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煤炭干馏过程中能效提升与超低排放策略

作者

上官国青 东北

新疆广汇煤炭清洁炼化有限责任公司 新疆哈密市伊吾县淖毛湖镇兴业路1号 839300

引言

煤炭干馏作为煤炭资源高效清洁利用的重要途径,在能源化工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该工艺不仅能够生产焦炭、煤气和煤焦油等高附加值产品,还为煤基新材料和精细化学品开发提供了关键原料。随着我国"双碳"战略的深入实施,煤炭干馏技术的绿色化转型已成为推动煤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突破口。通过技术创新实现能效提升与超低排放的协同优化,不仅能够显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更能有效减少环境污染,对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 当前煤炭干馏过程中能效与排放的挑战

1.1 能源利用效率低,热损失严重

煤炭干馏过程需要高温加热,通常温度范围在500 至1000 摄氏度,但传统干馏炉的热效率普遍较低。大量能量以高温烟气、焦油和煤气的显热形式散失,未能有效回收利用。例如,外热式干馏炉采用间接加热方式,传热效率较差,而内热式干馏炉虽然传热较快,但容易造成局部过热或温度分布不均,影响产物质量。此外,干馏煤气和焦油中含有高热值组分,若未充分回收利用,直接排放或燃烧不充分会进一步降低整体能效。部分企业仍采用粗放式生产方式,缺乏余热回收系统,导致能源浪费严重,整体能耗居高不下。

1.2 污染物排放复杂,治理难度大

煤炭干馏过程产生大量有害废气,包括硫化氢、氨气、苯系物和焦油雾等,同时伴随高浓度有机废水,其中含有酚类、氰化物等有毒物质。半焦粉尘的排放也对环境造成污染。煤气中的硫化物和氮氧化物若不经过深度净化处理,直接燃烧会形成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加剧大气污染。焦油冷凝阶段容易产生挥发性有机物,而废水处理不彻底可能导致重金属和难降解有机物进入环境。现有的环保设施如湿法脱硫和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技术运行成本较高,且对微量污染物如汞和砷的去除效果有限,难以满足日益严格的超低排放标准。

1.3 原料适应性差,产物品质不稳定

不同煤种如褐煤、烟煤和无烟煤的干馏特性差异显著,但大多数干馏工艺仅针对单一煤种设计,导致原料变化时能效波动较大,焦油产率下降或半焦活性降低。高水分或高灰分煤需要额外的预处理步骤,如干燥和洗选,增加了整体能耗。低阶煤在热解过程中容易结焦,影响传热效率和产物收率。此外,焦油组分复杂,包含沥青质和轻油等,若分离不充分会影响后续加工价值。半焦中残留的挥发分也可能降低其燃烧或气化效率,制约资源的高效利用。

2 煤炭干馏过程中能效提升的关键技术

2.1 干馏工艺优化与高效反应器设计

干馏工艺优化是提高能效的关键所在。通过改进干馏炉结构设计,采用内热式与外热式相结合的多段加热系统,可显著提升传热效率并降低能源消耗。精确控制干馏温度与物料停留时间,能够避免局部过热现象并确保反应充分进行,从而有效提高焦油和煤气的产出率。新型反应器如流化床干馏炉和旋转床干馏炉的开发应用,大幅改善了物料与热载体之间的接触效率,显著减少了热能损失。借助计算机模拟技术与实验数据相结合的方法,可以持续优化工艺运行参数,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高效性。

2.2 余热回收与能量梯级利用

干馏过程中产生的高温烟气、焦油和煤气携带大量显热,若不回收将造成巨大能量浪费。采用高效换热器回收高温烟气余热,用于预热原料煤或产生蒸汽发电,可显著降低能耗。煤气和焦油的显热可通过热交换或热泵技术回收,用于工艺供热或发电。此外,采用能量梯级利用策略,如将高温热源用于高温反应,中低温热源用于干燥或预热,能够最大化热能利用率,提升整体能效。

