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输电线路绝缘设计与防雷保护研究

作者

杜经国

海南欣城电力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海南省三亚市 572099

中图分类号:TM6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电力系统的快速发展,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变得尤为重要。其中,绝缘设计与防雷保护作为保障输电线路安全的关键环节,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绝缘设计旨在确保线路在正常运行及异常情况下不会发生击穿或闪络,而防雷保护则是为了降低雷击对线路造成的损害,提高线路的耐雷水平。

研究背景:输电线路作为电力系统核心组成部分,其安全运行直接影响供电可靠性。雷击事故占输电线路故障率的 30%~50% ,绝缘失效与防雷不足是主要原因。新能源并网及特高压输电发展对绝缘设计与防雷技术提出更高要求。

研究意义:优化绝缘设计可降低污闪、雷击跳闸率。科学防雷保护减少停电损失,提高电网经济性。

1 雷电对输电线路的影响

雷电作为一种自然现象,它对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当雷电击中输电线路时,会产生巨大的电流和电压,这些能量的释放可能会导致线路绝缘子击穿、线路跳闸甚至设备损坏。此外,雷电还可能引发线路周围的电磁场变化,这种变化有可能干扰输电线路的正常传输功能。因此,深入分析雷电对输电线路的具体影响,对于制定有效的防雷措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了解这些影响可以帮助更好地设计和维护输电系统,确保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雷电击中电线可能导致绝缘层发生闪络现象,进而引发单相接地故障或相间短路。短路电流极高,足以导致电线、连接配件以及接地引下线的熔毁甚至断裂,对电路的完整性和安全性造成严重威胁。当雷电直接击中架空地线时,与放电通道相连的地线部分可能遭受烧毁、断裂或强度减弱。在极端情况下,地线的断裂将对线路的防雷性能产生负面影响。雷击作用于线路时,由于电线和地线上的极高电压,可能会穿越塔架间的空隙或跨越塔顶,引发线路故障或事故。与雷电相关的电磁效应会使得输电线路成为交变电磁场,导致线路中电流增加。由于输电线路无法承受过大的电流负荷,可能会发生线路烧毁,从而增加后期维护工作的难度。

2 输电线路绝缘设计的原则

首先,必须确保绝缘强度足够高,能够承受在正常运行以及在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下遇到的最大电压,从而避免发生击穿或闪络现象。其次,绝缘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环境因素,包括气候条件、污秽程度等,以确保绝缘性能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下也能保持稳定。再者,经济性也是绝缘设计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原则,需要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合理控制绝缘材料的成本,避免不必要的浪费。最后,绝缘设计还需与防雷保护措施相结合,通过合理的绝缘配置,提高线路的耐雷水平,减少雷击对线路造成的损害。综上所述,输电线路绝缘设计的原则是多方面的,需要综合考虑安全、环境、经济以及防雷保护等多个因素,以确保输电线路的稳定和可靠运行。

3 输电线路绝缘设计

3.1 日常经验法

日常经验法是一种基于长期运行经验和实际观测结果的绝缘设计方法。该方法主要依赖于历史数据和实际操作中的观察,通过对已运行线路绝缘性能的统计和分析,提取出关键的绝缘设计参数。在日常经验法中,设计人员会综合考虑线路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运行环境等因素,结合以往类似条件下的绝缘设计案例,对新的输电线路进行绝缘配置。这种方法简单直观,能够快速给出初步的设计方案,尤其适用于缺乏详细设计资料或时间紧迫的情况。然而,日常经验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它可能无法完全适应所有特殊情况或极端环境下的绝缘设计需求,因此在应用时需要结合其他方法进行综合判断。

3.2 污耐压法

是一种基于污秽条件下输电线路绝缘性能的测试和设计方法。该方法主要关注输电线路在受到污秽污染时的绝缘强度,通过模拟污秽环境对绝缘子进行耐压试验,以确定其耐受电压水平。污耐压法的设计过程通常包括污秽度的测量、绝缘子型号的选择、试验电压的确定以及试验结果的分析等步骤。通过这种方法,设计人员能够更准确地评估输电线路在污秽环境下的绝缘性能,从而制定出更为合理的绝缘设计方案。污耐压法具有科学性和准确性高的优点,尤其适用于污秽严重或气候条件恶劣地区的输电线路绝缘设计。然而,该方法也需要较高的试验设备和专业技术人员支持,因此在应用时需要考虑成本和技术可行性。

3.3 合理选择参数创建半波输电线路参数模型

在输电线路比电磁波短的情况下,输电线路的电压可以保持在相同的变化状态,并且可以使用集中模型来描述上述状态。如果输电线路的长度几乎与电磁波的长度相同,则很容易在输电线路中引起严重的电压波动。因此,不可能使用集中式参数进行描述,集中式模型在这种情况下不适用。在这种情况下,分布参数模型是适用的。对于半波输电线路的参数模型设计,假设沿半波输电线路上的参数相等,需要使用均匀的输电线路来完成仿真。在这种设计中,假设线路的端子电流和电压是已知的,并且距离末端 I 处的电压和电流方程可以如下获得:

U=U2ch(γI)+I2ZCsh(γI)

式(1)、式(2)中, U2 和 I2 指传输线末端的电压与电流, I2 流出末端为正,结合对以上电流方式的分析,能够建立相应的二端口网络的网络方程,基于电路二端口理论,可得到最终的半波输电线路参数模型。

3.4 防雷、防污设计

在输电线路的设计中,防雷与防污是两个至关重要的环节。防雷设计主要是为了减少雷电对线路的冲击,避免造成设备损坏或停电事故。防污设计则是为了预防因大气污染导致的绝缘子表面积污,进而影响线路的绝缘性能。对于防雷设计,通常采取的措施包括安装避雷针、避雷器等防雷装置,以及提高线路的绝缘水平。这些措施可以有效降低雷电对线路的直击概率,同时减少雷电波在线路上的传播,保护线路设备免受雷击损害。在防污设计方面,需要定期清扫绝缘子表面的污秽,保持其良好的绝缘性能。此外,还可以采用合成绝缘子、增大爬电距离等技术手段来提高线路的防污性能。这些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因污秽导致的线路闪络事故,提高线路的运行可靠性。防雷与防污设计是输电线路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两个环节。通过科学合理的防雷与防污设计,可以确保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为电力系统的可靠供电提供有力保障。

结束语

随着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日益成为电力系统中的关键环节。绝缘设计与防雷保护作为保障输电线路安全的重要手段,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本文的探讨,深入了解了雷电对输电线路的影响、绝缘设计的原则与方法,以及多种有效的防雷保护措施。在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新材料的应用,输电线路的绝缘设计与防雷保护将会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同时,也应持续关注电力行业的发展动态,不断学习和掌握新技术、新方法,为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贡献自己的力量。让携手共进,共同推动电力行业向更加安全、高效、环保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郭永喜,朱俊武,曾令通,等 . 110~500kV 架空输电线路绝缘配合浅 析[J].红水河,2020,39(5):66-68,72.

[2]陈雪琨,徐海利,李凌雁.多雷区输电线路并联间隙的绝缘配合研究[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3):28-29.

[3]钟家兴.高压输电线路综合防雷措施的分析与探讨[J].电力系统装备,2020,(16):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