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林业病虫害防治意义及松材线虫病综合防治技术分析

作者

李超锋

新疆瑞昶设计院有限公司 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

引言

通过系统的病虫害防治工作,我们能够有效调控病虫害的种群规模,进而保护并维护生态环境的和谐与稳定。具体到松材线虫病的防治上,需采取多措并举的策略,包括但不限于监测机制的建立、科学管理实践的推行、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手段的综合运用等,以全面实现对病害发生与传播的精准控制。鉴于此,本文旨在深入分析林业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意义,并详细阐述针对松材线虫病所实施的综合防治技术的具体要求,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实践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与借鉴。

1 林业病虫害的危害程度和生态影响

在林业领域中,病虫害肆虐犹如一场破坏力巨大的灾难,给森林生态系统及相关产业带来了沉重打击。研究发现,大量林木在遭受病虫害侵袭后,生长受到严重影响。原本健康生长且有望茁壮成长的林木,因病虫害导致生长明显阻滞,树干变得细弱,树枝也变得稀疏,树叶发黄枯萎,生长速度大幅放缓,高度与直径近乎停滞增长。病虫害严重时甚至导致整株树木枯萎死亡,大片树林短时间内变成荒芜之地。森林资源的生产力由此遭受重创,曾经茂密葱郁、木材资源丰富的森林变得稀疏破败不堪,产量大减的同时,木材总蓄积量也大幅下降。即便那些侥幸存活的林木,木质也因病虫侵蚀出现空洞、腐朽现象,导致强度和韧性等品质指标下降,经济价值也大幅降低。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也被病虫害强行打破。生物多样性受到了极大损害,部分物种由于食物来源锐减、栖息地被破坏,种群数量急剧下降,有的甚至濒临灭绝的边缘。同时,植物方面也受到一定影响,一些伴生植物可能因主林木死亡而失去依托,无法继续生长繁衍;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也连带受到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物种组成和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曾经丰富多样的生物群落变得单一薄弱。

2 林业病虫害防治意义

2.1 降低林业损失

在社会各行业的发展中,林业中的木材、林产品等产业在社会经济上占据重要地位。如果一旦出现林业有害生物,那么大量树木就会死亡,可利用木材资源大幅减少,不能为社会提供多样化的木材,这不仅会直接影响木材的产量,还会增加木材的生产成本。所以就要开展病虫害防治技术,通过防治,减少树木出现病虫害的概率,让树木可以健康生长,使得木材的供给更加稳定、持续,降低经济方面的损失。

2.2 有助于提升森林生态效益

病虫害的有效防治成为提升森林生态效益的关键路径。通过实施科学的病虫害管理策略,不仅能够保障林木的健康生长,还能显著提升林木产品的产量与质量,进而强化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服务功能,为社会提供更多元的生态福祉。这一过程的实现,依赖于对森林生态系统持续的监测与强化管理,旨在及早发现并迅速应对病虫害问题,采用科学合理的防治手段,从而实现森林生态效益的显著提升。进一步而言,病虫害防治在维护森林生态系统质量与稳定性方面亦扮演着重要角色。它能够有效减轻对森林资源的直接破坏,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自然环境的稳定,从而全面提升森林生态系统的综合质量与稳定性。在此过程中,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至关重要,其成功实施必将极大地促进本地区森林生态系统质量的优化与稳定性的增强。

3 松材线虫病综合防治技术

3.1 严格检疫木材

木材调运是造成松材线虫病远距离传播扩散的重要途径,所以在防治环节做好木材调运工作非常关键。首先,要严格检疫检验进口木材,认真检查木材及其包装材料,避免疫木传入国内。 其次,要规范松材线虫病的检疫规程,明确检疫要点,建议在疫区边缘重要交通要道建立检测点,禁止疫区内的木材往外调运。最后,要规范检疫方法,一方面要检测木材的松脂分泌量、含水率等进行判断,另一方面要利用贝尔曼漏斗法进行检测,若发现有幼虫经培养后再做鉴定 。

3.2 构建监测体系

相关部门应构建完善的监测网络,以分布广泛的林业站为枢纽,充分发挥护林员熟悉林区地形、树种分布的优势,结合专业技术人员定期开展全面巡查。对于生态敏感区域、交通沿线林带、风景区周边,相关部门应按照相关规定,设立固定监测样地。监测人员应定期深入样地,详细调查松树的生长状况,如树高、胸径、冠幅等指标,仔细记录病虫害发生情况,如松针有无变色、枯萎,树干有无虫孔、流脂。

3.3 松材线虫病综合防治技术

① 在探讨松材线虫病的防控策略中,化学防治法展现出了显著成效。该方法的实施依托于相关部门深入的实验研究与细致规划,具体体现在选用氟氯氰菊酯乳油、氟铃脲、除虫菊酯等针对性强的化学防治剂,针对松材线虫病进行了有效干预。这些药剂的应用,不仅成功遏制了病害的广泛传播与加剧,更实现了感染率的大幅降低,降幅超过 70% ,成效显著。为确保防治效果的全面性与及时性,防治过程中还精心布局了多个监测点,这些监测点覆盖了所有松林区域,构成了严密的监控网络。通过定期对监测点的巡查,一旦发现枯死松树等异常迹象,立即进行样本采集与检测,这一流程确保了问题的及时发现与应对。检测结果进一步证实了化学防治法对于降低松材线虫感染率的积极作用,感染率得到了显著遏制。

② 生物防治。主要作用于媒介昆虫。目前在防治松墨天牛方面可利用天敌微生物和天敌昆虫。白僵菌( Beauveriabassiana Vuillemin )作为目前防治松墨天牛的有效天敌微生物,使用较为广泛。以黄色梢小蠹或哈氏肿腿蜂为媒介,使白僵菌寄生至松墨天牛幼虫,造成天牛幼虫的死亡,从而减少天牛虫口数量。天敌昆虫方面主要是利用哈氏肿腿蜂、川硬皮肿腿蜂和花绒寄甲通过寄生方式防治墨天牛属昆虫。用肿腿蜂携带白僵菌寄生松墨天牛幼虫,通过白僵菌和肿腿蜂的双重寄生防治天牛幼虫,其杀虫效果明显好于单独施用白僵菌或肿腿蜂。

结语

综上所述,对松材线虫病进行防治,可使森林资源得到充分保护,并维护生态环境,保证林业生产更加高效。在进行防治的时候,主要是从预防、治理、管控等方面入手,保证松材线虫病的防治效果得到大幅提升,降低松材线虫病的传播概率,保护松树资源,让森林生态系统可以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佳佳. 松材线虫病的危害及其防治措施分析[J]. 农村科学实验,2024(8):94-96.

[2]范文杰,曹晓波,曹冬梅,等. 松材线虫病的危害及其防治方法探析[J].农业灾害研究,2023,13(11):1-3.

[3]姜韬. 我国松材线虫病的主要防治阶段及防治措施[J].林业勘查设计,2023,52(5):46-49.

[4]董辉.基于林业病虫害防治意义及松材线虫病综合防治技术分析[J].现代园艺,2019(18):72-73.

[5]曾端香,余曦玥,于敬文,等.松材线虫病的检测及综合防治技术[J].中国农学通报,2022(4):8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