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干预中的效果
许晶
江阴市人民医院 江苏省 214445
摘要:目的:分析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干预中的应用效果,以探索更有效的糖尿病管理策略。方法:本研究选择的起始时间为2021年8月,结束时间为2024年8月,把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8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灵活运用随机数字表法,使得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患者数量都为4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主要以常规入院宣教等为主。观察组则实施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具体包括健康心理疗法、健康知识宣教等。结果:经过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在多个方面表现出优于对照组的效果。通过统计分析,发现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满意度为95.4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82%(P<0.05)。结论: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干预中取得了显著效果,值得在糖尿病管理中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健康教育;健康心理疗法;糖尿病护理;护理干预
引言
糖尿病作为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具有高发病率和多种并发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同时,糖尿病的管理和治疗不仅依赖于医疗技术的进步,还离不开患者自身的积极参与和自我管理。因此,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干预中的应用既有重要性又有必要性。
1.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择的起始时间为2021年8月,结束时间为2024年8月,把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8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灵活运用随机数字表法,使得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患者数量都为44例。其中,对照组男性患者的数量为23,女性患者的数量为21例;患者年龄最小的为35岁,最大的为78岁,平均年龄的数值为54.2岁,正负区间的范围不超过8.6岁;病程的时间从1年到15年不等,平均病程的数值为7.3年,正负区间的范围不超过2.8年。观察组男性患者的数量为24,女性患者的数量为20例;患者年龄最小的为36岁,最大的为76岁,平均年龄的数值为53.8岁,正负区间的范围不超过8.2岁;病程的时间从1年到14年不等,平均病程的数值为7.1年,正负区间的范围不超过2.6年。从时间和年龄分布上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资料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标准
(1)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2)年龄在18-80岁之间;
(3)无严重心、肝、肾等器质性疾病;
(4)无精神病史或认知障碍;
(5)自愿参加本研究,并能配合完成相关调查和随访。
1.3排除标准
(1)患有其他内分泌疾病;
(2)近期内有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发生;
(3)参与其他临床试验;
(4)无法完成全程健康教育或随访。
1.4观察指标
(1)血糖水平
包括空腹血糖(FBG)和餐后2小时血糖(2hPBG);
(2)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
通过自制的糖尿病知识问卷进行调查;
(3)自我管理能力
饮食管理、运动管理、血糖监测等;
(4)自我护理技巧
评估患者对糖尿病日常护理的熟悉程度;
(5)护理满意度
通过自制的满意度问卷进行调查,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和不满意四个等级。
1.5统计分析
采用SPSS2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²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在多个方面表现出优于对照组的效果。具体数据如下表所示:
经过统计分析,发现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5.33±1.01)mmol/L和(7.65±1.03)mmol/L(P<0.05)。
3.讨论
为了更深入理解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干预中的效果,以下结合两个具体案例进行详细说明。案例一:患者A,男,62岁,糖尿病病史8年。在正式进入研究小组前,其空腹血糖水平为9.2mmol/L,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为12.3mmol/L,不仅不太了解糖尿病相关知识,而且不具备较好的自我管理能力。
并没有对这一病情的护理技巧展开具体的了解和掌握。入组后,患者A被分配至观察组,接受了全程健康教育模式的护理干预。在健康心理疗法方面,护理人员通过心理疏导和情绪管理,帮助患者A树立了战胜疾病的信心,减轻了焦虑和恐惧情绪。在健康知识宣教方面,护理人员从发放宣传册等方式入手,让患者A知晓了糖尿病的病因等有关内容。在膳食疗法和运动疗法方面,护理人员以患者实际情况为转移,在饮食计划以及运动方案上进行了仔细谋划,因而患者A得以接受科学的指导。在药物疗法方面,护理人员不仅围绕降糖药物怎样进行使用进行耐心讲解,而且仔细告知患者都有哪些事项需要注意,使得患者A的用药更加安全有保障。当护理干预的时间达到6个月时,其空腹血糖水平下降到了6.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降至8.2mmol/L,此外,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的越来越好,自我管理能力变得越来越强。案例二:患者B,女,58岁,患有糖尿病的时间达到5年。在正式进入研究小组前,其空腹血糖水平为8.5mmol/L,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为11.0mmol/L,并没有对这一病情的护理技巧展开具体的了解和掌握。入组后,患者B同样被分配至观察组,接受了全程健康教育模式的护理干预。在健康知识宣教方面,护理人员特别强调了糖尿病日常护理的重要性,并通过模拟演示和实地操作,向患者B传授了血糖监测、足部护理、皮肤护理等技巧。在膳食疗法和运动疗法方面,护理人员将患者的实际情况作为抓手,一方面精心制定了饮食计划,另一方面科学谋划了运动方案,引导患者B按照正确的方式有序进行。当护理干预的时间达到3个月时,其空腹血糖水平下降到了5.8mmol/L,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降至7.5mmol/L,对糖尿病的日常护理技巧掌握得更加熟练,自我护理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通过以上两个案例可以看出,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干预中取得了显著效果,不仅患者在战胜疾病过程中可以让患者具备更强的信心,而且能够在治疗和护理过程中更好的进行配合。
4.结论
综上所述,全程健康教育模式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护理干预手段,有效提高了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在未来的临床实践中,要进一步推广和完善该模式,为更多的糖尿病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 王秀虹.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干预中的效果[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4,39(12):114-116.
[2] 练增华.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干预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24,41(02):213-214.
[3] 黄茗梓,刘丽丹.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干预中的效果分析[C]//广东省肿瘤康复学会.2023年华南康复医学与护理研究学术会议论文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京南医疗区六里桥门诊部;,2023:3.
作者简介:许晶(1992.2- ),女,汉族,江苏省江阴人,本科学历,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