2.3 原料预处理与多原料协同干馏

原料煤的物理化学性质对干馏过程的能效和产物质量具有决定性影响。通过破碎筛分预处理可以优化煤的粒度分布,配合干燥工艺降低原料水分含量,从而显著提升传热效率并减少无效热损失。采用低阶煤与生物质或废塑料的协同干馏工艺,能够有效改善反应体系的热力学特性,在提高焦油产率的同时抑制结焦现象的发生。引入金属氧化物或碱金属催化剂可显著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促进煤中有机质的定向转化,实现在相对温和条件下的高效热解,大幅降低工艺能耗并提升产品收率。

3 煤炭干馏过程中超低排放技术路径

3.1 干馏煤气深度净化技术

干馏煤气中含有硫化氢、氨气、焦油雾及苯系物等多种污染物,必须采用组合净化工艺实现超低排放。湿法脱硫技术通过碱性溶液吸收硫化氢,脱硫效率可达 99% 以上。干法脱硫采用氧化铁或活性炭吸附剂,适合处理低硫浓度煤气。焦油雾采用静电捕集器或文丘里洗涤器高效去除,净化后的煤气可满足燃烧排放标准。对于氮氧化物,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可在催化剂作用下将NOx 转化为氮气,脱硝效率超过 90‰ 。煤气净化系统需配套在线监测设备,确保各污染物浓度持续达标。

3.2 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体系

干馏过程产生的挥发性有机物主要来自焦油冷凝和半焦冷却环节。采用冷凝-吸附-催化氧化组合工艺,先通过深度冷凝回收高沸点有机物,再用活性炭吸附低浓度 VOCs,最后通过蓄热式催化氧化装置将残余有机物彻底分解。针对无组织排放,实施生产装置全密闭化改造,配套负压收集系统。建设厂区VOCs 网格化监测网络,结合LDAR 检测技术,实现泄漏点精准定位与快速修复。通过工艺改进减少 VOCs 产生量,如优化干馏温度控制降低裂解副产物。

3.3 废水废渣资源化处理技术

干馏废水含有酚类、氰化物等高浓度难降解有机物,采用预处理-生化-深度处理组合工艺。预处理通过蒸馏回收粗酚,调节 pH 值去除固定铵。生化处理采用高效厌氧-好氧组合工艺,配合专用菌种提升降解效率。深度处理选用臭氧催化氧化或膜分离技术,确保出水 COD 低于 50mg/L 。半焦粉尘通过布袋除尘器收集后,部分返回干馏炉再利用,剩余部分加工成活性炭或燃料棒。焦油渣通过离心分离回收残油,残渣送入气化炉制取合成气。所有废渣实现厂内循环利用或合规处置,杜绝二次污染。

结束语

煤炭干馏过程的能效提升与超低排放是实现行业绿色转型的关键。通过优化工艺设计、强化余热利用、完善净化系统等技术创新,不仅能够显著降低能耗,更能实现污染物的近零排放。未来应持续推进技术升级与系统集成,同时加强政策引导与标准建设,推动煤炭干馏产业向高效、清洁、低碳方向发展,为能源化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丁华,白向飞,张昀朋,等.认识利用煤炭:燃煤发电和煤炭焦化[J].智能矿山,2024,5(05):37-42.

[2]郭俊蒙.超低排放改造关键问题探究[J].节能与环保,2023,(01):74-76.

[3]张柏林.外热式回转窑煤炭低温干馏工艺荒煤气除尘探索[J].煤化工,2022,50(03):38-40.

[4]谢小兵,邢永平,贾建军,等.煤炭低温热解过程中的能耗及标准浅析[J].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2021,(09):73-78.

[5]蔡力鑫.焦化终温对煤炭焦化过程中相变特征的影响[J].山西化 工,2020,40(06):112-114.

自治区第二批“ 天山英才” 培养计划 2023TSYCJC0011 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