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本土资源的探究式主题课程构建与实施

作者

高占国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龙江夏致幼儿园

幼儿园应当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应当充分利用家庭、社区的教育资源,拓展学前儿童的生活和学习空间(2)《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家庭、幼儿园、包括社区的一花、一草、一木、一人,就是儿童的一个世界,本土资源就是上述资源的综合体,它既包含自然资源、也包含各类社会和人文资源。如虞永平教授就认为,幼儿园课程要与生活,尤其是幼儿生活紧密联系,在主题的选择、目标的制定等方面都要紧密联系幼儿生活,把幼儿生活中具有教育意义的事件、事物纳入幼儿园的课程中,增加幼儿园课程的人文精神和生活色彩(3)。——《学前课程与幸福童年》。在讨论基于本土资源的幼儿园探究式主题课程时,我们必须思考在 AI 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基于本土资源的主题课程必须通过探究式学习方法的引入,让幼儿在自主探究中学习,促进其全面发展。

一、本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本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幼儿园课实施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能够丰富幼儿园的课程内容,还能帮助幼儿更好地了解和认同自己的文化背景,儿童生活的家庭、幼儿园和周边的社区都可以为幼儿园课程提供丰富的素材和独特的视角。在幼儿园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挖掘其中的价值和意义,将其整合到幼儿园的课程内容中来,不断丰富幼儿园的课程资源库。

二、探究式学习方式的引入

幼儿园好的课程就是给儿童一个有意义的附近,在课程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就需要思考用什么方式去了解和认识这个附近,并以这个附近为载体,培养幼儿主动参与体验、主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儿童在各领域的全面发展。

探究式主题课程所强调更多的是以问题为导向,通过观察、体验、调查等多感官参与的方式进行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而探究的内容又是孩子最熟悉的附近。在幼儿园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儿童运用探究式学习方法,通过自主探究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儿童主动学习的习惯,提升儿童学习的效果。

三、基于本土资源的探究式主题课程内容的选择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充分关注幼儿经验,引导幼儿在生活和活动中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教育内容的选择应该“既贴近幼儿的生活,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基于本土资源的探究式主题课程内容的选择关注的是如何给儿童一个有意义的附近,怎样的内容才是适宜的?“才能让后人的生命成长,让幼儿充分展现生命的力量,让幼儿充分感受生命的意义,让幼儿成为他(她)自己”——《学前课程与幸福童年》,所以内容的选择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首先,应以儿童为中心,关注幼儿的兴趣和需求且贴近儿童生活的主题,不是所有的本土资源都是儿童感兴趣的的,也不是所有本土资源都是值得儿童去探究的。这就需要幼儿园在广泛收集本土资源的基础上,对本土资源进行价值和意义上的筛选及归类整理,让教师们在开展探究式主题活动时便于借鉴和采用。根据这个原则,我们整理了Hi—幼儿园、我爱我家、小脚丫走龙江、书的世界、奇妙的绳子、Hi—小学,六个儿童比较感兴趣且比较贴近儿童生活的的主题作为不同年龄段儿童探究的主题。

其次,要充分考虑儿童的年龄特征,选择适宜的主题内容。从贴近儿童生活和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两个原则出发,我们在整理和归纳基于本土资源的主题活动中的主题选择时,将Hi—幼儿园、我爱我家两个主题放在小班阶段,小脚丫走龙江和奇妙的绳子两个主题放在中班年龄段,书的世界和Hi—小学让大班儿童探究。每一个主题在次主题的选择上更加考虑儿童的兴趣和年龄特点,比如小脚丫走龙江中,以探究我家在龙江、龙江的美食、龙江好玩的地方到我的家乡做为拓展。

最后,要考虑主题课程实施中的探究性原则。探究式学习鼓励儿童通过自主探究、体验、观察、调查等方式来主动获取知识经验,这种方式强调儿童的参与和互动,旨在培养儿童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培养出能够适应未来各种变化的主动学习者。所以在基于本土资源的探究式主题课程实施中,我们强调小眼睛看世界、小脚丫走世界、小耳朵闻世界、小手绘世界——强调多感官参与的探究。比如在大班主题活动奇妙的绳子中,儿童在探究关于绳子分类的时候,就需要观察、触摸,甚至测量和比较等方式展开对不同绳子长短、粗细、软硬、材质和用途等多元的分类。

四、基于本土资源的探究式主题课程的实施策略

坚持每个儿童都是积极主动的学习者的理念实施基于本土资源的探究式主题课程是为了让儿童更好地通过参与、体验、操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儿童良好的学习品质,促进儿童在各领域的自主发展。为此,幼儿园采用了课程主题园本化,园本主题班本化、主题活动游戏化和无围墙的教室四个方面来推进基于本土资源的探究式主题课程。

第一,课程主题园本化。基于本土资源的探究式主题课程在充分考虑幼儿园原有课程、教师专业水平的基础上,以幼儿生活的附近为探究的内容,融于幼儿园活动的特色,充分挖掘和利用幼儿园周边的资源,包括人员、环境、社区文化、自然等,预设了小中大班每个学期的一个课程主题,小班Hi—幼儿园、我爱我家两个主题,中班小脚丫走龙江和球球大世界,大班奇妙的绳子和我要上小学。让儿童从 Hi--幼儿园主题中“认识我的幼儿园”开始,最后到大班 Hi—小学“我爱我的幼儿园”结束;充分挖掘幼儿园一人一绳和一人一球的两个专项体育活动的教育意义和探究内容,将其预设为奇妙的绳子和球球大世界两个课程主题。

第二,园本主题班本化。虽然我们形成了预设的六阶课程主题内容,建立了完善的课程资源库,但是课程最终要走向班本化甚至生本化,因为每个班级儿童的兴趣爱好,能力发展不同,甚至教师的个性各有不同,所以每个班在执行预设主题的过程中,教师有权利也有义务根据

第三,对园本课程进行个性化调整和实施的过程,旨在使课程更加贴合每个班级幼儿的具体情况,从而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幼儿园的一花、一草、一木、一人、一世界,都“值得”孩子去探究。而不是都“需要”孩子们去探究,体现出来的就是园本课程班本化的过程。

第三,主题活动游戏化。幼儿园主题活动和自主游戏的融合能够让幼儿在自主游戏过程中自然地学习和发展,这种方式既能发挥自主游戏的优势,又能够确保幼儿在自主游戏中获得有目的、有意义的经验。我们室外自主游戏内容的选择和材料的准备可以基于幼儿主题探究活动的开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学教育法》

[2]虞永平.学前课程与幸福童年[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