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时代下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的构建措施研究

作者

金国英

甘肃现代环境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甘肃省兰州新区 730300

激励机制可以有效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激发员工内在潜能,进而提高工作积极性。基于此,企业要结合自身发展需求、市场发展趋势,构建完善的激励政策,优化薪酬奖励策略,从而发挥激励机制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价值作用,为企业长远发展注入动力源泉。

一、新时代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的构建意义

新时期,企业制定完善的激励机制,可以满足员工的多元化诉求,尤其可以通过薪资待遇、绩效奖金、晋升通道等方式,激发员工的内在工作动力,挖掘工作潜力,激发工作热情,使其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促进工作效率的全面提升。此外激励机制的完善,能够促进企业发展目标的实现,营造轻松和谐的工作氛围,让员工产生归属感,并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友好协作,激发员工热情与潜能【1】。激励机制的构建还能够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提高企业内部凝聚力,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到企业发展进程中,使其更好的适应企业发展需求,增加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

二、新时代下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的构建措施

(一)采取多样化的激励方式

新时期,为了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效率,最大程度上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构建多元化的激励机制,其中包含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同时还包含短期激励和长期激励。企业需要始终秉持公平公开的原则,根据企业生产特点、员工知识结构、年龄层次、职位等的差异性,制定差异化的鼓励制度。同时以需求为导向,对不同层次、不同阶段的学生采取差异化的激励方式,或者采取综合性多样化激励措施,交替采用。其中激励层次包含物质激励、荣誉激励、个人价值激励等。其中物质激励包含工资、奖金、福利等;荣誉激励包含精神奖励等,能够对员工进行有效鼓舞;个人价值激励包含晋升机制等,有效激发员工的内生动力【2】。(1)完善晋升机制,企业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晋升机制,健全职业发展规划,强化技能培训,为员工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进而挖掘员工职业能力,使其更好的适应企业发展需求。同时要保障晋升通道的透明性和公正性,明确绩效评价和晋升规则,让员工能够清晰认知自身的职业发展路径,为员工提供个性化的职业发展指导,助力员工制定可行性的职业目标。企业还需要为员工提供充足的职业培训和学习资源,如在线课程、内部讲座、外部培训等,促进员工职业竞争力的提高。(2)完善福利制度。企业要结合实际需求,制定弹性工作制度、远程办公机制等,满足员工灵活工作需求。此外要创新福利制度,如健康保险、弹性工时、家庭关怀等,进而增加企业竞争吸引力。

(二)完善绩效评估体系

新时期,企业要在公平、公正原则下,构建完善的绩效评估体系,健全绩效考核制度,为员工晋升、聘用、奖惩、工资福利调整等提供依据,为激励机制价值作用的正常发挥创建良好条件。绩效考核和评估体系,就是需要按照特定准则,采用科学方案,对员工的岗位职责的实践程度进行检查和评定,全方位平那个员工工作完成情况。其中考核内容主要包含“ 德、能、勤、绩” 等,着重考察工作实际业绩【3】。此外还需要结合岗位、职务级别的差异化,开展综合性考评,以便真实评估员工真正能力,将其与员工薪酬奖金相挂钩,全面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在具体评估考核工作中,要创新传统的评价方式,引入 360 全方位多源反馈评估体系,这样才能对员工表现进行全面反映;要对评估考核指标进行精细化设置,以便对不同部门、不同岗位的完成成果进行真实体现,为绩效考核提供指导;强化考核流程监管,促进考核过程、结果公正性,减少人为主观因素的干扰,增加考核信息透明度、公开性,强化员工对绩效考核体系的信任度与接纳度。

(三)健全薪酬激励机制

为了满足不同员工的需求,企业要构建完善的薪酬激励机制,突出体现薪酬机制的公平性。通过完善的薪酬激励机制,才能调动员工积极性,并吸引更多人才,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促进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高。其中员工激励政策包含工资、奖金、补贴。同时还包含机会、职权、学习、发展等要素,进而满足员工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价值等方面的需求,形成多层次、多结构的激励制度【4】。企业要结合市场发展趋势,完善薪酬分配体系,并结合不提供岗位工作实绩、贡献度等,形成多元化薪酬方案,贯彻执行多劳过得原则。针对高技能科技人才、高素质管理精英等制动,构建专项奖励基金,引进创新性的薪酬分配策略。设置非固定性收入项目,调动员工内在工作动力。

(四)强化激励机制监督

为了保障激励措施的公平性、合理性,企业需要结合员工实际需求,构建透明化的激励实施流程,保障所有员工都可以详细掌握激励标准和条件。此外,还需要完善激励监督机制,尤其要动态监督激励过程和激励结果,避免发生偏颇和不公现象。要注重创新激励机制,使其与员工需求和市场环境始终保持契合性。

结论

综上所述,新时期,为了进一步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需要创新激励机制构建措施,尤其要结合市场环境、员工需求,实现个性化激励和数字化管理,同时促进激励与工作生态平衡性,实现可持续激励,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感,创新企业文化建设,有效提升企业员工工资积极性,增加企业市场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刘福莹.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优化对策 [J]. 商展经济, 2025,(13): 175-178.

[2]李召德. 激励机制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探讨 [J]. 市场周刊, 2025, 38 (19): 187-190.

[3]姚科峰. 探究激励机制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J]. 四川劳动保障,2025, (11): 101.

[4]洪冰艳. 科学设立激励机制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J]. 中国商界, 2025, (11): 232-233.

作者简介:姓名:金国英,出生年月:1985.08,性别:男,民族:汉族,籍贯(**省**市):甘肃省兰州市,职称:中级经济师,学历:大学本科,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