主要由基础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和生产实习等组成,其中实践教学环节占总学分的比例超过 60% ,是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实践教学内容与行业需求脱节,与工程实际需求存在一定差距,学生难以在实际工作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2. 课程体系缺乏系统性设计:课程与CDIO 能力目标匹配度低,项目载体设计不合理
课程体系缺乏系统性设计。由于受到传统教学观念和模式的影响,传统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偏重于学生机械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实践技能的培养和工程项目载体设计不足,造成学生缺乏系统的工程概念、思维模式和能力基础,课程与 CDIO 能力目标匹配度低。同时,项目载体设计不合理。在 CDIO 教学理念指导下,课程体系必须围绕CDIO 能力目标进行系统性设计。但是由于学生缺乏工程概念和思维模式基础,在设计项目载体时,项目载体选择和设计不合理,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理解。
3. 师资队伍工程素养不足:教师工程实践经验欠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缓慢
我国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不足,虽然具有较为专业的理论知识,但是对专业工程实践缺乏研究,使得课程教学中理论与实践脱节。部分教师缺乏工程实践经验,不能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项目开发中,课程设计与工程实际脱节。此外,现有教师工程素养普遍不高,缺少实践经验和行业经验,难以实现课程与实际生产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这种“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方式难以满足车辆工程 CDIO 培养模式的要求。
4. 评价体系与CDIO 理念不匹配:评价主体单一,缺乏企业评价等多元评价主体
培养模式缺乏工程设计能力的评价,考核方式也不合理,以结果为导向,注重对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和对工程实践的掌握程度。在学生完成项目后,对学生进行考试。这种考试方法忽视了对学生的工程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意识等方面的考核。由于没有建立起科学合理的考核方式,导致部分学生在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过程中不能有效地进行工程实践,无法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的工程中。
二、面向工程能力的车辆工程CDIO 培养模式应用策略
1. 深化校企协同,构建实践教学新体系
面向工程能力的车辆工程 CDIO 培养模式应用策略中,实践教学体系是整个教学环节的基础。学校和企业应协同构建实践教学新体系,充分发挥学校的平台优势,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同时加强企业和学校间的合作,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基于汽车专业学生的特点,针对车辆工程专业学生在汽车设计与制造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课程体系、实验项目、师资队伍等方面进行改革与实践,提高车辆工程专业学生的
工程实践能力[2]。
2. 重构课程体系,实现能力培养闭环
通过对传统培养模式进行分析,发现在现有的专业培养体系中,课程设置与实际工程脱节,缺乏针对性。基于 CDIO 理念,以学生为中心,以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符合工程实际需求的课程体系。对现有的课程进行优化调整,形成以“工程实践能力”为导向的教学体系。要切实针对专业核心课程进行优化重组。专业核心课程是车辆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基础和核心,是对学生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系的提炼和整合。对现有课程体系进行优化重组,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实现知识体系与实践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同时完善实践教学环节,实现培育闭环,才能够更好的优化培训模式。
3. 强化师资建设,提升工程教学能力
学校教师要树立工程教育理念,将课堂教学与工程实践相结合,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学校教师要善于与学生交流沟通,积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并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让学生参与到课程中来,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学校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积极参与企业项目设计和创新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科研水平 [3]。
4. 改革评价体系,健全质量保障机制
在 CDIO 教育理念指导下,构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模式,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保障。“评价体系”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一定的教育目标和原则,对教学过程中各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所作出的价值判断。在 CDIO 教学模式下,将学生、教师、企业、学校和政府等利益相关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建立健全质量保障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为 CDIO 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保障。改革传统的考核模式,将过程性考核和结果性考核相结合,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建立健全质量保障机制。
结束语
本文通过分析传统工科教育存在的问题,以 CDIO 理念为指导,对车辆工程专业进行教学改革,将汽车设计与制造过程相融合,引入了工程项目式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一起完成整个项目的设计,并以项目为中心进行考核,最终形成了基于 CDIO 理念的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有效地解决了传统工科教育存在的问题,有效地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新能力。值得教学推广。
参考文献
[1]施峰,刘书云.基于OBE理念的理论力学课程考核改革研究[J].高教学刊,2022,21:134-138.
[2] 季薇,吴晓欢,刘子威,等 . 基于思政与 OBE 理念融合的数字信号处理课程建设[J]. 高教学刊,2024(36):10.
[3] 肖金石,万早雁,聂洋洋 . 基于 OBE 理念的飞行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优化设计 [J]. 高教学刊,2024(16):98-99.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22SJYB1756),项目名称:基于CDIO 理念车辆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任俊楠(1989-),男(汉族),江苏南通,硕士,任职于讲师,研究方向:汽车零部件设计及计算机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