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市政工程BIM 正向设计 - 施工 - 运维一体化协同管理机制创新

作者

董传波

421181199102130871

引言:市政工程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核心组成部分,其建设质量和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城市的运行效率和居民的生活质量。传统的市政工程管理方式在设计、施工和运维阶段往往存在信息传递不畅、协同效率低下等问题,导致工程成本增加、工期延误以及后期运维困难。BIM 技术以其数字化、可视化和信息集成化的特点,为市政工程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通过实现 BIM 正向设计、施工与运维一体化协同管理机制的创新,能够有效整合各阶段的信息资源,提高工程管理的精细化程度和决策的科学性。

一、当前市政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信息传递与共享不畅

在传统市政工程管理模式下,设计、施工和运维各阶段往往使用不同的软件和文件格式,导致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容易出现丢失、错误或格式不兼容等问题。设计图纸、施工方案和运维资料等信息难以实现实时共享和动态更新,各参与方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容易造成工作重复和误解,影响工程进度和质量。

(二)协同工作效率低下

市政工程涉及多个专业领域和众多参与方,如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运维管理部门等。由于缺乏统一的协同管理平台和规范的工作流程,各参与方之间的协同工作往往存在滞后性和不协调性。例如,在设计阶段未能充分考虑施工和运维的实际需求,导致施工过程中出现设计变更,增加了工程成本和工期;运维阶段又难以获取准确的设计和施工信息,影响设施的正常运行和维护。

(三)全生命周期管理意识淡薄

传统的市政工程管理往往侧重于设计和施工阶段,对运维阶段的重视程度不够。在设计阶段缺乏对运维成本和便利性的考虑,施工过程中也没有充分记录和保存相关信息,导致运维阶段缺乏必要的技术资料和数据支持。这种分段式的管理模式无法实现市政工程全生命周期的成本控制和效益最大化。

二、BIM 技术在市政工程各阶段的应用优势

(一)BIM 正向设计阶段

BIM 正向设计是指基于 BIM 模型进行从概念设计到施工图设计的全过程设计方法。在市政工程中,BIM 正向设计能够实现各专业之间的协同设计,通过建立统一的三维模型,各专业设计师可以在同一平台上进行实时沟通和协作,及时发现和解决专业之间的碰撞问题,提高设计质量和效率。同时,BIM 模型可以直观地展示设计方案,便于业主和相关方进行方案评审和决策,减少设计变更。

(二)施工阶段

在施工阶段,BIM 技术可以为施工管理提供丰富的信息支持。通过将 BIM模型与施工进度计划、资源管理等信息进行关联,可以实现施工过程的可视化模拟和动态管理。施工人员可以利用 BIM 模型进行施工工艺的交底和培训,提前发现施工中的难点和风险点,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此外,BIM 技术还可以实现施工现场的物料管理、质量管控和安全管理等方面的信息化,提高施工管理的精细化水平。

(三)运维阶段

运维阶段是市政工程全生命周期中持续时间最长的阶段,BIM 技术可以为设施的运维管理提供全面的信息基础。运维人员可以通过 BIM 模型快速获取设施的几何信息、设备参数、维护记录等数据,实现设施的精准定位和故障诊断。同时,基于BIM 模型的运维管理系统可以制定科学的维护计划,优化资源配置,降低运维成本,提高设施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三、市政工程BIM 正向设计 - 施工 - 运维一体化协同管理机制创新策略

(一)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

要实现市政工程 BIM 正向设计、施工与运维一体化协同管理,首先需要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这包括模型数据标准、信息分类编码标准、数据交换标准等。统一的数据标准可以确保各阶段、各参与方之间的数据能够准确、高效地传递和共享,避免因数据格式不一致而导致的信息孤岛问题。例如,制定市政工程BIM 模型的构件命名规则、属性定义标准等,使不同软件生成的 BIM 模型能够在同一平台上进行集成和应用。

(二)搭建协同管理平台

搭建基于 BIM 技术的协同管理平台是实现一体化协同管理的关键。该平台应具备模型浏览、信息查询、协同设计、施工进度管理、运维管理等功能模块,能够实现各参与方之间的实时沟通和协作。通过协同管理平台,设计人员可以将 BIM 模型上传至平台,供施工和运维人员查看和使用;施工人员可以在平台上反馈施工过程中的问题和变更需求,设计人员及时进行调整;运维人员可以根据平台上的信息制定维护计划,并记录设施的运行状态和维护情况。同时,协同管理平台还可以集成项目管理、成本管理等功能,实现市政工程全生命周期的综合管理。

(三)优化组织架构与流程

为了适应 BIM 正向设计、施工与运维一体化协同管理的需求,需要对市政工程的组织架构和工作流程进行优化。建立跨部门、跨专业的项目管理团队,明确各参与方的职责和权限,打破传统的部门壁垒,实现信息的快速流通和协同工作。同时,重新梳理和优化设计、施工和运维阶段的工作流程,将 BIM 技术的应用融入到各个环节中。例如,在设计阶段引入施工和运维人员的参与,提前考虑施工可行性和运维便利性;在施工过程中,根据 BIM 模型进行施工进度和质量的动态监控;在运维阶段,利用 BIM 模型进行设施的维护管理和更新改造。

(四)加强人才培养

BIM 技术在市政工程中的应用需要既懂工程技术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加强人才培养是实现一体化协同管理机制创新的重要保障。一方面,高校和职业院校应加强 BIM 技术相关专业的建设,开设相关课程,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另一方面,市政工程企业应加强对现有员工的培训,提高员工的 BIM 技术应用能力和协同管理能力。可以通过组织内部培训、外部交流学习、参加专业认证考试等方式,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

结论

市政工程 BIM 正向设计、施工与运维一体化协同管理机制的创新是提高市政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水平和效率的必然趋势。通过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搭建协同管理平台、优化组织架构与流程以及加强人才培养等措施,可以有效解决传统市政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实现各阶段信息的无缝传递和共享,提高各参与方之间的协同工作效率,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工程质量,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在未来的市政工程建设中,应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BIM 技术,不断完善一体化协同管理机制,推动市政工程管理向智能化、精细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佳晖. 基于开放式BIM 的建筑正向设计研究[D]. 青岛理工大学,2023.

[2] 雷运良 . 市政道路工程 BIM 正向设计应用研究 [J]. 西部交通科技 ,2023,(04):198-202.

[3] 潘国瑞 , 赵亮 .BIM 正向设计在市政项目中的应用 [J].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1,(19):138-141.